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上圖片
(區域法院人身傷亡訴訟 2015 年第 1766 宗)
文 : 法律界基層工人 - Charles
八歲男童與小童踢足球時擔任守門員,在地上接球時,對方球員收掣不及將他的右眼踢傷。男童由母親代表入稟控告當日在場的足球教練、及其朋友,並指二人意外時任職於流浪足球會,所以基於轉承法律責任(vicarious liability)的原則,一併控告球會。區院法官經審訊後宣判母子一方敗訴,由於母子獲得法援,教練、次被告及球會的主要訟費會由公帑支付。至於被告人方面,教練本身亦獲得法援委派律師及大律師抗辯,次被告則聘請著名大型律師行代表與訟,而球會就沒有聘請律師,由球會總監李輝立親自應訊。
案件審訊期間,媒體主要集中引述興訟母子對於球場安全的「見解」,例如母親指眾被告沒有為兒子提供護膝、護肘、手套、頭盔及眼罩等,經報道後頓成全城焦點,比較厚道一些的會質疑原告方大概根本沒看過足球,有更不客氣的讀者、網民,就炮轟母親旨在詐騙賠償,居心叵測云云。
對於加泰隆尼亞獨立一事,無論結果是好是壞,至少,他們具有決定自己命運的一個機會。自由意志的展現,世界上也許沒有太多事情比這更為重要了。
更甚的是,他們的手法令人信服,令當地政府辯無可辯的情況下,只得舉出「違憲」兩個法律字眼,首先,憲是一定違的了,而且還是明目張膽的去做這些事情,但是,若在日後,任何人想「拿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這也未免太周星馳式幽默了吧?
透過投票去決定是否獨立,而不是一直以來打打殺殺的流血革命。當然,事態仍然在發展,下定論似乎過早,但在這一刻,無論是否贊成獨立,加泰隆尼亞人民擁有投票的權力是無容置疑的。若你問是誰賦予他們投票的權力,我會答:這是天賦人權,每一個生活在當下土地的人,絕對有權利去影響整個團體,這是比法律更高的人權,奴隸制度曾幾何時亦是合法,紮腳可是傳統美德,留頭髮更是死罪。反駁以上任何一點的人,請先去當一個光頭,且紮腳的奴隸,才去跟我談論其他事情吧,到時候,我絕對會認真考慮法律是否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即使不能做到以上全部三點,做到任何一點,請告之,我必定起立鼓掌。
人生中,試過因為一念之差,改寫了自己或別人的生命嗎?
《逆權司機》裡,金四福(宋康昊的角色在電影中有另一個真實名字,但還是「金四福」比較好記)載著德國記者離開光州,遇上最後一個檢查站。年輕軍官徹底搜查車尾箱,在雜物堆中,瞥見那塊屬於這輛漢城的士原本的車牌,凝住了兩秒。那一刻,相信不少人都估計到,劇情會怎樣鋪排下去。
這讓我想起《逆權大狀》裡,那位在法庭指證警察嚴刑逼供無辜青年的軍醫。不同的是,軍醫有較漫長的經歷,大抵也經過一番掙扎,才回應良心喚召。這位年輕軍官,理應不會預視自己會碰上這輛遭軍方拼命追纏的漢城的士吧;是甚麼原因驅使他在電光火石之間,罔顧軍令如山,決定放生兩個「支援暴徒顛覆政權的反黨分子」?
《逆權司機》跟《逆權大狀》,不論角色、對白、劇情,不少地方可堪比擬,特別是金四福那句「你班大學生書又唔讀走去示威」,與宋佑碩律師與同窗聚舊爭論時說的話,簡直如出一轍。宋佑碩只想賺得更多,可以在首都創立屬於自己的律師事務所,他擺明就是「政治嘅嘢我唔識亦唔係好理」;金四福希望每天客如輪轉,夠錢交租,為小小年紀失去母親的女兒供書教學;他埋怨學生上街堵路,「總之犯法同阻住我搵食就唔啱」,是名副其實「我討厭政治」的韓國大叔版。
作者案:訪問相片由Collaction團隊提供。
前言
一個地方的種種,不論地標建築、街邊小店,抑或大廈牆身的手繪廣告…點點滴滴都會成為當地人的集體記憶。而這些共同記憶,正是人對自己居住地的情之所在。由五個九十後青年組成的社會創新社群Collaction,於去年八月創立了Snappy香港街景相片資料庫。這是一個透過公民參與上載相片的線上街景相片庫。大家可能會問,臉書上已經有很多張貼老香港照片的專頁;公立圖書館、檔案資料館等都有很多相片可供查看。為何還需要這樣的相片庫呢?筆者閱讀過相關報導,訪問了Collaction成員,也親自觀察他們在社區推廣項目的活動。發現項目無論理念、性質,對社會產生的作用,都與上述相片分享媒介不同。
(獨媒特約報導)嶺大十多名學生今日下午發起「佔嶺行動」,在校內的天幕廣場紥營,把掛有「何妖」字助的氫氣球升上半空,並在校園四周掛上不同的黑布直幡,以表達對嶺大校董何君堯和校方的不滿。
何君堯早前在公開場合發表「殺無赦」論,十名嶺大學生因此發起聯署聲討何君堯,其後遊行向校方請願,提岀譴責和徹查校董何君堯「殺無赦」言論等訴求。發起人之一、哲學系五年級生陳培興表示,校方日前電郵回覆學生僅稱何的言論與大學無關,沒有回應成立委員會徹查和譴責何君堯,因此今日將行動升級,發起佔領行動。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早表示,政府將在10月25日就高鐵一地兩檢提出無約束力的議案到立法會,相信會獲得大多數的議員支持。「一地兩檢關注組」召集人陳淑莊批評林鄭不負責任,指政府意圖營造立法會授權支持政府做一地兩檢,但卻沒有做公眾諮詢。她解釋,政府由2010年興建高鐵、2015年追加撥款到今年7月25日才首次正式提出一地兩檢:「短短3個月就要求議員表態。」
陳淑莊下午回應時表示,林鄭月娥的做法已違反早前「三步走」的說法,更在「三步走」前走多一步。她續提到,政府官員只曾兩次到立法會交代,有議員要求進行公聽會,但在9月29日收到立法會秘書處的回覆,因為有過半數的委員反對,並要在委員會選出主席後先會處理,所以不會舉行公聽會。
林鄭月娥稱,從多個民意調查中可見,社會的普遍共識是支持一地兩檢。陳淑莊質疑建制派議員及林鄭月娥今次是聯手不聽民意,認為過半數市民支持的說法有問題,因為多個民調都沒有提供其他選擇的方案,令人掉進政府的陷阱,感到只有政府提出的一地兩檢。她重申,一直都有三成市民反對,但政府拒絕和關注組會面及提供資料,做法不負責任。
加泰隆尼亞政府聲言不會理會西班牙中央政府反對,如期在十月一日舉行獨立公投。中央政府為了阻撓公投舉行,曾經派人到加泰隆尼亞政府辦公室拘捕地方政府官員。此舉引來巴塞隆拿足球會發聲明譴責。雖然巴塞隆拿足球會沒有表明球會對獨立的態度,但該會多年來確是加泰隆尼亞民族主義的標緻。近年該會更時有為獨立運動加持的舉動。以下我們介紹幾件證明巴塞隆拿確「不只是一間足球會」的五件事。
1925年,西班牙正被獨裁者特里維拉(Don Miguel Primo de Rivera)統治。7月24日,巴塞隆拿準備在主場勒哥爾特球場(Les Corts)與同城球隊木星隊(CE Júpiter)友賽,向當地一個代表加泰隆尼亞文化的合唱團Orfeó Català致敬。西班牙政府為了鎮壓加泰隆尼亞民族主義,決定禁止賽事舉行。最後大量球迷湧到球場,政府收回成命後,球賽照原訂計劃上演。當日有英軍樂隊在場內奏起西班牙和英國兩國國歌。在場球迷對西班牙國歌喝倒采,但為英國國歌喝采。政府因此關閉勒哥爾特球場半年。
1935年7月27日,Josep Suñol成為巴塞隆拿新任會長。他同時是左翼加泰隆尼亞民族主義政黨ERC一員,並以該黨黨員身分三度贏得國會議席。1936年西班牙內戰爆發後不久,他被佛朗哥的法西斯軍隊捉拿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