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電車成本五年增65%至逾3億 去年盈利1,120萬

電車成本五年增65%至逾3億 去年盈利1,120萬

【獨媒報導】香港電車向運輸署申請加價,成人票價由3元增至3.3元,小童和長者則由1.5元及1.3元增至1.6元及1.5元,260元月票價格將維持不變,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今日討論,議員普遍支持。根據文件,電車成本五年間增加65%至逾3億,去年則仍獲利1,120萬。

香港電車去年盈利1,120萬

運輸及物流局提交立法會文件指,目前電車約聘用520名員工,擁有165輛電車,營運七條路線。在2024年,電車每日平均載客137,900人次。文件指,港島居住人口持續下跌,加上鐵路及專營巴士激烈競爭,料未來數年乘客增長放緩。成本方面,文件指由2020年的1.86億增加65%至2024年的3.067億,其中員工成本佔約三分之二,可節省空間有限,而電車公司自2022年推行各項改善計劃,今年至2027年需約6,820萬。

不過文件顯示,香港電車在過去三年皆錄得盈利,分別為390萬、450萬及1,120萬,利潤率分別為1.6%、1.6%及3.5%。


陸頌雄(立法會截圖)

陸頌雄倡補貼電車65歲以上長者免費乘車

會上,議員普遍支持電車加價。自由黨李鎮強指電車「蔗渣價錢、燒鵝味道」,認為加幅較「克制」。他「俾橋」稱可引入收費較高的懷舊電車、在屈地街設博物館及熊貓系列電車,「打造好似一隊軍隊咁,增加一啲旅遊項目」。香港新方向張欣宇亦指加幅溫和,而電車亦為城市的文化及招牌,問及旅客佔乘客比,香港電車董事總經理戴弘博稱約為15至20%。

工聯會陸頌雄認為,電車未能受惠於長者兩元計劃並不公平,倡政府補貼65歲以上長者免費乘電車,「你補貼個半咋嘛」。運輸及物流局副秘書長葉海鷹未正面回應,只稱當局一直對電車公司有其他支援,包括路軌維修等。

新民黨葉劉淑儀問及能否容許政黨落電車廣告,戴弘博則重申政治中立為電車的一貫立場。民建聯陳學鋒則憂電車加價影響性價比,他又認為應減輕成本,質疑近年是否有需要不斷更新路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