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013同志遊行(攝:Derek Yung)
編按:作者阿離撰文回應兩篇被熱烈討論,有關同志運動和同志家庭的文章。有關文章見〈西方開始質疑同志運動的原因〉及〈同志家庭的孩子何時可以出櫃?〉。
文:阿離
筆者曾在面書分享一張一家四口的女同志家庭照,一位異性戀朋友留言說:「想不到同志可以組織家庭,也能夠一起終老。」不少人認為,同性關係是短暫的、偶發的,是年少輕狂的糊塗帳,或異類的生活方式,與穩定和陸又美滿的家庭想像相距千里。然而,經過同志運動大半世紀的努力,近十年來西方國家逐一把同志婚姻、民事結合和領養合法化,令同志也能組織家庭,生兒育女。然而有趣是,歷史並不打算讓同志輕易過關。同運在西方節節勝利的同時,保守陣營相繼揭桿反撲,把一男一女一夫一妻傳統家庭制度重新宣稱為世上唯一可行的家庭模式,把同志婚姻及其政策轉變帶來的影響,與人口販賣、奴隸制、危害兒童、文化侵略、加劇貧富不均等論述成因果關係,從而質疑同志運動是否令人類「走歪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