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玉林狗肉節今年並非首年舉辦,但似乎今次引起的爭議、衝突更為強烈。一來,食狗與反對食狗的民眾在過去數年均已累積不滿;二來,玉林狗肉節所帶出的問題,不單止是吃狗吃肉吃素的問題,而是更複雜的「文化/偽文化」問題。
我仍先嘗試解答「既然可以吃豬牛羊雞肉,為什麼不可以吃狗肉」的問題。的確,豬牛羊雞狗貓都是動物,所以,動物權益人士應以食全素為終極目標,這是原則。而現實是,食肉習慣根深柢固,不是每個人都能一夕間改變,那麼,由大部分人都感到親近的動物(例如貓狗)做起,是可以理解的。可以說,反對吃狗肉是動物權益運動的開端,而不是終點;頂多說路有遠近,各人步伐有快有慢而已。這應該是動物權益人士的共識。
(New York Times圖片)
(獨媒特約報導)美國最高法院於當地時間6月26日,9位大法官以5比4票裁定,禁止同性婚姻屬違憲,變相宣佈全國所有州份須承認同性婚姻合法化。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判決是美國邁向平等的一大步,稱「愛已獲勝」(Love wins),而投下關鍵一票的大法官安東尼‧甘迺迪(Anthony Kennedy)在判辭中指「同性伴侶可行使結婚的基本權利,他們的這項自由將不再被否定。」人民力量陳志全指,反觀香港政府極度保守,連性傾向歧視條例亦未有,同性伴侶權利被剝奪,他認為要讓同志平權走得更前,須從爭取普選入手。
決定性一票 全國通行
美國現時有36個州及華盛頓特區允許同性婚姻,包括2004年首開先例的麻省、以及後來透過公投推動同性婚姻的馬里蘭州、緬因州與華盛頓州等。而美國最高法院的判決將令同性婚姻通行至全國50個州份,同性婚姻權利受憲法保障,全國各州不得立法禁止,否則屬違憲。
(獨媒特約報導)上海金山區市民懷疑政府重啟停工項目「高橋石化」,連日來數萬人上街遊行。他們不滿「高橋石化」項目中含有可危害人體健康的PX(p-Xylene)。PX即二甲苯,常用於生產塑膠原料、聚酯纖維,接觸後會對人體有害。當地政府原本承諾停工,但近日死灰復燃。雖然金山區政府於22日發佈《告市民書》,聲稱上海化工區不會有PX項目。當地市民表明不信任政府,引發數萬人上街,數百人被捕。
有內地媒體報導,當區居民指附近臨近化工廠,經常見到煙囪排放有異味的白煙。再加上化工廠接近民居,附近的魚也經常莫名其妙地死去,擔心長遠對身體有所影響,更表示「肯定是有毒的」。有市民亦表示高橋項目時居民經常聞到類似臭雞蛋的味道,迫於居民壓力停工。現在政府改變名目將項目搬到金山,又縱容工廠晚上未經處理便排污,做法「禍害另一個區的居民」而並不是在解決問題。而早前在廣東、廈門、大連、寧波等地,已有多次反建PX工廠的遊行示威。
(獨媒特約報導)「三權與兩制──還原基本法」研討會今日於城大舉行,資深大律師李柱銘、港大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陳祖為、時事評論員劉細良等評論基本法教材。 李柱銘在席上強調,香港人應該永不放棄爭取普選,不應因為梁振英放棄而放棄。他又強調基本法其中一主旨是:「除了國防外交,甚麼都是香港的。」劉細良認為,中共自2008 年採用穩維模式,香港角色已經完結了,中共甚至放了維穩格局於香港之中。他笑道「而我們卻剎有介事重提基本法,甚至提出修改基本法。」
教協會長馮偉華指教協見到政府在四月公佈僭建三權合作等的基本法教材中,中史「長近略遠」, 他指這些不是教育目標,而是為了滿足一些人的政治目標 。他重申,教協應該堅守崗位,不要成為幫助統治者僭建政治概念的工具。教育研究部主任張銳輝就指事實被刪改,教材說到基本法及人大釋法等受香港人接受。
李柱銘:香港的權力就是「除了國防外交,什麼都是香港的」
(獨媒特約報導)今年七一遊行有多個團體不獲食環署批出臨時小販牌照,民間人權陣線及大愛同盟、民間電台、民主動力等團體,昨午到食環署灣仔辦事處抗議,不滿警方指示食環署拒絕街站申請,打壓民間團體。民陣副召集人陳樹暉斥責食環署淪落為「香港警務處環境衛生科」,警方權力凌駕於食環署之上。民陣預計暫時約有5個街站受影響,包括主辦遊行的民陣街站。食環署至截稿前仍未就事件作出回應。
民陣:食環署已變成「食環科」
民陣副召集人陳樹暉指,食環署過去從未以安全理由為反對申請,形容情況不尋常。他稱日前收到食環署職員通知,指民陣於七一當日的臨時小販牌照申請不獲批,而電話中職員亦坦承是收到警方指示。陳樹暉批評食環署已變成「食環科」,而食環署署長劉利群已經變成「食環科總警司」,竟受命於警方。
陳樹暉又指,有理由相信民陣申請以公民廣場為遊行終點被拒,亦是警方在背後指示。他相信,打壓只會引來更多反抗,但他同時亦擔心日後市民申請街站會遭到同樣待遇。
愈來愈遲批出申請
(獨媒特約報導)街市無人去,點搞?食環署轄下的街市,常被批評為欠缺人氣、空置率高企及營運效率欠佳,去年度虧損達3.2億元。當局在2013年建議外聘顧問,研究改善措施。本月1日提交予立法會的顧問報告建議,選定駱克道街市、牛池灣街市、雙鳳街街市、荃灣街市、榮芳街街市及油麻地街市六個街市「活化」作為樣版,下周一續會。然政府將討論重點設定為街市安裝冷氣,完全是有意轉移焦點。獨媒記者走訪六個街市,看看六個街市面對的問題。其中記者到訪位於灣仔駱克道街市,遭身為業主的多位食環署人員無理驅趕,除拒絕透露身份外,又謊稱記者採訪要向「食環署新聞部」申請,做法野蠻。
顧問報告維護食環署
浸大社工系講師邵家臻(左)、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
(獨媒特約報導)浸大社工系講師邵家臻早前獲選連任青年研究實踐中心副主任,但遭浸大社會科學院院長貝力行以「公眾觀感」、「不受歡迎的觀感」和「高曝光率」為由,要求邵主動要求放棄職位。邵家臻今日指,今早收到院方委任信,形容收到委任信的速度是「歷年最快」,而且破天荒獲任命兩年。但他表明事件不是是否獲委任的問題,而是關乎學術自主、院校獨立,故勢必要求浸大清楚交待事件。陪同出席記者會的立法會議員葉建源、張超雄及張國柱指將聯署去信浸大,要求校方徹查並交待事件。
浸大署理校長黃偉國於6月24日回覆葉建源的信件指,貝力行在接到提名名單後,沒有要求任何人退出,並於6月15日給中心主任的電郵中表明支持提名,他提及的「unwelsome attention」並非指任何教職員,而是強調研究中心要保持獨立性。信中又指,貝力行於6月23日同意任命安排。
邵家臻:學術界陷被打壓寒冬
圖:John Chan
中環街市關注組公佈最新「原面積復修及建設創新市集」的保育方案,建議將中環街市發展成現代市集和創業空間,為中環注入創新元素。關注組早前向市建局代表介紹方案內容,提議活化後的中環街市,除了為大眾提供舒適的休憩空間,亦希望能成為鼓勵本地生產、本土創意、跨界協作、共享經濟的社區空間。在租金昂貴的中環,創造空間讓小店、老字號、社會企業、本土創意和創新項目等能「平行生存」,保護本來被「中環」壓迫的種種文化和小商業形態。
關注組強調,他們憧憬活化後的中環街市並不是「另一個倒模式商場」,而是標誌著香港多元價值和生活的創新市集。關注組聯合召集人羅雅寧表示,方案提出原面積復修的方法是為了保育建築物的整體性,以及保留這個近百年社區空間的真確性,讓它有再生的機會。因此,在設計保育方案的時候,除了從技術層面中探討如何將日久失修的中環街市原面積復修之餘,成員都有仔細考慮如何將中環街市當時承載的內容、活動以及當中體現的價值一併傳承下來。「當時中環街市服務不同階層的人士,而且售賣的多是本地生產貨品。無論達官貴人又或是平民百姓都會在這裏買菜買肉,當中展現的包容性和多元選擇等價值是值得我們繼續傳承下來的。」小組希望,日後的餐飲和零售空間,都能希望能一同肩當初的精神,堅持本地健康食材和生活消費的多元選擇,共同實踐保育的真正意義。
動物解放(Animal Liberation)
作者:陳培興/書寫隨興
早前流傳廣州玉林荔枝狗肉節的新聞,使得最近動物權益的討論又再熱烈起來。的確,有些議題和我們的生活很貼近,看著現代的生產技術不斷提高,當素食也足以維持所有人健康的身體的時候,我們總會問是否還有必要吃肉。甚至,生產技術的革新也可望在將來以人工肉類取代飼養食用禽畜,那時候我們還應該為了滿足食慾而殺生嗎?這些問題一直困擾著不少倫理學家,也驅使人們反思一直以來供作食用的禽畜和其他寵物(例如貓狗)的差別對待(differential treatment)是否有充分道德理由證成。如此種種,都有待我們給予合理的回答。在接下來的部分,我想疏理常見的論點,並以過往修讀道德哲學課的認識,嘗試介紹幾位哲學家的想法。
在此之前,我們首先要釐清一些容易引起混淆的問題,例如有關吃肉是否「必要」的意思通常都不太清楚。但就觀察所見,一般也是以維持人類生存來界定的。意思即是說,在其他條件相同之下,不吃肉而改為其他食物能否維持所有人健康的身體,如果能夠,則吃肉是非必要的;如果不能夠,則吃肉是必要的。有了這種界定之後,讓我們接下來檢視一些討論中常見的論點。
釐清與反對的常見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