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答問大會】勞工團體斥施政報告小恩小惠 刻薄工人

(獨媒特約報導)工黨、職工盟、街工等勞工團體於施政報告答問大會開始前示威,抗議林鄭月娥無視勞工界利益,倡議引入外勞打擊工人生計,隻字不提訂立標準工時和全民退休保障,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更是遙遙無期。

職工盟要求政府訂立外判工生活工資,維護工人利益,示威者高舉「標準工時」、「反對輸入外勞」、「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等標語,工黨代表則高叫「點解有地唔起公屋」的口語,斥責政府「闊佬商奸,刻薄工人」,其後由兩位時薪只有34.5元的工人向政府代表遞交由工黨、職工盟、街工、教協、公民黨等組織聯署的訴求書,促政府正面回應工人意見。

【答問大會】林鄭拒評英人權領袖遭拒入境 陳志全抗議北京干預被逐

(獨媒特約報導)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Benedict Rogers昨日被拒絕入境,毛孟靜在施政報告答問大會上要求林鄭月娥回答是否「引進一國一制」。林鄭月娥回應指不同意指控,重申堅守一國兩制,但不會公開評論個別入境個案。人民力量陳志全離開座位抗議北京干預、破壞一國兩制,要求政府從速交代。

rty

【答問大會】政治犯入獄 許智峯:會否為青年民主訴求做多一點? 林鄭:每日祈禱

(獨媒特約報導)民主黨許智峯指有16名年青人因政治原因被判囚,明日佔領旺角清場案判決,或將有更多年青人入獄。許智峯指他們為了土地公義、民主發展而犧牲前途、學業,失去人身自由,問林鄭月娥有何感受,覺得他們有何做錯。

林鄭月娥指香港社會注重法治,作為行政長官的責任是捍衛法治,如有違法行為出現,要交給法庭處理,在普通法系統下可以上訴,由終審法院作出最終裁決。林鄭指不希望議員帶出訊息可以違法達到目的,「the end does not justify the means」,「社會需要有規有矩,不可以為了自己認為追求的理想而違反法律」。

許智峯質疑,4.9萬字的施政報告中,沒提到會向中央反映港人民主訴求,問林鄭可有想過自己有責任為一代年青人的民主訴求做多一點。

林鄭月娥稱作為天主教徒,每日都為香港祈禱,特別是為青年人祈禱,希望他們成為「有國家觀念、香港情懷、世界視野、公民意識,願意有承擔的公民」。

【答問大會】13大專學生會邀司局長講解一地兩檢 林鄭:可以上政府新聞處睇帶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立法會施政報告答問大會,公民黨陳淑莊指,高鐵西九站一地兩檢破壞保護一國兩制的《基本法》,批評林鄭月娥沒有進行諮詢、大辯論、公聽會。陳淑莊展示由13個大專學生會發出的信件,邀請律政司司長袁國強和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出席論壇,不會安排辯論對手,讓兩局長向學生講解高鐵的重要性,問林鄭月娥是否同意讓兩名局長出席「connect with young people」。

fg1

首置盤為地產商改劃開路

政府倡議以公私營合作模式推動「首置上車盤」,土地來源將會是城規會批准改劃、地產商持有的土地,而這些土地正正是新界的散村聚落、農地。

在香港土地制度裡,地產商購入任何地段,即使要起樓都要乎合地契條件、分區規劃大綱圖OZP的規定才可以動工。

例如若購入的地段是農地地契、規劃圖上為綠化地帶/農業等用途,而在註釋內亦沒有提及可以興建住宅的話,盲要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改變用途,方可以繼續進行其發展項目。因此,農地、散村土地並非「地主大哂」,OZP的存在,正正是要限制地主不能作出違背整體規劃的發展。

不過,如果地主向城規會入紙申請改用途,城規會作出的決定,一直都被指偏袒大地產商,尤見於新界東北、洪水橋等大規模發展工程,以及CDA、丁屋地的界線。

大埔洞梓一幅86萬呎綠地自2000年起已遭地主會德豐大幅破壞,並在近日向城規會申建17000個私樓單位及1005個資助房屋單位,有機會成為「首置上車盤」首個項目。

恒基、新地、長實及新世界在香港坐擁過億平方呎農地,當中恒基在新界各村持有4500萬呎農地,這些土地過往因被劃為綠化地或農地,不容易改劃為住宅,但「首置上車盤」的出現,極有可能為過去未能順利改劃土地的發展商中門大開。

還香港足球員一個夢

這星期世界盃外圍賽大部份席位塵埃落定,荷蘭連續兩項大賽出局,美國28年來首度未能入決賽週,阿根廷憑美斯連中三元死裡逃生,葡萄牙最後一場奪首名,最為人談論,當然是冰島成為歷來打入決賽週最少人口的國家。另一邊廂,亞洲盃外圍賽亦出現了令人意外的賽果,中華台北最後階段連入兩球,反勝西亞強隊巴林,保持出線希望,黎巴嫩大勝北韓5:0,差不多銷定出線,而香港亦以2:0擊敗大馬,取得今屆首勝,以5分排第2,剩下來的兩仗,包括11月14日主場硬撼黎巴嫩,以及明年3月作客北韓作生死鬥。

半世紀之夢

自從1968年以後,香港從未打入亞洲盃決賽周,香港足球水準每況愈下。可是大家不要忘記,1964年,香港隊門將盧德權,曾被選為決賽周最佳門將。今屆外圍賽開始前,香港抽下一支極度下下簽,與黎巴嫩、北韓及馬來西亞同組,第一場就要對黎巴嫩,並且以0:2落敗,次仗在賽前風雨交加的情況下,陳俊樂的入球,差點就將北韓擊敗。經過4仗比賽,香港隊仍然有出線希望,這次大賽絕對是香港足球一個極重要的里程碑,如果能夠打入決賽周,香港足球與球員的議價能力一定大大增強。

【施政報告】議員團體批「北韓式快樂」 社福政策忽視市民權利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議員邵家臻、張超雄、工黨東區區議員麥德正、前立法會議員劉小麗,連同關注綜援低收入聯盟及社福同行成員舉行記者會,回應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批評是「紙上談兵」,內容欠缺具體細節,更斥「只派止痛藥、不醫治」的做法荒謬。張超雄認為,施政報告只從慈善、關愛角度著手,從上而下施捨及憐憫市民,忽視市民的基本權利及參與。

他們手持描述北韓人民生活的書籍《我們最幸福》,諷刺施政報告所指「擁抱希望,分享快樂」只是「北韓式、威權式快樂」。邵家臻指林鄭在宣讀施政報告的40分鐘內,以8分鐘對國家「效忠」,與北韓認為尊敬領袖、忍受飢餓是愛國的意識形態,相差無幾。他們又諷刺施政報告的口號,提出「沒有自由,哪有快樂;沒有公義,哪有希望;沒有民主,哪有同行」。

【施政報告】墟市失蹤 街市無新政 民間團體轟林鄭走數

前立法會議員劉小麗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言要對抗「三座大山」之一的領展,競選政綱亦提及研究發展墟市,但今日發表其任內首份施政報告,未見兌現有關承諾。民間團體批評林鄭月娥「完全走數」,施政報告有關街市的部份只是「炒冷飯」,而且隻字不提墟市,應該「零分重作」。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指,將在東涌、天水圍及洪水橋興建新公眾街市,前立法會議員劉小麗直斥是「炒冷飯」,三個街市早已決定興建,並不屬於新政,所謂「投入資源興建新的公眾街市」根本貨不對辦。劉又批評政府未有回購領展街市,似乎只是「與權貴同行」。

改革塵封42年的《古物及古蹟條例》,林鄭大聲說「No」

《古物及古蹟條例》訂立於1976年,至今沒有訂改,回應社會的轉變。但特首林鄭月娥在最新的施政報告,卻無動於衷,只是講述「執行《古物及古蹟條例》、實施歷史建築評級機制」,對積存40多年的問題習以為常,繼續讓香港的歷史和古蹟被消滅。當中的法定評級、保育區的理念,早在2015年的諮詢已有提及,至今都束之高閣。

不少私人歷史建築面對清拆重建,包括︰深水埗嘉頓中心、中環寧佑堂、史釗域道6號或邵氏片場等等。面對地產商,法定的評級非常重要,但現時歷史的評級只是參考之用,就算最高的一級評級亦無法保育建築。擁有歷史評級的建築物,反映建築對香港有一定價值,值得全民參與保育,而不應只淪為地皮,重建成豪宅或商場。

香港有不少社區,保留的本地特色,吸引外國電影人和遊客。保育不單只是一楝建築,亦需要區域式的保留周邊的文化景觀,如︰深水埗或中環。保育區的理念是限制範圍內建築物的外形,甚至用途,保持街道或社區的氛圍。林鄭卻沒有提及這政策的改變,只是以「保育中環」輕輕帶過,無視中環對面地產的破壞,包括︰郵政總局被重建、市建局消滅嘉咸街的社區及文武廟旁的高樓發展。

誠如林鄭所言︰「香港的文物彌足珍貴」,我們必須政策上改變,才可真正保育歷史。

歷史建築

【施政報告】朱凱廸:《報告》無「民主」用字「殖民地化」證進入威權管治

(獨媒特約報導)五名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讀《施政報告》的立法會會議上,穿黑衣抗議的民主派立法會議員聯合舉行記者會回應《報告》。朱凱廸稱《報告》沒有「民主」兩字,反而使用不少「殖民地字眼」,指特區政府邁向威權管治。

五名民主派立法會議員毛孟靜、陳志全、梁耀忠、張超雄及朱凱廸舉行聯合記者會回應《施政報告》。毛孟靜望香港人不要被表面的喜氣洋洋蒙蔽,指林鄭月娥一開首便向中央交心,猶如特區高幹,批評林鄭月娥對港人「我要真普選」的訴求不夠回應,而是重申「人大831」框架。

毛孟靜:無回應「我要真普選」

毛孟靜又批評《報告》「擁抱希望」,「嘩我地擁抱希望架咋?」。毛孟靜又批評「We connect」用字,Google 搜索會出現「Toy」等字眼,「你話幾尷尬,唔適合做政治用語。」毛孟靜亦指《施政報告》無提及動物權益,並無任何新措施。

陳志全:避重就輕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1991
  •  1992
  •  1993
  •  1994
  • 1995
  •  1996
  •  1997
  •  1998
  •  1999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