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報導】政府去年起開始招標並批出1.26億元更新「行人過路發聲裝置」,以及豎立在斑馬線的新款黃波燈。新發聲裝置新增功能有助視障人士使用,包括讀出街名和摸讀地圖,視障人士在晚間過路時,可以用遙控或手機應用程式調高發聲裝置音量。在立法會一委員會,議員關注視障人士取得遙控,運輸署代表指推算全港約有1萬多名完全失明人士,超過一半是60歲長者,未必能掌握手機應用程式,署方將會向他們一次性派發聲裝置遙控,不過日後若有損壞損失,要向供應商購買。
至於黃波燈,民建聯陳學鋒繼續建議將設施收在地下,他指上海將斑馬線的燈「藏喺地底」,稱更能顯示燈號,例如可以整條馬路變成紅色或綠色。運輸署不贊成建議,因為從駕駛角度若前車阻擋,傳統黃波燈可讓後車有機會見到斑馬線存在,另外若維修可能要封路影響道路使用,經考慮後仍然採用傳統路面黃波燈。
政府計劃在全港更換新款「行人過路發聲裝置」,去年已招標,價錢是9,870萬元;另外更換全港約500支黃波燈則要2,678萬元。
嚴剛(立法會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