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資學士3萬資助不包八大 學生:不公平 教協:應先通過](/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獨媒特約報導)林鄭月娥競選行政長官時於政綱承諾,資助學生升讀自資院校大學學位課程,希望減低學生的財政負擔。林鄭於上任第3天,隨即在立法會答問會上宣佈,為文憑試考獲「3322」入大學最低要求的本地學生,以及經副學士銜接自資學士課程的學生,提供3萬元資助。不過資助只適用於15間自資院校開辦的課程,8間資助大學及其附屬學院開辦的自資學士課程,則不在資助之列。然而,就讀八大轄下自資學士課程的學生並不少,根據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數據,截至2016年12月30日有近1萬人正修讀,佔自資學士課程整體學生數字近3成。
近年自資院校收生不足已成常態,審計署在2016年分析27間自資院校收生率,有6間在2012至2015年3個學年的收生率低於50%。香港能仁專上學院的學士課程去年只有12人入讀,港大有份籌辦的明德學院也因收生不足陷入財困,被港大專業進修學院(HKU SPACE)接管。究竟新的資助政策是拯救學生,還是拯救即將步入寒冬的自資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