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政治短評:《立場新聞》的掙扎

政治短評:《立場新聞》的掙扎

《立場新聞》的Facebook Page現時只有約五萬三千個Like,遠不及《謎米香港》的八萬二千個、《香港獨立媒體》的四十二萬個《熱血時報》的三十萬個。《輔仁媒體》與《破折號》的定位雖有不同但仍有重叠,也分別有八萬四千個及十萬個。就是看現在殘留的《主場新聞》Facebook Page也有約二十七萬個Like,《立場新聞》的成績難言理想。

或者蔡東豪的神秘復出令原先的支持者離他而去,但我認為更大的原因是香港已經不需要《立場》,或者可以說其生存空間變得狹窄。上述多個新媒體的發展迅速,多少是在《主場新聞》消失之後及雨傘運動開始以後,某程度上這些各有定位的新媒體合作填補了《主場新聞》留下的空缺,甚至打開了一片新天地。在其他新媒體未崛起之時,《主場新聞》可算是一馬當先,現在重出江湖的《立場新聞》卻變得多餘。同理,各新媒體的發展亦培育出大量新博客,《立場》不再是有效的博客培養場所,大部份在上面寫文章的博客也不是近年最受歡迎的。

《立場新聞》現時有何韻詩、練乙錚等人當董事,也有可信靠的傳媒人加入,這點改變值得認同。不過,整個《立場》的經營手法及編導方向與以前《主場》分別不大,這種「堅持」卻令人失望。

自《主場》消失後,其他媒體聯手填補其空缺,而聯手的意思是各有自己的賣點及立場,例如《熱血時報》的本土與《破折號》的年輕,卻沒有一個真正與《主場新聞》相似的單一媒體出現。新的媒體湧現也代表他們的立場變得更加清晰及純粹,倒是現在的《立場新聞》好像最沒有立場,隱沒在眾多媒體與新聞當中。

《立場》成立了一段時間了,在我腦海裡想起的不是究竟還應否信任蔡東豪,而是究竟香港還需不需要這樣的《立場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