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同志遊行11.25維園起步 促林鄭「找數」立法反歧視

(獨媒特約報導)本年度香港同志遊行將於11月25日舉行,下午2時由維園出發,到終點中環愛丁堡廣場集會。今年的主題是「轉風執位,歧視歸西」,寓意希望新一屆政府上台落實同志平權,特首林鄭月娥要「找數」,盡快就性傾向歧視及性別承認立法。主辦單位曾邀請林鄭出席遊行,但林鄭回覆拒絕,未有提供原因。

IMG_4470
今年由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及電視主持茜利妹(圖)擔任彩虹大使,衣著主題顏色是「自由藍」。

吳文遠擲三文治案  普通襲擊罪成判囚三周

(獨媒特約報導)社民連主席吳文遠涉嫌在去年立法會選舉投票日襲擊署理總督察劉泳鈞一案,今日下午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判決,法庭裁定吳文遠普通襲擊罪成立,判監三星期。吳文遠獲准申請保釋上訴,法庭批准他以一千元保釋等候上訴,但要填交上訴通知書,並交岀外遊證件。

社民連成員等十多名支持者開庭前在法院門外聲援吳文遠,包括被DQ的前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和七警打人案受害者曾健超。支持者擺放「毋懼政治起訴 力爭全民退保」橫額,梁國雄表示,當日自己也有買雞蛋,但被在場大量警方包圍,吳文遠是「遲到累事」。

【文化論政】唐健朗、曾兆邦:看台變革—香港球迷如何動員起來了?

10月10日,香港對馬來西亞的賽事,再次鬧出球迷噓國歌事件,事件急速發酵,甚至鬧上北京,連王光亞也開腔要求實施《國歌法》。可是,我這次撰文,並不打算直接觸及《國歌法》的爭論,畢竟現有法理討論已很多。

我反倒想藉此整理一下,我看到的一些有趣文化現象。在球賽裡頭,不單只有球員是表演者,觀眾也參與在整個球賽的意義生產過程。而在噓國歌事件中,球迷恰恰成為了主角,球迷組織也成為傳媒爭相訪問的對象。

我是一名於港足冰河時期長大的球迷,在千禧年初,港足賽事既不多球迷,更沒有組織。見到噓國歌事件,我會不期然問,香港球迷是何時組織起來的?他們由旁觀者,變成行動者,中間經歷甚麼過程?

由散兵游勇到組織化

在現代足球賽事沒有球迷,基本上是沒有收益可言的,因此球迷組織,可說是球會重要的動員和生財渠道。政府近年多投放資源於香港足運,2011年鳳凰計劃,2014年港超聯成立,足總鼓勵球會市場推廣,目標聯賽平均入座率提高至3,500人。在這個政策背景下,現時港超聯除傑志以外,每間球會均有直接管理的球迷會。其中數支地區球隊,包括和富大埔、陽光元朗、冠忠南區,更有當區區議會支援,定期推出球迷優惠,例如節日紀念品、球衣折扣優惠等。

收看李飛演講應符合專業操守 家長有權拒絕子女受政治灌輸

基本法委員會主任李飛來港出席基本法研討會並作演講,教育局邀請中學直播李氏演講,並安排學生觀看。作為學習機會,多接觸不同觀點是值得鼓勵的,唯向學生提供的資訊必須秉持「全面而且均衡」的原則,否則淪為政治灌輸,實有違教育專業的操守。

教育局對維持專業操守,理應責無旁貸。家長送子女到校,為的是學習而不是接受政治灌輸,在安排學生收看李飛演講一事上,教育局必須先向家長證明,有關活動是合乎教育專業操守的。家長有權拒絕子女出席或收看政治灌輸的活動,若家長未能信納有關活動符合教育專業操守,學校不應強制學生收看李飛的演講。

我們呼籲教師秉持專業原則,維護學生免受政治灌輸的權利。

進步教師同盟
2017年10月30日

附件:〈拒絕參與活動家長信樣本〉

__________中學校長:

謹向 閣下表明,我並未信納安排學生收看李飛演講符合教育專業操守及學生學習原則,為此我拒絕讓敝子弟__________參加有關的活動,煩請在該時段安排敝子弟參與更有意義的教育活動或到圖書館自修、閱讀。特此感謝。

敬祝

教安!

聖公會擬重建港中醫院 民間團體批破壞歷史建築群

(獨媒特約報導)香港聖公會擬在中環主教山地段,即港中醫院原址興建一幢25層高的私營醫院,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明日開會討論「文物保育措施」,中西區關注組、城西關注組、學者及立法會議員表示關注主教山的保育,批評政府未就計劃交予城規會程序進行評估,並欠缺公眾諮詢。他們又斥古物古蹟辦事處漠視項目對政府山和主教山一帶古蹟群的影響,並憂慮醫院落成後會對附近交通帶來沉重負荷。

回到「行政吸納政治」的年代

所謂「行政吸納政治」(administrative absorption of politics),早已經是香港政治的ABC。記得讀大學本科第一年,就已經學過這個概念。今日林鄭月娥重施故技,稍作包裝,用同樣邏輯嘗試吸納青年,竟然有人認為是「吹和風」、「良好的第一步」,好像發現新世界般,真的情何以堪。

中國拆教會為權 香港拆教會為錢

中國政府為限制宗教自由拆救堂和拆十字架,香港有宗教自由,但這裏的基督教會又三番四次為了錢而將自己的教會拆掉。

馬太福音六章廿四節:「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事奉主,又事奉財利。」

1990年代的灣仔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堂(紅磚屋)
1990年代旳大埔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
1997年的灣仔天主教灣仔聖母聖衣堂
2014年的灣仔循道衛理聯合教會英語堂

今天香港佑寧堂(union church),又要拆。為的是和恆基合作,建四十幾個豪宅單位,教會可以分廿幾個收租及自用。

教會說計劃是因為地方不夠用,但諷刺的是,計劃強行落實後,聽說教會流失了不少會友。出賣了根本,挖走房角石,新地方再大,教友也難再合一。

示威期間,教會重建委員會一名成員開車路過,我們要求他公開已經隱藏二十年的改劃申請內容,以及與地産商的協議,他喃喃自語了幾句,然後開車離開,連名字也沒有留下。

職工盟遊行促恢復集體談判權 政總外焚廢法文件

(獨媒特約報導)集體談判權於20年前的今日(10月29日)被臨時立法會廢除。職工盟昨日發起絕食30小時行動,多個工會及勞工團體成員共25人參與,爭取恢復集體談判權條例。今天下午絕食結束,多個政黨及團體共約300人由皇后像廣場出發,遊行至政府總部進行集會,焚燒臨時立法會廢法文件並向政府代表遞交請願信。

職工盟秘書長李卓人發言指,香港人對集體談判權「沒有感覺」,因為打工仔從來未擁有過這項勞動人權。但他指1997年廢法後發生金融風暴和沙士,工資下降了近兩至三成,直到2017年,仍有一些行業未能回復到97年的水平,正因工人階級缺乏可抗衡資本家權力的法例保障。

旺角建超級天橋  路政署繼續唔講造價  稱是慣常做法

(獨媒特約報導)路政署建議在旺角興建「超級天橋」,公民黨油尖旺區議員余德寶今日下午舉行社區講座,邀請路政署官員出席。多名居民在講座上問到「超級天橋」造價,負責項目的路政署高級工程師陳偉杰依然拒絕回答,推搪稱天橋的設計會再改善,並會有更詳細的設計,要在再諮詢區議會及刊憲後,屆時才會有實際的工程造價:「要等優化方案後,先會有造價啦。」

IMG_3964

負責項目的路政署高級工程師陳偉杰

聖殿豈可買賣 反對清拆佑寧堂

「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約翰福音2章16節)

香港佑寧堂擁有68年歷史,屬於三級歷史建築,見証本地歷史的轉變,從戰前古典建築,過渡至戰後現代主義風格的典範。

香港佑寧堂於10月中,聯合地產商恆基開始清拆教堂的工程,重建為45個住宅單位,當中有19單位供教會出租和使用,餘下26個單位歸地產商。地產商與教會管理層關係密切,而於教友反對下,並無交代如何運用住宅單位及收益,依然強拆聖殿。

佑寧堂教友公開信道︰「我們再三催促底下,至今(教會)仍未代最終地產商共同合作發展項目的條款內容,以及日後成功重建、獲利後的巨額資產將如何分配和使用等等問題;在沒有透明度底下,你卻選擇說要『合一』,那麼真理何在?」

中西區關注組成員羅雅寧指︰「地產商和教會利用政府、機構及社區用地(GIC) 政策漏洞,濫用GIC,令政府、機構及社區用地變成豪宅,扭曲規劃原意。再者,保育和評級制度軟弱無力,無助保護古蹟。」

教會的重建方案於1997年在城規會通過,20年前的計劃有違目前社區環境和「保育中環」方針。再者,地段屬GIC,目前改建成豪宅計劃,不但加重交通負擔,亦對地區毫無益處。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1984
  •  1985
  •  1986
  •  1987
  • 1988
  •  1989
  •  1990
  •  1991
  •  1992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