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首置盤為地產商改劃開路

首置盤為地產商改劃開路

政府倡議以公私營合作模式推動「首置上車盤」,土地來源將會是城規會批准改劃、地產商持有的土地,而這些土地正正是新界的散村聚落、農地。

在香港土地制度裡,地產商購入任何地段,即使要起樓都要乎合地契條件、分區規劃大綱圖OZP的規定才可以動工。

例如若購入的地段是農地地契、規劃圖上為綠化地帶/農業等用途,而在註釋內亦沒有提及可以興建住宅的話,盲要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改變用途,方可以繼續進行其發展項目。因此,農地、散村土地並非「地主大哂」,OZP的存在,正正是要限制地主不能作出違背整體規劃的發展。

不過,如果地主向城規會入紙申請改用途,城規會作出的決定,一直都被指偏袒大地產商,尤見於新界東北、洪水橋等大規模發展工程,以及CDA、丁屋地的界線。

大埔洞梓一幅86萬呎綠地自2000年起已遭地主會德豐大幅破壞,並在近日向城規會申建17000個私樓單位及1005個資助房屋單位,有機會成為「首置上車盤」首個項目。

恒基、新地、長實及新世界在香港坐擁過億平方呎農地,當中恒基在新界各村持有4500萬呎農地,這些土地過往因被劃為綠化地或農地,不容易改劃為住宅,但「首置上車盤」的出現,極有可能為過去未能順利改劃土地的發展商中門大開。
這些地產商在「首置上車盤」政策放風之時,便紛紛找出旗下有潛力發展的土地,當中不乏常耕農地或鄉村,又或者保育價值高的土地如南生圍、米埔等。這些土地過往一直被當局以OZP鎖定用途,但如若他日地產商在發展期間以上車盤作為改劃理據,通過城規會的機會會否大增?

香港土地「供應」並非不足,而是基建帶動經濟發展的論述下,必須要靠高地價去維持政府基建資金。愈多大白象工程要起,就要向地產商賣愈多地;在「首置上車盤」之前,政府賣了幾多土地供地產商起豪宅?港鐵上蓋起了幾多貴樓?市區重建了怎樣的劏盤出來?「首置上車盤」並不是為了解決房屋問題而做,而是為地產商解鎖農地開路而做,最後始終是苦了多年來一直居住、耕種的村民,香港亦會失去更多綠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