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黯淡的傘後媒體?

攝:Manson Wong

新媒體在傘後前景黯淡嗎?答案可以是或否,視乎你如何看待。

我的答案也是「是」。

最大的原因,是無論新舊媒體也需要面對的大環境。在傘後的新聞自由,始乎並沒有甚麼改善,甚至可以說是惡化了。傳媒採訪仍然十分困難,除了在現場受警察阻撓(昨日記者在採訪光復行動時被查身份證)甚至襲擊外,一些「正常」的採訪活動也面對愈來愈多的困難,立法會擬收緊採訪指引、政府繼續繞過正常渠道,改以「知情人士」、「匿名人士」放風,拒開記者會改以「小圍」形式發佈消息,對傳媒提問拒答等等。商業傳媒機構面對的商業壓力以及政治壓力,也是愈來愈緊,記協最近發表的調查,也印證了記者內部的不安。

還有的就是媒體內部運作模式的問題。

傘後各大媒體加大力度,投入即時新聞及facebook專頁的經營,這無疑是傘後最大的啟發。雨傘運動期間,市民對即時消息的渴求,而各網絡媒體大多依賴facebook傳播消息,從各媒體的「讚好」數目暴增可見即時新聞及facebook的重要性。

傳統媒體變陣回收like數

於是在雨傘運動期間,即便過去不太重視facebook及即時新聞的傳統媒體,無一不增加對新媒體及即時新聞的投入,除增加人手管理即時新聞、管理facebook專頁外,也更改新聞流程,一些新聞材料不會再留待翌日報章才刊出而是先於網上刊出。傳統媒體有自家記者及消息來源,比一般以「炒稿」(即翻炒其他媒體報導)為主的網絡媒體更具優勢。既然原報導來源的媒體已經做好facebook status package,新媒體再「炒」的空間已經大為減少,毫無往日網媒因傳統媒體不熟悉/不重視facebook而得來的優勢。這也是為何《主場新聞》以《立場新聞》形式重開後未能做回原有氣勢的原因之一。

然而,大家同時搶佔facebook及即時新聞市場卻會帶來某些惡果。facebook流行的新聞與傳統的「新聞價值」有一定衝突,要想在facebook拿like,必須標題夠搶、夠快、有立場甚至夠「膠」。某些題材也傾向較容易在facebook流傳,如老店、小店、一些人情味相關的新聞等,這無可避免地令記者取材時為爭奪like數,影響對新聞價值的判斷。

深入報導空間減少

求快、即時新聞所放棄的亦是報導的深度及廣度。曾在即時新聞崗位工作的記者們也知道,即時新聞的死線是「愈快愈好」,亦即等於每分每秒都是死線,在求快之下,即使新聞毫不完整、零碎亦必須先行刊出。這些「眼球新聞」、「標題新聞」是最有效的爭取點擊方法。不少報館均拿點擊數「檢討」記者的工作,長此下去,肯花人力物力時間進行深入調查報導的報館及記者將愈來愈少。

網媒運作模式同質化

第二是網絡媒體運作同質化問題。雨傘運動期間雖然各新媒體爆紅,LIKE數在數十日內增加三至四倍,香港市民對網媒的認識大大增加,但各網媒在運作上卻有趨同的傾向。所謂的「趨同」並不表示他們的立場接近,而是各網媒在製作新聞上同質化。較大型的網媒如《852郵報》、《立場新聞》及《謎米新聞》,定位均為綜合型新聞網站,雖然他們人手較多,但為符合綜合型新聞網站的指標,必須花大部份人力於「炒稿」,特別是一些熱門話題。讚好多個網媒的讀者或會發現,同一則新聞往往以不同形式出現於數個媒體之上,而他們所炒的新聞來源可能十分「單一」。

「炒稿」在媒體中是本身是非常常見的做法,但以「炒稿」為主無可避免帶來一些問題。「炒稿」者能採信的是其他媒體的報導,可是其他媒體的報導完整嗎?可信嗎?會否協助散佈了一些不實或故意放風的消息?一些不受傳統媒體重視的新聞,無稿可炒,其他網媒便同樣沒有這些新聞報導,特別是我們還經常批評其他媒體「紅底」的時候,我們的新聞材料的來源還是出自這些媒體。

專職採訪的記者雖然成本高,但在香港媒體自由不斷收窄的環境實在重要,《立場新聞》設立的專題區,是一個值得讚賞的好開始。

獨媒的問題

最後,談談《香港獨立媒體網》在後雨傘的危機及運作問題。雨傘之後,以義工為主的獨媒記者團隊投入程度大減,能以公民記者作為身份認同,願意花大量時間撰寫報導的人仍是難覓。獨媒全職的編採人員只有2人,難以在運動低潮的平常日子維持高強度的報導。縱使獨媒的facebook專頁有超過40萬人讚好,但其實獨媒在平常日子並沒有足夠的人力,產出足夠多及好的報導維持這40萬讀者群。獨媒的讀者人數雖然翻倍,但捐款亦沒有隨工作量翻倍。

幸運的是,在雨傘運動期間湧現的一些作者群仍然支持獨媒,願意無償在獨媒發文,這個很大程度上補足了獨媒自家生產報導的缺失。當然,雨傘運動期間獨媒編輯部所累積的經驗,讀者對我們的信任,我相信也不是輕易流失的。推動公民記者、公民報導是獨媒首要的目標,義工流失了,我們再培訓,這當然是困難,但獨媒相信這是我們應做的工作。

謹記,新聞並非免費的。

本文為筆者出席金堯如新聞獎講座發言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