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特約報導)2014年七一大遊行後,警方以違反不反對通知書為由,拘捕時任民陣召集人楊政賢等5人並沒收手機,民陣認為警方沒收手機或屬濫權,協助其中2人提出司法覆核,裁判官區慶祥認同當局須交代沒收手機理據,案件押後至12月21及22日再訊。
提出司法覆核的領頭車司機岑永根及前民陣召集人陳倩瑩,分別由潘熙資深大律師及麥高義資深大律師(Dr Gerard McCoy QC SC)代表。政府代表則為莫樹聯資深大律師。莫樹聯資深大律師在庭上指,本案對申請人沒有實質影響,警方在沒收電話之後沒有看過申請人的手機內容。申請人則指案件涉及公眾利益,促請法庭考慮加拿大、美國等地的對手機做法,就這一方面的法律作出判決。區慶祥法官指,法例有修改的空間,政府應解釋沒收電話的理據,而不希望留待下一單案件才審理。他亦提到政府需耍提供更多資料,支持政府的做法。
民陣申請人陳倩瑩指,律政司明顯失職,企圖把此事收窄成獨立個案,同時亦反映政府不願修改不合時而的警察條例。他們提到當日的檢控是政治檢控,而每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可能被沒收手機,案件背後涉及的是市民的權利。「私隱條例是保障市民私隱,而非政府利益。這是涉及巨大公眾利益。」
莫樹聯資深大律師稱需要向律政司索取指示,案件押後至12月21日及22日。雙方將向法庭再次提交陳述書。
(獨媒特約報導)行政長官梁振英今早召開行政會議前,有記者問到港大校委會錄音外洩一事,梁振英洩密「不道德」,與新聞自由無關。記協發聲明反駁,不同意「不道德」,之說,指洩密爭取公義監督權貴,在本地及海外媒體常見,並引述2014年澳洲傳媒揭發梁振英收取澳洲UGL400萬英鎊(約5000萬港元)「離職安排款項」未有申報一事,認為不能以保密凌駕公眾利益。
記協聲明指,內幕人士向傳媒提供保密資料,「往往是因為既有的申訴、監察或制衡渠道失效,而事涉公眾利益。」港大校委會錄音外洩原因為校委會未有向公眾交代否決副校長人選,記協不同意梁振英形容為「不道德」,指「倘以保密凌駕公眾利益,將會削弱輿論對權貴的監督。」
梁振英今早回應港大校委會錄音外洩、港大申請禁制令一事,稱社會行事規則必須遵守,指即使是新聞界也有「off-the-record採訪」,指校委會委員在不知情下被錄音,是「十分不道德」及違反社會行事規則。梁振英又指事件與新聞自由無關,「本身這件事十分錯」。
對於港大校委會現任主席梁智鴻即將任滿,梁振英稱對新主席及其他委員任命「沒有消息」。
(獨媒特約報導)今屆區議會選舉其中一個焦點是多名泛民雙料議員遭狙擊,當中包括爭取在深水埗麗閣選區連任的民協馮檢基。馮檢基今屆面對工聯會的陳穎欣和前民協成員黃仲棋的夾撃。黃仲棋對獨媒表示自己「從不轉軚」,並且從沒有離開過麗閣;他又指馮檢基的告急是「扮悲情」。
黃仲棋指自己由大學畢業到參與八九民運、反對成立臨時立法會、爭取88直選,甚至每一次雙普選,都堅守爭取民主和言論自由的立場。被問到「重返麗閣」的原因,他只表示是希望在今天有能力和可以參選的情況之下,為居民服務。他又承諾未來每一屆區議會選舉都會參選,「自己服務自己社區」是順理成章。
曾為雜誌副總編輯的黃仲棋,在2003年因假冒房署人員,進入民建聯區議員郭必錚家中偷拍,而被判入獄緩刑並喪失區議員資格。黃稱十分無奈不能繼續為社區服務,但有感社區問題沒有太大改善,所以決定參選區議會。他又指自己一直在其他崗位推動公義及民主,例如電台工作。
文:邱智恆
近日在網上看到一些有關社福界廿多名高層向政府爭取額外撥款所引起的爭論。當中有人認為替這些高層爭取是不應該的,因他們薪酬已高得很,不如把力量放在爭取前線同工權益的工作上;而幾名社工前輩看過後,更好言相勸現時社福界薪酬問題,歸根究底都是整筆撥款制度的問題。同工理應團結一致向政府爭取制度改變,不要分化同工,「中政府計」和「搞階級鬥爭」等等。回看整筆撥款制度實施多年,不少關注團體普遍抱持後者的看法,相信問題的根源,只是來自撥款制度,而受資助社會福利服務機構的高層同樣是受害者。他們往往只因撥款不足,迫不得地才令新制員工有同工不同酬的待遇;因此我們決不應指責他們,理應上下一心爭取改善。
從數字來看,現時大部分社福機構的財政情況極之良好。整筆撥款制度實施至今十五年,我們更陸續發現有機構高層薪酬還勝過公務員,每年獲贈數萬至十萬以上的額外津貼和獎金。但在這情況下,他們仍持續地壓低新制員工的薪酬,運用各種名目合理化其剝削的行為。而每當工會要求社署對他們的員工待遇有所規管時,他們就差不多一面倒要求社署尊重整筆撥款制度財務自主的精神,反對有關的規管。試問這班樂此不疲擁護這個萬惡制度的社福機構高層是制度的受害者還是得益者?是揭發他們惡行的同工,還是他們正在分化業界和催生「階級鬥爭」?究竟同工不同酬是整筆撥款制度的問題,還是他們製造出來的問題?
圖:左為李健勤,中為梁家傑
(獨媒特約報導)區議會選舉逼在眉睫,多個泛民政黨星期一午聯合舉行區選茶聚,向傳媒談及區選的最新形勢及對策。出席的政黨包括民主黨、公民黨、工黨及民協,其中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單仲偕表示,四黨在今屆區選中共有46個「被鎅票」的個案,情況嚴峻;多個泛民嬴面甚高的選區或會因此而落敗。公民黨立法會議會梁家傑則批評「鎅票者」做法莫名奇妙,「如果你真係民主派,槍口對外係起碼要求,好揀唔揀,揀打自己人就要小心」,呼籲市民認清候選人,並留意民主動力將於15日公佈的最新推薦名單。
民主黨成「被鎅」大戶 單仲偕質疑對方有組織
今屆民主黨區選「指揮官」單仲偕指,派出參選的95人當中,有31人懷疑「被鎅票」。他補充,鎅票的人士多數有三項特徵﹕多數屬空降候選人、打著民主旗號,及與民主派在同一選區競爭。他又指全港共有431個選區,泛民出選的人不及一半,而且有66區自動當選,懷疑鎅票者的動機,「真正同建制交手,其實有好多機會,點解唔去個66個區呢?」
(獨媒特約報導)2014年七一大遊行後,警方以違反不反對通知書為由,登門拘捕時任民陣召集人楊政賢等5人並沒收手機,今年3月警方表示案件完結。5人認為警方沒收手機或屬濫權,正式提出司法覆核,指智能電話儲存大量個人資料,警方並不能以「調查」為名,任意不合比例地侵犯私隱。
2014年七一大遊行50萬人上街後,民陣召集人楊政賢、成員陳倩瑩、大會兩名司儀陳小萍和洪曉嫻、領頭車司機岑永根,被控違反《不反對通知書》條件及阻差辦公,岑永根及陳小萍分別另外被加控下車後沒有熄匙及提供虛假資料,遭警方在7月4日拘捕,警方指遊行領頭車速度過慢,阻礙隊伍前進,5人同被沒收手機。
警方在今年3月8日以書面通知各人,指案件已完成調查,並無足夠證據證明任何人士觸犯罪行,民陣批評警方濫用公權力恐嚇遊行示威的組織者。民陣今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已就警方沒收手機提出司法覆核,民陣認為智能電話儲存大量私隱,警方以「調查」為名沒收手機,屬不合比例地侵犯市民的私隱權,案件將於後日(11月4日)於高院進行聆訊。
當我上一個post被瘋傳後,有傳媒致電問,事情不是告一段落了嗎?連大提琴老師都收貨了,接受樂器登記制度。
我說,怎能收貨呢?當港鐵是如此文盲,我深愛的香港變蠢,變得沒文化了,怎能收貨?
樂器不是行李,樂器奏出的是音樂。
我們的生活需要音樂,音樂是人類最具創意的發明,音樂可打破界限和壁壘,一首樂曲能凝聚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大家從音樂中找到共鳴。音樂觸動人心,令人微笑,情緒變好,醫生也知道音樂可紓緩病人的痛楚。
音樂是人生。學習樂器不只是功能性的考琴以進入名校,也不只是陶冶性情,而是提升人文素養,令人生多了層次和意義。
行李箱不是樂器,行李偶然會發出噪音,但那不是音樂。
音樂是我們的文化,能幫助我們在繁忙和充滿壓力的生活中尋找美感和希望。音樂、畫作、電影,舊區、小巷、老樹都是我們的文化資產。
在此事後,我看到了香港沒有文化視野和政策的嚴重缺失,特別是擁有權力的人和機構,原來完全沒有人文關懷,只從自身方便的管理主義角度看所有事物,差點要規定樂器件件「咁高咁大」,不然的話就會遭到懲罰。
(獨媒特約報導)港大在上週(10月30日)向法庭取得臨時禁制令,稱禁止商台及其他人士發佈港大校委會的任何文件。部份媒體一度擔憂違反禁制令而將報導下架。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昨取得禁制令文件,發現文件有包含「公眾領域豁免」的附帶條件,批評港大僅以新聞稿發部份禁制令內容「不理想」,記協等7個傳媒團體則發起聯署,促港大自行撤回禁制令。
港大校委會多斷錄音被傳媒流出,港大在上週向法庭申請臨時禁制令,新聞稿中稱「禁止商台及其他相關人士使用、發佈、披露大學校務委員會的資料,包括會議錄音、議程、會議檔案、會議紀錄及校務委員會的任何文件。」然公眾至今仍未得知禁制令全文內容。
香港記者協會、香港攝影記者協會、香港電台節目製作人員工會、壹傳媒公會、明報職工協會、獨立評論人協會及大專新聞教育工作者聯席7個傳媒工作者團體,今午到港大請願並發起聯署,要求港台自行撤回禁制令。團體呼籲「各關注香港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狀況的新聞工作者及新聞系師生,參與聯署,集合力量,表達對港大申請臨時禁制令,嚴重打擊香港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剝削公眾知情權的關注。」
日前街工收到一群青衣救生員求助,他們在10月31日突然收到通知,於11月2日被調派往別區當值,往年他們冬天與上司開會商討安排,曾得到承諾在11月前兩周給予更表,今次卻在10月31日下班打咭時才得知調派安排,安排混亂並對員工造成影響,例子:
有救生員居住大埔 ,原有工作時間為下午及晚間,被改派往尖沙咀當值,工作時間由清晨六時開始,除了沒有提供交通工具接送外,更因事出突然,無法安排家人代為接送子女上學,構成極不方便。
有員工一周被調派往四個地區工作,早晚更變動也擾亂作息,間接對工作表現造成影響。
救生員不滿是次突然安排,沒有事前被諮詢意見,感到不受尊重,遂採取集體罷調行動,以示抗議。總結而言:
青衣救生員接受冬季調派,只是要求事前諮詢及安排妥善,得到尊重。
2015年11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