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七月十七日,《最低工資條例草案》終於在立法會通過,儘管比國際勞工組織的指引落後了八十二年,香港打工仔的最低工資總算落實在望。可是,假如我們將這個結果稱之為「勝利」,則未免太早——這個萬眾矚目的《最低工資條例草案》,其實是殘廢的,企圖挽救它的議員修訂全部不獲通過。

殘廢一:立法會斷舌截臂

為何殘廢?立法前夕,最低工資價位在輿論裡鬧得沸沸揚揚,工會要求時薪三十三,自由黨的張宇人在城市論壇放言壓價至二十元,諸般爭議耳猶在耳,可是立法會辯論延綿四日之後決定最低工資幾多錢?如今水靜鵝飛,無人懂得回答,皆因問題問錯了:立法會無權決定最低工資水平。有權決定的是特首,最低工資委員會閉門談好了一個價碼後交給特首,他說就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而這個委員會一十二個成員均由特首欽點,有諮詢權無決定權,講人自講。換言之打工仔的衣食最終取決於特首,又或者是特首背後嚴重向商家傾斜的小圈子選委會。
商議最低工資政策的過程交由委員會黑箱作業,立法會無權插口,猶如斷舌;決定政策內容的是特首,立法會無權插手,猶如截臂。與其說《最低工資條例草案》是落實最低工資的保證,倒不如說它是把立法會斷舌截臂,阻止市民藉議會制訂合理工資保障的屠刀。

殘廢二:家庭傭工出局

1ADCcouncil1996

《明報》世紀版、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碩士課程及獨立媒體(香港)現正為選舉籌組民間論壇,詳情請留意《明報》及本網站消息。

「他認為藝發局一向予人閉門造車的印象,而且把資源分配變成主要任務,忽略了整體長遠計劃,他認為引入各藝術組別後的藝發局,不應只為個別界別爭取資源,而是要放眼全局發展。」(《信報》藝發局條例獲立會通過,記者訪問胡恩威評語,1994年5 月4 日)

「有今年文學雜誌的評審委員梁新榮公然表示,『不是你(雜志)做得好便要資助』,稱香港文學界山頭眾多,若有一本雜誌占去大部分的資助、或長年受藝發局資助, 就不合乎『公義』。」(鄧小樺:〈藝發局是如何倒退的? ——從雜志資助管窺藝發局的重重問題〉),2010 年3 月29 日《信報》)

農歷七月十四,整天在外工作。盂蘭節近,舊式屋村燒衣習俗盛行,路過時只見衣紙滿天飛。傍晚時,已知道馬尼拉前警員狹持香港旅行團一事,但直到午夜回家後,看到電視新聞不斷重播梁太令人心酸的自述,才開始體認到「事件」的發生。這兩日,網上幾乎都是相關事件的悼念和評論。有淡然的感傷和哀悼,有針對當地政府處理手法的批評和揣測,有針對菲國(人民)的不滿情緒,也有分析港人反應的冷靜評論。不同的慘劇,每天都在世界各地發生。部份網民的傷痛表現,固然與媒體「大事件」式的呈現,以及香港人命運相連的族群想像不無關係,但依然是真誠而可敬的同情共感。不過,我們應當將這種同情共感,轉化為對他國人民處境的了解和政治行動,而非針對其他族群的歧視仇恨

【轉載】 草紙:公屋非福利 居屋乃地產 —— 房委會簡史

文:楊秀珠

房委會在七月十五日聲稱公屋租戶收入上漲,必須「依法」加租4.68%。在公屋居民強烈反對下,事件終以免租一個月的形式加以緩解,可是不少傳媒對此似乎大不高興,急急找來學者指責政府把資源向公屋傾斜,揪出三兩個號稱「夾心階層」的私人樓租戶大叫不公平,最後來個「不加租等如破壞規矩」的標題一錘定音——言下之意,住公屋的膽敢不同意加租,彷彿就是輸打贏要,貪得無厭,浪費公帑的社會寄生蟲。

相比之下居屋(準)居民就是廣受同情的一群。自從以天匯為首的一堆天值豪宅推高樓市,輿論紛紛要求政府復建居屋,曾蔭權今年施政報告勢將重彈此調。居屋市價一升,傳媒又馬上擔心小市民無力置業上車。究其原因,在於居屋是居民真金白銀買下的,誰也不欠誰;公屋卻是「福利」,吃政府的住政府的就別擺架子要求多多。

親生仔變債仔 政府抽乾房委會

「公屋是福利」乃常識,這個常識卻不符事實。興建公屋不一定蝕本,在2004至2006年,房委會甚至因公屋業務賺取合共十億進帳,賺錢以億計還稱之曰「福利」,未免可笑。

當然,做生意總有賺有蝕,公屋這盤生意也一樣,2007至2009年的赤字確實不小,可是政府有沒有因此花費公帑?

沒有。

文學與行動的學習年代

「香港從來不在乎文學,何況董啟章式的書寫。但因為有了董啟章,香港有了另類奇觀」,這是王德威為董啟章的《物種源始・貝貝重生之學習年代》(下稱《學習年代》)寫的序言中最直接明了的一句話,它有兩重意義:小說本身的獨特,以及在香港這樣一個環境中寫作這本小說這一行為的獨特。這是一本獨一無二的奇書,它的生成方式訴諸形而上的思辨而不是訴諸對形而下生活細節的把握,也是它有別於其他的主流「先鋒」小說的。目前漢語文學有一種潮流是逃避難度、掩飾難度、甚至貶抑難度(無論它本身是否具有難度),以至於像董啟章這樣直面寫作難度的小說家成為了難以理喻的異類。

這個難度不止存在於小說作為文學的構成上(小說的一半內容是對其他作品的討論,議論而非敘事成為了小說的另一個重心,挑戰著讀者的耐心和細心——如何在議論中尋找到未來敘事的走向?),它更觸及兩個長期質問著每一個嚴肅寫作者的、讓人非常為難的問題:第一,作家作為一個創造者,他的自由有沒有限度?這是董啟章一貫反思的一個主題;第二,文學與行動之間關係如何、思考者能否對現實採取行動、而行動又能否取得結果?這重問題在「自然史」三部曲的這第三部上篇終於大面積地起動,然而並不提供答案,也許寫作的過程本身就蘊含著答案,也許並沒有答案。這一切的發生就像觀看喇嘛辯經,我們聽論辯如音樂,但在最後的沉默與擊掌之間,意義獲得了自足或者說我們所不理解的自由。

仁愛圍一片的小街,平常是小巴的停泊場,有時會一、兩位老婆婆推着載滿廢紙的四輪車到街角的回收店,兩旁是掛着一個個LV、Parada的補鞋店和堆滿輪軚的補軚店。翻開四十年前的地圖,這條小巷規劃原是公園,街坊說因暴動後,我們發明了小巴,但無處停泊,便落戶此處。

平日只見小巴,不見小巴師傅,今天,很多師傅,沒有小巴,停車處車不見了,變作臨時公園,伴隨着濃烟,使兩眼差點流淚。新開僻的公園放着大大的祭壇和祭品,大燒豬、大發包和和興隆的潮式甜點,廣東話在公園中成了外語,師傅人人說潮語,問他們為甚麼辦盂蘭節,他們第一句會說是「我是渣小巴」,小巴師傅的盂蘭節和紅色小巴,真是碩果僅存,買少見少,只餘下官塘和九龍塘。

往昔,坐高速列車來往英法是一個惡夢。法國段的鐵路非常順暢,然而英國段卻在老舊的路軌上走走停停,全程需時三小時。

不過,在2007年11 月,英國全長109公里之High Speed 1鐵路開通了,問題不再,車程縮短為兩小時許。

然而,英國政府受財困所擾,現時卻把這段鐵路標售,意向價為15億鎊(182億港元)至20億。李嘉誠的長江基建已表示有意競投。這段鐵路今年的收入估計為2.63億鎊,未計折舊和攤銷前的利潤為1.35億鎊。

也許李嘉誠覺得這是難得的商機,但對香港政府來說卻是一個醜陋的警示。香港那段剛動工、造價670億元的高鐵,下場可能十分慘烈。

有些人堅信高鐵一定會準時峻工而且不會超支。曾幾何時,英國的High Speed 1也被人寄予同樣厚望。於1996年,它的預期造價為28億鎊,可是僅僅兩年後,承建商已需要政府出資40億鎊救亡,不然已經破產。到最後完工,其造價估計為58億至62億鎊,亦比法國段的鐵路遲了14年完工。

收益方面,自2007年投入營運,乘客量一直不及預期的一半,即使歐洲之星已行走超過15年,它在最近的12個月乘客量只有900萬人次,香港政府卻預期廣深港高鐵首年將接載3600萬人次,樂觀得瘋狂。

澳門政府推動「公帑告民」的魔鬼惡法

編按:澳門政府最近制訂「因執行公共職務的司法援助」的法律,原意是讓公職人員執行職務過程中惹上官非時,可以得到司法援助。但是,法案中第四條容許公務員可獲司法援助控告市民,引起公眾嘩然,因為,這條款偏離了司法援助的保護性,很可能帶來嚴重後果。以下文章為澳門青年動力會長阮佩嫦撰寫,文章題目為編者所加。

=========================

政府在六月下旬提交俗稱「因公法援」或「公職法援」的《因執行公共職務的司法援助》法案,當中對言論及新聞自由的影響引發社會極大爭議。因此各界有心人士紛紛表示反對法案。

在社會壓力下,特區政府雖有讓步,刪除第四條中「名譽」兩字,但仍然堅持保留帶有魔鬼味道的「公帑告民」等相關條例。因此在社會上仍然憂心重重。

自五一以來社會上不斷有「反河蟹」的訴求,社會公民意識逐漸提升,強調「知情權」的重要性。更望澳門的公共廣播媒體有所改革。青年動力於六月十三日更舉辦「動力論壇」,期市民可以多多重視「河蟹問題」及關心社會。因此對會令「言論自由倒退」之法案無法接受。從傳媒界的角度來看,他們亦怕被官員告以誹謗等罪,寒蟬效應會令他們在報導新聞時更要「三思而後報」,河蟹現象更甚。

小休回港便病了,病好了便到期交編輯室周記。

繼大浪西灣與撐粵語後,特約記者與民間作者非常努力,繼續報導社會不平事,包括馬屎埔村民系列、拆解醫療霸權,到吸煙與巴士等日常生活中的權力與不平……

本周大事之一,當然是「八十後文藝青年」參選- 啊!可不是立法會,而是每年只有不到二億撥款,直轄於民政局之下的「香港藝術發展局」。普通香港人對這個小局可能沒有什麼印象,可對大部份本土藝術家來說,卻對這個局愛恨交纏。藝發局一方面可說是大部份中、小藝團的主要、甚至唯一米飯班主,但因為避免像「綜援養懶人」,所以申請與撥款程序複雜。至於掌管香港藝術政策的唯一具「民主成份」機構,為何會淪為派錢機構,而未能就整體藝術以至文化政策成為特區政策大腦?本網下周另有專文作歷史剖析。本文上載之時,剛收到非正式候選人名單,略作形勢分析。

藝術行政:張朱宇 吳壽南
舞蹈:何浩川 余慧娟 鄒文輝 傅潔恩
文學:王偉明 鄭煒明 鄧小樺 鄧紀生 蔡益懷
視覺藝術:李錦賢 葉浩麟 郭志立
藝術教育:向壘 韋政 謝小華 陳偉倫 蔡芷筠 何玉菁
電影:杜琪峰 崔允信
音樂:費明儀 林振國 林國彬 劉小梅
戲曲:阮兆輝 區文鳳

上個禮拜,最大聲的社運議題,應該係城巴車長罷工,八方仲跟足 Facebook 群組的指示,上車時放左張「支持車長加人工同罷工」的紙仔入去。但呢場罷工,可以用「雷聲大、雨點小」來形容,媒體敲鑼打鼓咁做預告,結果罷左都唔係好覺。呢種「狼來了」式的呼喊,到最後有害無益,要反省反省。

講起巴士,呢條「搭巴士,真陰公」的片子,傳遍網絡四圍,引起公憤。國內的貧富仇恨,通常以「寶馬撞死人」的方式於網絡流通,香港則以「七人私家車佔巴士站」,「四眼車主吋乘客:坐巴士,咁陰公」的日常矛盾散開。雖然芝麻綠豆的小事,但真係睇到好激氣,八方差唔多日日都搭巴士呢!你呢啲狗眼看人低的仆街!八方禁不住學高登班網絡超人,放大個車牌號碼,以後見到呢架車,超多個四眼仔幾眼。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Youtube 的短片,威力真係好大。同一件事係報紙,我估無咩人理,但係當佢作為一個 reality show,係你眼前,仲係你好有機會遇上的情境,一股氣湧上心頭:下次遇到咁㗎事,自己可以點做呢?學定粗口同佢爆過?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937
  •  2938
  •  2939
  •  2940
  • 2941
  •  2942
  •  2943
  •  2944
  •  2945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