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 2015 年才過了三個月,香港古典樂界已上演了幾個矚目的大型管弦樂音樂會,先有港樂舉行了第一輪的指環音樂會,繼而到泰利曼與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杜達美與洛杉磯愛樂樂團先後東來演出,成為城中盛事。其中樂壇新貴杜達美(Gustavo Dudamel)更是首次訪港,難怪即使票價高昂,門票依然一早沽清。
杜達美與洛杉磯愛樂樂團的兩晚的演奏曲目完全不相同,首晚是馬勒的《第六交響曲》,次晚是亞當斯(John Adams)的《黑色城市》(City Noir)和德伏扎克的《第九交響曲,「新世界」》。有眼利的朋友發現這是一個先悲劇(這是後人給《第六》的別名),後新世界的曲目安排。碰巧的是,杜達美來港前剛與結婚九年的妻子離婚,所以有人戲稱曲目安排正好反映杜達美的心情。
筆者欣賞了第二場音樂會。兩套曲目都是美國味濃厚之選,《黑色城市》是美國作曲家亞當斯接受洛杉磯愛樂協會、倫敦交響樂團及多倫多交響樂團聯合委約而寫成,其靈感來自一部關於加州社會及文化史的叢書,「黑色」一詞既指涉叢書中的一個章節標題,也反映了 40 年代末至 50 年代初期間,這個城市中充斥罪惡與腐敗。杜達美在其洛杉磯愛樂樂團就任音樂會,就完成了此作的首演。至於德伏扎克的《第九》,相信不用多說,讀者們都知道作曲家所指的「新世界」,就是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