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文化論政】唐健朗、曾兆邦:看台變革—香港球迷如何動員起來了?

【文化論政】唐健朗、曾兆邦:看台變革—香港球迷如何動員起來了?

10月10日,香港對馬來西亞的賽事,再次鬧出球迷噓國歌事件,事件急速發酵,甚至鬧上北京,連王光亞也開腔要求實施《國歌法》。可是,我這次撰文,並不打算直接觸及《國歌法》的爭論,畢竟現有法理討論已很多。

我反倒想藉此整理一下,我看到的一些有趣文化現象。在球賽裡頭,不單只有球員是表演者,觀眾也參與在整個球賽的意義生產過程。而在噓國歌事件中,球迷恰恰成為了主角,球迷組織也成為傳媒爭相訪問的對象。

我是一名於港足冰河時期長大的球迷,在千禧年初,港足賽事既不多球迷,更沒有組織。見到噓國歌事件,我會不期然問,香港球迷是何時組織起來的?他們由旁觀者,變成行動者,中間經歷甚麼過程?

由散兵游勇到組織化

在現代足球賽事沒有球迷,基本上是沒有收益可言的,因此球迷組織,可說是球會重要的動員和生財渠道。政府近年多投放資源於香港足運,2011年鳳凰計劃,2014年港超聯成立,足總鼓勵球會市場推廣,目標聯賽平均入座率提高至3,500人。在這個政策背景下,現時港超聯除傑志以外,每間球會均有直接管理的球迷會。其中數支地區球隊,包括和富大埔、陽光元朗、冠忠南區,更有當區區議會支援,定期推出球迷優惠,例如節日紀念品、球衣折扣優惠等。

可是由球迷從下而上發起的球迷組織,主要只有三家,傑志的「藍浪」、「香港力量」以及「波台黐線佬」,其中後兩者集中追隨港隊賽事,也是噓國歌事件後,傳媒訪問的對象。「香港力量」於04年成立,為最早的港隊專屬球迷組織,當時正值港足冰河時期,入場人數本來就不多,故此初期成員只有20多人,影響力不算大。

由千禧年初的冰河時期到今天,球迷組織壯大,是一個歷史過程。一連串的事件,令球迷數字穩步增加,如07年羅傑承入主南華、09年東亞運、以及東方大搞,多了球迷,自然壯大組織。其中2015年世界盃外圍賽兩場港中大戰,是重要的轉捩點。近年中港關係緊張,本土思潮高漲,碰巧香港與中國同組,加上中國隊海報譏諷香港隊入藉兵事件,令本土思潮與香港足球交疊起來。而「波台黐線佬」就是中港大戰後成立的球迷組織。

到這一、兩年,「香港力量」和「波台黐線佬」的組織化程度已十分成熟,兩個組織的面書讚好數也大約有5000人。我最讚嘆是他們強烈的組織意識,他們很活用社交媒體,如利用面書、高登、連登作動員,善用Telegram和Whatsapp來做組織。

他們會尋找外國文化引例,來充實自己的行動主張。以「波台黐線佬」為例,他們的成員會到中國、英國、日本、泰國、瑞典取經,然後製作短片,在社交媒體分享,以豐富大眾對球迷文化的想像。他們也會嘗試建立收入流,出售紀念品,例如「黐線佬tee」、公仔、手提袋、明信片等等,再把收入撥歸打氣活動開支上。最新一次,「波台黐線佬」甚至得到土耳其航空贊助,到土超觀摩球迷文化,可見他們的組織力。

由旁觀者變成行動者

就著這一年觀察,「波台黐線佬」甚至慢慢扮演壓力團體角色。當初,他們處理的只是一些打氣時,實際遇上的球場管理問題。例如,「波台黐線佬」曾希望在觀眾席上發放肥皂泡,卻被康文署保安以阻礙球迷觀賞球賽為由禁止; 還有橫額擺設的問題,香港球迷自發製作的橫額,在每場比賽前也需康文署審批,但署方卻未有清晰指引,指示球迷如何掛出橫額,令香港大球場可供掛出橫額的地方長期丟空。

「波台黐線佬」為此會經足總向康文署交涉,並開始和足總建立溝通機制,如在賽前互通電郵,交代希望進駐的觀眾區,以及當日所用的打氣工具,希望令賽事管理更順暢。可是,球賽打氣其實也離不開政治,比如球場管理失敗的背後,是因為政府部門官僚主義作風,同時牽涉足總和康文署行政分工問題,即使足總願意配合,但康文署才是球場的管理人。

而且,球迷最關心的球賽質素,也會受公營管理問題影響。於是,他們關心議題,擴展到港超聯整體規劃,甚至整個足球政策發展。例如開季前,基地位於內地的R&F富力鬧出主場風波,球場的改善建議、安保計劃、票務安排均未能達標,他們便以嘲諷手段表達不滿,如改圖和製作「#富力主場404NotFound」主題標籤,諷刺足總無能。他們和「香港力量」,甚至於5月時獲邀出席教大舉辦的香港足球論壇,與足總行政總裁薜基輔同場,闡述自己對香港足球的願境。

從噓國歌事件後的訪問可見,「香港力量」和「波台黐線佬」其實也著意抽身於政治意識形態鬥爭,既不會鼓吹別人,也不阻止別人噓國歌。我不認為他們會成為政治組織,介入民主運動,甚至港獨運動。但從他們行動的演化,我們或可預見球迷組織的聲音,在一些體育政策上,例如大球場重建、啟德體育城、足球發展策略計劃等,或會愈來愈有份量,這是我十分期待的地方。

作者為唐健朗(新媒體Outside成員)、曾兆邦《香港講波仔》版主

文章刊於2017年10月30日信報專欄。本欄逢周一見報,由「香港文化監察」邀請不同意見人士討論香港文化及文化政策狀況,集思廣益,出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