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財會表決自資學券在即 黃之鋒:憲政危機當前 不應受派糖思維左右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財委會今日召開本立法年度最後一次會議,討論36億「教育新資源」撥款,當中包括資助合資格學生入讀自資院校學士課程。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是受惠於新政策的學生,但他認為不應受「派糖思維」左右教育政策的判斷。

黃之鋒文憑試畢業後入讀公開大學人文政治及公共行政學課程,每年學費大約5萬元。他指作為學生及用家,在抽空社會脈絡下,向學生提供3萬元資助,相信「人人都話好」,但不應讓這種「派糖思維」左右教育政策的判斷,亦不應將事情以個人「有冇錢收」來看待。

他指撥款通過與否不是最重要,關鍵是議會為何如常運作,以及政府和立法機關的互動。他指當議會失守,立法會淪為提款機,若繼續如此的態度,令人質疑是否沒有認真看待這個憲政危機。他對餘下在立法會的議員有「很大期望」。

對於新資助政策本質,他認為政策極之不公平。他質疑資助學士與自資學士的學費差距越來越大,為何只有入讀非八大課程的學生獲資助,至今政府仍然沒有合理解釋。他認為政策明顯傾斜自資院校,最理想是讓學生自行選擇課程,而不是規定學生選擇自資院校。

【財委會 Last Day】陳健波劃線限發言 民主派續狠批政策 (16:46)

教育界葉建源(右)休會期間與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交談。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財委會主席陳健波在下午3時許宣佈「劃線」,在3時30分稱十分擔心36億教育新資源撥款未能通過,促議員不要用盡發言時間。不過民主派議員續狠批當局教育政策。

財委會在下午兩時半進行第三節會議,多名議員續促當局解決專上學券不適用於八大院校的問題。民主黨涂謹申指文件「依家仲改得切」,將八大院校下的自資課程包括在學券在內,批評當局如不願意修改,「仲講咩和諧?」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僅稱八大院校沒大反對。經民聯石禮謙則建議當局承諾在10月的《施政報告》中回應。

朱凱廸指如姚松炎在席,當局便不會如此有信心。朱凱廸指姚曾在啟德體育園項目踢爆當局的 DBO 全世界均無例子,最終當局以「哲學 DBO」作回應,姚亦在南港島綫揭發當局造數的問題。他代姚松炎問能否擴展3萬學券適用範圍,由八大院校「嘔返俾政府」。楊潤雄僅回應將是首次聽到這個建議。

民建聯陳恆鑌指新政府上任十多日便提出新政策,已是回應民意,認為「過咗先」,有其他意見可在教育事務委員會再討論,問「可唔可以俾後面屯門醫院手術室先呢?」「希望各位議員理性少少。」「今年已經好多工程抽起咗。」「講埋呢一 round 就投票好唔好?」

【財委會 Last Day】民主派連番抗議DQ 四小時會議頂住未過36億教育撥款 (13:05)

(獨媒特約報導)今日立法會財委會舉行本年度最後一次四節合共八小時會議,工黨張超雄在第一節會上站立抗議遭驅逐,但第二節會議返回會議室繼續行動並發言,抗議政府DQ議員。在民主派議員連番提問下,首兩節四小時會議未通過36億教育新資源撥款。

財委會第二節會議復會後,在第一節被逐的工黨張超雄返回會議室,與朱凱廸一同站立,抗議四名議員梁國雄、姚松炎、劉小麗及羅冠聰被DQ。會議則延續第一節針對三萬專上學券不資助八大院校下自資學士學位及副學士課程。張超雄批評政權多年來維持精英制度,只容許16%學生獲得資助學額,他們要求的是增加資助學額,不是自資課程,「你要唔要?你無辦法唔要,呢個咪就係唔公義。」資助學額數目在近年才增加500個至一萬五千個,再加上人口結構變化才令比例上升至20%,促教育局局長代表政權向市民道歉。

南區回收玻璃兩年294公噸 促擴展至熟食中心

(獨媒特約報導)「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政府早年積極宣傳環保回收,三色回收筒出現在各個屋邨或街邊。不過玻璃回收卻在2010年12月才在東九龍的公共屋邨試行。在南區,泥頭車司機協會聯同南區區議會由2014年9月開始,在鴨脷洲推行「玻璃回收島」計劃,截至今年2月已收集了294公噸的廢玻璃樽。協會今年再推行「玻璃再生耀南區」計劃,促延續計劃並擴展回收點至食環署管理的熟食中心。

31

【財委會 Last Day】朱凱廸:立法會無辦法再開下去 林鄭以業界利益分化民主派 (10:44)

(獨媒特約報導)工黨張超雄因站立抗議遭趕離會議室後,財委會開始審議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的36億的「教育新資源」。朱凱廸在發言時批評政府DQ議員,立法會根本無法再繼續召開,又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策略是將立法會議員功能組別化,滿足部份「業界利益」,從而操控立法會,他稱民主派之所以作為民主派不是要坐等派餅,而是政治及經濟都需要民主化,「錢點洗係人民決定既。」

朱凱廸在發言時,表明不認同立法會繼續開會,指要直到北京「還返六個議席俾我地前,呢個會唔應該開」,「如果立法會議員可以咁樣被剝奪議席,咁仲有咩好講?」。他又重申民主派之所以作為民主派,不是要坐等派餅,而是政治及經濟都需要民主化,「錢點洗係人民決定既」。朱凱廸表明「今日我所有既發言,都係抗議既發言。」對於財委會主席陳健波多次促議員放下情緒,朱凱廸回應「呢個唔係情緒問題,而是到底我地作為議員,你係功能組別都好,係咪議同呢個議會要得地一齊去捍衛」。朱凱廸指如今是有很多人想立法會變成臨時立法會、人大,「咁仲點傾呀?」

為何我們對未知事物(動物傳心)心存惡意?

動物傳心是否可行,仍需更多驗證,是否服用這一道民間偏方,乃飼主的選擇。有傳媒設局調查「動物傳心師」,不少人如獲至寶,乘機標榜個人學說,具充份的娛樂性,亦有助大眾宣洩對占卜星相一類神秘學的深切仇恨。對於假借科學牟利或是提倡不可知論的歛財者,一般人出於公義,往往不能容忍這些人。但為何我們對動物傳心──這類未知事物心存惡意?

科學作為一種方法,實驗是可以重覆的,理論是可以被推翻的。人類習慣望文生義地把「科學舉證責任」視為一項「科學」原則,卻在談著責任的倫理哲學。至於「超自然」(Supernatural),不能因為前綴「Super-」的翻譯是「超越」,就以為它比能測度到的自然更偉大。標榜科學來推廣非科學手法,是借殼上市;標榜科學來做無關科學的道德批判,也不見得怎麼好。一個人要堅守科學教條至上的原則,必須先做好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覺悟:哪怕動物傳心未有歛財、收益撥歸動物保育、幫助過不少求助無門的飼主,只要不夠科學,他就要拚死摧毁這門行業了。相反,假如有人處事採取雙重標準,只在適當時候挪用科學作為打擊異己的工具,其動機就值得商榷了。

科學就是為了拆解未知事物

民主派達成共識  明財會只審議新增教育撥款

(獨媒特約報導)4名立法會議員被取消資格後,民主派曾指「不能再一切如常」,稱會在議會內進行抗爭。財委會明日續會,民主派議員會否積極抗爭,令人關注。他們傍晚在召開內部會議後舉行記者會,民主派會議召集人涂謹申宣布,民主派願意審議議程上的第一項,即新增的36億元經常性教育開支撥款,但會議的詳細安排和策略不會公開。教育界葉建源再三強調有信心撥款會通過,民主黨黃碧雲則對八大自資課程不在資助範圍內感到不滿。

2017-07-18 09.32.32

2萬人聯署反DQ 梁頌恆籲各派團結:對於中共,你們沒有分別

(獨媒特約報導)第6屆立法會至今已有6名議員被禠奪資格,民間團體發起聯署抗議政治打壓,譴責政府剝奪18萬選民的意向,至今日已收到超過200個團體及2萬人聯署。聯署團體今日聯同被DQ的6位議員舉行記者會,青年新政梁頌恆指出,事件揭示不論是民主派,或是主張獨立、自決的人,「對於中共,你們是沒有分別」,呼籲各派別團結。

記者會開始前,立法會保安嚴厲執行安檢,要求所有出席人士掛上證件,並進入會議室內逐一查核,強調被DQ的6位議員必須掛上訪客證。

6人稱會再商討未來方向

羅冠聰指現時與梁國雄、姚松炎、劉小麗傾向上訴,但訟費達7位數字,需要再與團隊商討,4人會有集體決定,「補選乃言之尚早」。對於議員辦事處職員的安排,羅指團隊正在思考未來方向,他亦不希望職員一夜失業、失去發揮的平台,希望未來公民社會能提供協助。劉小麗指很高興現時已有不少民間團體聯絡她表示能夠提供協助,但現時團隊需要時間討論未來方向。

【佔旺清場】小紅帽身份成疑  執達主任曾籲冷靜遭無視

(獨媒特約報導)佔旺清場案今早續審,控方共傳召2名證人作供,包括總執達主任關錫南和助理總執達主任詹鳳玲。關錫南在庭上承認未曾接收過原告人的書面授權書,沒辦法去核實小紅帽(即原告人代理人)的身份,關亦表示沒有印象其名牌上寫有任何個人資料。詹鳳玲則表示有代理人與示威者發生口角,並手持剪鉗揮動,擔心其行為傷害他人,所以曾一度叫代理人冷靜,但對方未有理會。

在場代理人身份未被認證

控方在開始時再次傳召總執達主任關錫南,據關錫南在早前庭上宣讀的口供,在正式展開清場前,執達主任曾於旺角佔領區內,即由亞皆老街開始沿彌敦道至山東街共進行五次廣播,以知會在場人士即將執行清場令,但首四次廣播只以粵語讀出。在法庭上播出的影片上可見,直到作出第五次廣播前,有外藉人士以英語聲稱其不明白宣讀內容。執達主任才以中英雙語的方式進行第五次廣播。

辯方代表、資深大律師潘熙詢問關錫南,英語廣播的內容是否早已預備,關回應指內容經已在事前準備,但並沒有提及為何沒有在先前四次的廣播中使用英語廣播。

其後,關錫南承認在清場前未有認證小紅帽的身分。他表示在展開行動前只收到代理人的名單(共有142人),但沒有接收任何原告人的書面授權書,名牌中亦沒有印象印有任何個人資料,所以他沒有辦法去核實代理人的身分。

自資學士3萬資助不包八大 學生:不公平 教協:應先通過

(獨媒特約報導)林鄭月娥競選行政長官時於政綱承諾,資助學生升讀自資院校大學學位課程,希望減低學生的財政負擔。林鄭於上任第3天,隨即在立法會答問會上宣佈,為文憑試考獲「3322」入大學最低要求的本地學生,以及經副學士銜接自資學士課程的學生,提供3萬元資助。不過資助只適用於15間自資院校開辦的課程,8間資助大學及其附屬學院開辦的自資學士課程,則不在資助之列。然而,就讀八大轄下自資學士課程的學生並不少,根據自資專上教育委員會數據,截至2016年12月30日有近1萬人正修讀,佔自資學士課程整體學生數字近3成。

近年自資院校收生不足已成常態,審計署在2016年分析27間自資院校收生率,有6間在2012至2015年3個學年的收生率低於50%。香港能仁專上學院的學士課程去年只有12人入讀,港大有份籌辦的明德學院也因收生不足陷入財困,被港大專業進修學院(HKU SPACE)接管。究竟新的資助政策是拯救學生,還是拯救即將步入寒冬的自資院校?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