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致全港基督徒及全港市民:

我們是一群香港市民,近日挪亞方舟主題公園推出「福臨方舟──百兔迎福喜洋洋」商業推廣活動,在動物團體事前明確反對的情況下仍用上過百隻小兔作招徠,妄顧兔子生命,我們對此深表憤慨,並予以譴責,同時呼籲各界杯葛是項活動。

我們認為,動物與人類都屬於地球一部份,牠們的生命,與人類同樣寶貴。動物不是人類的玩物,更不是商業宣傳品。挪亞方舟主題公園濫用動物生命作為吸引遊客、傳媒的綽頭,違反普世價值,應該即時停止有關活動。

挪亞方舟主題公園與香港兔友協會接洽後,在充分了解「百兔招徠」的可能惡果下仍一意孤行,令人憤慨。

以百兔招徠,為了短期綽頭而產生大量兔子,期間照顧如何?活動過後,兔子何去何從?主辦單位聲稱兔子供人領養,根本本港已有動物團體接收了大量棄兔等待好人家;製造百兔待領養純屬公園自我宣傳,根本是無中生有!而且,領養安排若處理不善,更可能觸發兔子死亡潮、又或棄養潮。

規劃快車殺到埋身——簡評《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

近日,名為「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的公眾規劃諮詢稿橫空出世,這規劃由港、澳、粵政府聯手撰寫、共同諮詢;「三政府」氣勢萬鈞的宣佈:

  • 融合粵港澳三地優勢,聯手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宜自然生態」的發展新格局,實現「共建粵港澳優質生活圈的精華區」和「引領大珠三角轉變發展方式的示範區」的發展目標,發展成為國家重要的增長極和宜居建設的重要典範。

這份規劃諮詢,在二零一一年一月宣佈,並將於二月十日截止公眾諮詢,為期一個月的公眾諮詢,規劃內容「跨山跨海」,包括香港與澳門全境、廣州、深圳、東莞、中山,粗略估計有一萬五千五百平方公里的土地山河、二千五百萬人被「納入規劃」。

整份規劃描繪了香港的未來,我們的山林郊野、河塘海岸、交通網絡、本土歷史文化、新概念房地產和新市鎮之興建、旅遊發展、環境保護,無一不包;換句話說,香港人亦已經被三地政府的鴻圖大計「定性」了。

江瓊珠:我們都來了

整個早上,菜園村都吹著泥黃色的風。推土機在發哥的農地上深挖,轟轟然,刺耳極了。隔著一道溪流,發哥喊:喂,睇吓有冇挖到我的珍貴樹木。像小朋友被人欺負,心有不甘,要在口舌上發洩,挽回一點顏面上的尊嚴。我不知道發哥對他的農作物愛得有多深,我踩著叢叢廢棄的蘆薈田來這裡和他們會合時,心裡就特別不舒服。那些蘆薈還挺壯健,只是封了塵土,應該還有生命氣息,但在推土機層層迫壓下,很快,它就在田間消失,別無選擇。

在溪流旁看推土機動工的還有珍姐。她的農地已經被收了,人還住在菜園村,等待最後的抗爭。我問珍姐你想等到什麼時候,她說不知道。就等他們來囉。我又不是不想走。冇屋點走呢?政府都應該幫下村民解決問題啦。問題真的很簡單,星期一和警方對峙時,高婆婆就帶領一眾支援者,唱出了要求--政府我地唔係唔想搬,冇路又點搬呢?冇屋又點走呢?珍姐話就算住中轉屋,政府你都要安排。就是沒有人來關心一下。真的是很容易解決的事情,政府坐視不理,還要透過輿論抹黑村民。這個政府真的傷透市民的心。我是帶著失望而來的。

直視崩壞時代——七八十後攝影新勢力

訪「香港新世代攝影」講座主持人黃啟裕
撰文:許先施 (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身處於香港這個手持三蚊雞在便利店一包餅亦買不到、奔喪權利也隨時會被剝奪、股票價格可以隨幾位太太的勾心鬥角而弄得像心電圖般上上落落的「可愛」時代,你的步履到底是愈來愈沉重,還是愈來愈輕盈?黃啟裕以14位年輕攝影師的作品與特區政府「香港品牌」中宣揚的國際都會願景比較,相互輝映,歸納出一些年青創作人對「獅子山下」式的本土精神和核心價值看法。

「香港新世代攝影」講座
29/01/2011,3pm﹣4pm
講者:黃啟裕
攝影師:蔣文迪、李思睩、Kalen Lee、Martin Cheung、Melvin Au Yin Chung、楊翠儀、Trevor Yeung、徐婉丹、蕭偉恆、劉智聰、Riddick Douglas、Rogerger、楊德銘Paul Yeung、.JC
地點: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2-10「光影作坊」
查詢: 3177 9159 / [email protected]

DSC01219
位於菜園新村西北的九千平方英尺魚塘。

今早,石崗菜園村關注組成員與鄉議局主席劉皇發會面,討論菜園新村的「路權問題」。私家路段擁有人兼元崗村村長梁錦庭等人依然沒有出現。劉皇發在會上表示,菜園新村換取路權的條件包括:交出現金三十萬﹝劉表示還可以減﹞,以及割讓菜園新村村口約一萬二千平方英尺土地與不知名的丁屋發展商﹝包括九千平方英尺魚塘,用來起豪宅丁屋;約三千平方英尺農地則作為丁屋屋苑停車場﹞。菜園村關注組已向劉皇發表明,拒絕割讓村口土地,菜園村村民寧願以市價五十萬買入路權,斷不會放棄新村的「生態池」。

回覆《明報》社論:為菜園說情理

原明報社論

敬愛的張總:

因訂了《明報電子報》,我幾乎每天早上都拜讀社論,感謝您今天再度關注起菜園村。

我很同意您說,我們應幫理。正如您以及A10港聞所言,兩大關鍵矛盾是路權和農作物賠償,這個您們抓得很準確,可是究竟何謂合理?我有不同見解。

先談接駁菜園新村的路權問題。根據朱凱迪所說,使用同一條路的元崗村目前每間丁屋(3層共2100呎),收取路權費約3萬元;菜園新村每屋僅2層共800呎,按比例計算,路權費約1萬元屬合理水平。

而菜園新村共有47間屋,所以約數應為47萬元,這也是劉皇發最初承諾路費上限為50萬元的理由。現時的500萬絕對漫天索價,趁火打劫,毫不合理。

更令人遺憾的是,據朱凱迪在田土廳所查,路權地主其中一人是元崗村村長梁錦庭,而他是劉皇發的親戚。劉皇發根本沒有從中協助,甚至可能從中作梗——當然他從來也沒有誘因去幫助菜園村,其偏幫元崗村民親戚以及其他原居民鄉親父老利益,倒是大有道理。

朱凱迪上週在巡守期間,被工人撻傷,左邊盆骨腫了,頸部亦不能移動。港鐵期後發放影片,指示威者刪剪片段,實為朱凱迪推撞工人。我們特找來兩位柔道高手,分析一下雙方的動作,兩位分別是前港隊代表,任教柔道二十多年的黃柱光教練,以及現役柔道選手、曾獲香港冠軍的李嬪。兩位柔道選手均指,這並非糾纏,而是工人使用了柔道的其中一招「浮腰」,攻擊朱凱迪。

文頂的影片有兩位柔道中人訪問的詳細內容。黃教練表示,如果只是糾纏,那麼該位工人其實只需要把你推開或者擋開,但不需要把你拉出來並且轉身將你撻落地。黃教練指,由工人與朱凱迪在圍板接觸一刻開始,工人已進入攻擊狀態,該柔道技叫「浮腰」(うきごし)UkiGosh,百度的解釋為「抱住對手的腰,本人身體和對手身體成「T」型,攻擊者身體在進攻過程中下沉,抱緊後上升,利用腰力或手臂的力量摔倒對手」,「浮腰」的標準動作片段可以見

聯署: 反房協豪宅方案,近2000名街坊支持的〔深水埗居民自主規劃方案〕

聯署網頁

早於2010年9月,順寧道重建關注組(下稱關注組)所設計的「深水埗居民自主規劃方案」,至今已獲近2000名街坊支持。這份方案也獲得深水埗區議會歷史建築及保育工作小組的支持,該小組亦於2010年10月已將方案送交香港房屋協會、市建局和發展局要求落實。

房協在未曾對本關注組作任何諮詢或知會的情況下,就於2011年1月18日公佈深水埗K20-23及K25重建地盤的規劃方案,所謂的「上車盤」、「中低價樓」卻是魚目混珠,欺騙公眾。

而發展局、市建局及房協,均在回應民協於11月提出在重建項目建居屋及樓價相宜的樓時,指由於市建局及房協間的備忘錄不容許建「資助房屋」。然而,備忘錄並非法例,只是市建局及房協之雙方協議,換句話說,只要雙方同意,理應可以就某項目需要而改動備忘錄的內容。關注組多番要求公開有關備忘錄內容,及指出什麼內容不容許房協在重建項目內建公屋和居屋。三個部門不是不回覆,就是回覆些風馬牛不相及的說話。(見補充資料時間表)

要求落實近2000街坊支持的深水埗居民自主規劃方案

沙中線或延撥款 議員斥政府藉口拖延南區地鐵

圖片來源自維基百科

沙中線或延撥款 鄭汝樺聲稱影響南港島線
議員直指甚荒謬 斥編造藉口拖延南區地鐵

運輸及房屋局將於下星期二(25日)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77億及9億2700百萬元,進行港鐵沙田至中環線(沙中線)鐵路建造前期工程及南港島線(東段)工程。由於沙中線走線、收地及建造成本大升存在爭議,各方團體及議員均希望局方押後撥款申請,惟局長鄭汝樺表示,因沙中線有兩個車站跟南港島線(東段)及觀塘延線共用,押後申請將會影響三項工程進度。

有南區區議員直斥鄭說法荒謬,並向記者展示政府及港鐵文件,指工程技術不存問題,預留月台工程早有先例,政府卻以此為藉口;工程撥款中有6億應由港鐵支付,卻改向立法會申請,不能接受當局將兩項工程綑綁,圖向立法會施壓通過沙中線撥款;又透露,港鐵代表私下向議員稱,延遲金鐘站撥款將影響與是次撥款無關的南港島線(東段)的地區工程。

鄭汝樺力拒延撥款 施壓延誤興建南區地鐵

此文是「我在中國」(Co-China)論壇2010年9月舉辦的討論《地產霸權下的香港》的文稿,收錄在《地產霸權》簡體版中。此場論壇的兩位嘉賓是施永青和許寶強。

施永青:中原地產創始人,現任中原集團主席,在由其投資出版的香港免費報章《AM730》上開設專欄“C觀點”,常探討和香港地產有關的問題。

許寶強: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編著有《資本主義不是什麼》、《反市場的資本主義》、《寫在下一次金融海嘯之前》等作品。

施永青:這本《地產霸權》以我的觀點來看,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它的觀點在媒體上比較多見,批判也不是太深入。能在香港賣得那麼好,只是因為政治立場上跟普羅大眾一致,替受地產之苦的人出了一口氣。

現在房地產的問題無論是在大陸還是香港都是一個社會結構的問題。要看到問題的存在並不難,但是有沒有方法去解決呢?比如書中一再批評的“高地價”,首先這不一定是政府有意推行的結果,而是在很多客觀因素的推動下,一點一點演變而來的。其次,我們在這個環境中生存,無論地產商還是市民大眾,大家都做了不同的調整去適應現在的環境,如果突然改變,反而會不適應。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911
  •  2912
  •  2913
  •  2914
  • 2915
  •  2916
  •  2917
  •  2918
  •  2919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