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今日三之三:我遇上的美好青年(1)

今日三之三:我遇上的美好青年(1)

做社工,每日接觸好多人,等我recall返近日我接觸過的青年人先,我覺得佢地好正呀:

1)想做記者的中六女生
有一個中六女仔,佢同我講話自己想做記者。
佢話經歷雨傘運動後,更有決心要做記者,因為政府無能,傳媒真係好重要,作為第四權去監察政府同俾市民知道社會上的事實。好多事實係由報紙傳媒去生產,然而好多傳媒都開始被收編,佢好擔心。

我問佢:你信唔信政治中立?
佢話:唔信,因為無論你選擇做甚麼、不做甚麼其實都已經係取向,有影響,有責任要負。

我問佢點睇機場起第三條跑道?
數據、影響、利弊、分析如何弊多於利、環境評估結果...全部朗朗上口。

我再問不同議題:教育、環境、房屋、貧窮、全民退休保障。佢全部都有關注,有思考,有立場,有理據,大概比好多社工更熱衷、認識更多,思考更深入。

佢成績唔係特別好,大概會俾人話係佔中廢青,但,我覺得比起高分低能,或者高分但不關心身邊人與事的機械人,我更Proud of呢d有血有肉的香港公民。

「你咁關心社會時事香港未來,唔係人人都係咁架喎。其實...你o係學校會唔會好lonely?」
有別剛才的快、Sharp、醒;佢語塞,沉思,然後細細聲話:
「其實都會,有時都會好lonely,唔開心身邊d人唔係咁,咁香港未來會點,我為呢樣野喊左好多次。」

「藝術家」的迷思

先前寫了一篇〈請叫我藝術家〉的文章,得到我敬重的前輩藝術家黃國才教授的回應──

「自己叫自己 『藝術家』我覺得無問題,但要有自己的研究與成熟的思想套路,咁先至可以撑起『家』的稱號,自成一家咁話。就像『武術家』咁,唔通一個明明精通武術又功夫了得的人叫自己做『武術工作者』?(中國人總是喜歡自扁說謊裝謙作遜)最好要有自家一套的藝術功夫與藝術生活態度。功夫佬、龍虎舞獅和『武術家』是有些分別的,不過就千其唔好自稱『藝術大師』了,會死得很快的。不過最重要的不是自稱藝術什麼和人家叫你什麼什麼,而是你做什麼令人覺得你是什麼才是最重要。」

黃老師指出了三個很值得思考的重點:
1.)作為藝術家「要有自己的研究與成熟的思想套路,要有自家一套的藝術功夫與藝術生活態度」;
2.)功夫佬、龍虎舞獅和「武術家」是有些分別的;
3.)最重要的不是自稱藝術什麼和人家叫你什麼什麼,而是你做什麼令人覺得你是什麼才是最重要;

另有留言者也帶出一個值得思考的現象:「做藝術工作的,叫自己做Artist是正常不過的。」(我把這歸結為第四點)

4.)英文「Artist」與中文「藝術家」的差別。

我十分認同黃老師的觀點。但是,問題就出現在這裡了──

觀塘「一心素食」 素食行善弘揚大愛

近年港人日益注重健康,素食文化亦因而在香港興起,由Green Monday到有機素食的流行,素食逐漸得以普及,不再只是「小眾」的飲食習慣。新式素食餐廳以清新的店面裝潢和別出心裁的菜式設計,打破了往日有宗教信仰或年老者才會「食齋」的傳統印象。位於觀塘工廠區的「一心素食」,店面面積近六千呎,有近一百八十個座位,相對同類型餐廳而言甚具規模。對於負責人吳氏兄弟和Mog來說,素食不僅是健康,更是行善積德。「多一餐素食,就少一餐殺生。」Mog說。


「一心素食」店面面積近六千呎,有近一百八十個座位。

大愛無疆 寓素食於放生


「一心素食慈善放生大會」

買票合法化?— 多數決以外的投票機制

近日社會對於是否使用郊野公園來起屋有很大爭議。其實,很多問題包括發展新界東北、保留農地等,都是囿於一部分人得益導致另一部分人利益受損而推行時困難重重,強烈支持及反對者少,大多數中間派又沉默,整個機制根本不能有效結集社會意向。

有人提議公投明意向,芝加哥大學兩位教授Weyl及 Posner提出了一個聲稱比一人一票更好的嶄新制度:二次方買票(quadratic vote buying, 簡稱QVB)。要注意的是,目前的研究只限於這種二元議題,即支持或否決,這個方法並不適用於多於兩個選項的投票(如在哪一區興建堆填區),或者普通民選議員投票。

二次方買票不再是一人一票,而是可以用錢買,並且不設上限,例如投一票要$1,投兩票要2X2=$4,投三票要3X3=$9,如此類推,投票越多,每多一票成本越大。如果只是投一票,第一票是$1;投兩票,第二票需要$3,投三票,第三票比第二票又要再多$5。為甚麼是「二次方」呢?從經濟學角度看,用二次方計算投票成本,投票者選擇的票數等於這個議題對她的邊際得益,這個計法是用數學理論加上多次模擬實驗驗證得來的。投完票後,投票的錢會平分給市民。

走過烽火大地,細說伊拉克足球暴君烏代

左邊是薩達姆,右邊是他的長子烏代。由於烏代不成才,所以被派去管體育。

近年伊拉克足球崛起,先於前年的世青盃得到殿軍,之後在去年的仁川亞運奪得季軍,再在今年的亞洲盃得到殿軍。曾經的烽火大地,在十年之後,成為亞洲足球的一方之雄。

在獨裁者薩達姆主政期間,伊拉克的足球有過一段黑暗的歲月。在80年代末至薩達姆在2003年倒台期間,伊拉克的足球,以至所有體育都是薩達姆長子烏代(Uday Hussein)負責,他是足總主席,也是奧委會主席。在烏代這位足球 暴君主政下,伊拉克的足球陷入低谷,球員每日都生活在惶恐的地獄之中。球員不似球員,更似牢獄的中奴隸。

說這個故事前,先介紹一位人物出場,他是有「伊拉克比利」之稱的已故名宿阿武巴巴(Ammo Baba)。阿武巴巴是60年代的伊拉克國腳,退役後多次擔任國家隊教練,與烏代常有接觸,見證足球暴君如何將足球,由一項快樂的運動,變成苦差。阿武巴巴說:「在國家隊比賽前,烏代習慣召集球員,威脅他們。有時,在半場休息期間,他會打電話到更衣室,他的說話毫無道理,我直接叫他去死吧。我告訴他,他完全不懂足球。」

政治短評:《立場新聞》的掙扎

《立場新聞》的Facebook Page現時只有約五萬三千個Like,遠不及《謎米香港》的八萬二千個、《香港獨立媒體》的四十二萬個《熱血時報》的三十萬個。《輔仁媒體》與《破折號》的定位雖有不同但仍有重叠,也分別有八萬四千個及十萬個。就是看現在殘留的《主場新聞》Facebook Page也有約二十七萬個Like,《立場新聞》的成績難言理想。

或者蔡東豪的神秘復出令原先的支持者離他而去,但我認為更大的原因是香港已經不需要《立場》,或者可以說其生存空間變得狹窄。上述多個新媒體的發展迅速,多少是在《主場新聞》消失之後及雨傘運動開始以後,某程度上這些各有定位的新媒體合作填補了《主場新聞》留下的空缺,甚至打開了一片新天地。在其他新媒體未崛起之時,《主場新聞》可算是一馬當先,現在重出江湖的《立場新聞》卻變得多餘。同理,各新媒體的發展亦培育出大量新博客,《立場》不再是有效的博客培養場所,大部份在上面寫文章的博客也不是近年最受歡迎的。

《立場新聞》現時有何韻詩、練乙錚等人當董事,也有可信靠的傳媒人加入,這點改變值得認同。不過,整個《立場》的經營手法及編導方向與以前《主場》分別不大,這種「堅持」卻令人失望。

又收到通知,鍾天祥變卦

政治一日都嫌長,不過數小時之前,我被言之鑿鑿的告知專欄文章「人身攻擊」(其實並沒有),拒絕刊登;剛剛,我又收到來電,說現在決定,我原本的週四專欄,臨時又可改為週五刊登,說到時鍾天祥先生會寫個按語回應甚麼之類。這是轉軚、縮沙、damage control?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這幾小時發生了甚麼事,鍾天祥為什麼變卦。

但我相信這般離奇的自我推翻,多少是因為這幾小時內一眾網路媒體、FB友好都大力關注和批評,這使錯誤的人一定要轉軚補飛,使漠視言論自由的決定必須被收回,哪怕那人是媒體總編。鍾天祥根本的錯,是錯把香港看作他馬來西亞的老巢,以為自己可以任意抽稿,隨時改頭條而無代價,但他現在一定知道,只要他一旦這樣做,他的所有記者員工、專欄作家、讀者公眾,必然會大力聲討,不會由他好過,因為這裡仍是個愛護言論自由的城市。

我倒沒想過,區區一篇短論,竟然如此反覆磨人,極富人治味。但言論自由並非從天而降,我的專欄文字仍會冒被抽稿的險,繼續寫那些當權者認為不該寫的話。

退聯、勇武、港獨、白票(1)

睇到周永康嘅status,突然又想講吓退聯。

其實一直都唔太想講,因為家陣啲人好麻煩,一唔撐就話你左膠,講兩句唔啱聽嘅就唔會再講道理,甚至話你堅持講道理呢個行為本身已經係左膠。

先旨聲明,我唔支持退聯,但我極贊成有多啲退聯嘅討論。真理愈辯愈明,而且學聯亦都要確實地面對學生嘅期望。能力愈大,責任愈大。因為大人嘅不濟,好不幸我哋將一個唔應該由學生負起嘅重擔放咗去學聯嘅同學仔上。我會覺得有時唔應該對佢哋太harsh,但正如佢哋所講,作為時代選中嘅年青人,佢哋亦都要誠實地面對佢哋嘅處境。

因為懶,以下落嚟會用point form:

1.唔好吓吓話人係鬼:呢個對兩方支持者都係咁講,特別係支持學聯果邊。唔見得嗌退聯就係鬼,而無真憑實據之下更加唔好隨便話人係鬼。係有道理嘅,講道理咪得囉。咁多時間俾大家討論,何必搬一套只問立場嘅價值觀出嚟?

2.學聯組成問題:退聯組一直講嘅係學聯秘書處唔係由學生一人一票選出嚟,無資格代表學生。我先唔討論秘書處嘅代表其實嚟自學生一人一票嘅學生會,我講吓學聯如果一人一票會發生乜問題。

非中立新聞,有何不可?

攝:Manson Wong

根據上世紀二十年代《大公報》的主持張季鸞,曾提出辦報要「不黨、不賣、不私、不盲」的「四不主義」(彭家發、陳憶寧編,2006)…「四不主義」強調的編採獨立、以公眾利益為依歸、不盲從附和等自由報業的專業精神。(梁麗娟,媒界之都﹣縱論大眾傳播與社會,2010,P39)

新聞業一向予人(理想中)印象為中立、客觀、持平、公正、公開,記者的責任就是報導事實的真相。過往有兩份報紙不斷爭奪「最具公信力」之名譽(雖然其中一間已經自我取消資格)。新聞系學生要修習新聞道德與操守,記者是有光環地衝向事發的最前線。然而,這只是個理想中的神話。

從敍事方法來說,角度即立場。發放報導次序,受訪者立場,篩選內容,用字遣詞,本來就是帶有訊息傳遞的作用。一場遊行,置於頭條或是次版;登出哪個參與者的訪問;政府回應篇幅;指控或是支持…沒有不是經編排而成的。

無線新聞的袁花蟹抽新聞秋後算帳,明報主編公然干預新聞自由,撕破假中立面具。 現代大公報文匯東方公開文字批鬥;即使筆者敬佩黎智英的風骨,事實顯然蘋果日報樂做「和平佔中」喉舌。

那非中立的新聞,有何不可?

早在多年前, 亞美利根大帝國政治版圖分成兩大黨後,多間報館根據金主立場報導有利己方或是抹黑對手的報導,已是既知事實。

費查。高山低谷

曾經,他被視為碧咸在右中場的接班人,但最後他卻成為了一位出色的中場中;

曾經,他是最有可能接替曼聯傳奇七號球衣的青訓產品,但最後球衣讓給了來投的C朗拿度,自己則選擇了二十四號;

曾經,他是球迷眼中人如其名的「廢柴」,更是隊長堅尼的眼中釘,但最後他成為了曼聯的副隊長,甚至是奪冠的功臣;

曾經,他是曼迷最不想在場上看到的球員,但最後曼迷卻對他無法在歐聯決賽上陣而感到可惜;

人生有很多東西不似預期,有時候明明是往前走,卻在中途走偏了,不自然地走到另一條路。儘管不知前路去向,但是只要懷著信心,仍能撥開面前的雾霾,繼續向前,因為路,從來都是人自行走出來的。

一路上,費查被球迷笑稱廢柴,在隊內也不受隊長歡迎,甚至因為是費格遜的愛將而成為堅尼的點名批評差劣的年輕球員。衝動球員,選擇言語回敬;理性球員,選擇實際行動回應。2005年,曼聯主場1:0擊敗摩連奴帶領的路士,中斷對方跨季40場聯賽不敗紀錄。攻破施治大門的,來自一記頭搥,而那記頭搥,正是來自一個月前被堅尼批評踢法差劣的年輕球員-費查。

別人看輕你不要緊,最重要你沒有看輕你自己,並用盡大努力證明給那些批評者:你看錯了。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448
  •  2449
  •  2450
  •  2451
  • 2452
  •  2453
  •  2454
  •  2455
  •  2456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