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特約報導)區議會選舉將在11月舉行,其中今屆將會取消委任議員制度,而葵青一直被視為泛民主派的橋頭堡,泛民能否「重奪」區議會,葵青區是一大據點。民主黨目前在葵青區有八席,連同街工及其他獨立議員共佔十五席。去屆在青發選區落敗的劉子傑積極考慮捲土重來,他不滿在建制派把持下的區議會令香港人愈來愈蠢,而用作地區行政發展的撥款更竟用作「開開心心茶聚」。
劉子傑和其他大部分民主黨「乳鴿」一樣,都是由「地區」做起。他在2002年加入民主黨做義工,及後在2008年成為李永達的選舉職員,大學畢業後加入成為全職職員,2009年到現在都是議員助理和在地區辦事處工作;一切看似很自然,但劉的家人對他搞政治甚為反對:「好人好姐做咩要搞呢啲呢」。劉表示他的家人在去屆競選時也有落區助選,在了解他的實質工作後,態度有所轉變。
地區工作無得嗌攰
人民力量在2011年發起票債票償行動,狙擊民主黨及民協成員,當時有三名民主黨參選人因得票有所不及而落選;劉子傑是「受害者」之一。劉子傑得票為1817票,人民力量的陳裕民則391票,潘小屏以2101票勝出。他對四年前的情況歷歷在目,當時街市的燒臘店東主更送乳鴿予潘小屏,而人民力量的參選人陳裕民更說「一起食乳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