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斷估唔拉展覽中,羅文樂以香港獨立媒體為題材,所創作的短片f loating voices。內含梁文道、朱凱廸、梁展峰等的訪問。

三小時環遊世界——transmission asia-pacific直擊

由五月十九日開始,在印尼一連七天的transmission asia pacific,參與者前後約有四十人,涉及的團體及正在進行的計劃不止於此。但四十人,怎様認識呢?圍圈每人五分鐘自我介紹,可能是世界上最笨最反方法的方法。組織者用盡了營地的環境及招商或曰展覧的想法,把近四十個項目,分成七個回合,每個回合約五個項目各成一個臨時攤位,其他參與者就逐個看。一回合完攤位解散,另一回合的五個項目便化身臨時攤位,讓其他參與者逐個認識,如此類推。不錯每個攤位都要把自己的項目多解釋數遍,但在不同攤位之間走動走動,另設上天送的大禮——傾盤大雨一場,三個多小時的介紹環節,還是能淸醒地渡過。

團體人常常掛在口邊的是:很忙。太多工夫不容易與人解釋,短時間內要「認識」不同的團體及計劃,談何容易。社會環境不同,政府及資本的壓迫程度不同,語言不同,臨場可能最重要的,是表達能力的不同。一些參與者工作主要是在村莊教小朋友拍片說自己的故事,英語說得和筆者不相伯仲,然而從他她們不特別流暢的英語中得知,政府的言論查禁已竭斯底里得要將他們列作「敵人」,生活及工作都不好過。活在彈丸似的香港,我對他們崇然起敬。這裡不是一百萬人的故事(可能其實是更多),聽得多少是多少,記得多少也是多少。排名不分先後:

教壞書

(香港仔成蔭大樹鳳凰木,作者攝。)
模達紀事2008年5月

終於把這個學期的課教完了,如釋重負。2003年至今,除了零散的研究工作,就是靠漂流教室餬口,旁證了教育變商品、學生變顧客的轉變。大學之大,就是由這群沒有政府資助、支付超額學費和另一群時薪低廉的客籍教員為表面的堂皇充撐場面的。但最悲哀的莫過於在教室重遇舊生,看着他/她們在昂貴的文憑與副學士之間兜轉,品賦既不合學科、語文與思考能力無法跟上大學水平。這次唯有恨下心腸如實評分,希望這些學生另摘人生目標,不要再浪費青春。

厭倦教書,今年尤甚。一是因為教的教不出大學應有水平,學的失去學習興趣;二是香港文化,「習」以為常,事與願違?

一人一拳,轟殺強醫金!

原文見此

今時今日,醫療是遙遠的。

藥物廣告無處不在,健康資訊舖天蓋地,醫療連鎖店梗有一間喺左近,這些都是事實。但到你真的身罹惡疾,現代專業醫療體系就會將你送進一處與世隔絕的地方,名叫醫院。你跟家人分開,跟同事分開,跟朋友分開,看電視不能隨意選台,上網不能通宵達旦,哪天香港實現了全民普選,你要爬出外面票站投票也未必辦得到。

做人不能太 Times Square!

自時代廣場公地私用被傳媒揭破後,很多市民都關心這廣場在管理方法及設施上可有什麼改善,然而,管理公司除了將小型高低槓改建成老老實實的椅子外,管理文化卻沒有甚麽改進,甚至有退步的情況。

從最近發生的文化活動被阻擾的事件及時代廣場報章上的聲明,他們錯誤引導市民去理解「廣場單是私人物業」的性質,而隱藏「市民在公共空間的權利」。他們拒絕及騷擾市民自發的活動,時代廣場以他們的品味價值凌駕於市民在《基本法》所得的保障。

《基本法》第34條保障香港市民有進行學術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

《基本法》第27條保障香港市民有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結社、集會、遊行、示威的自由,組織和參加工會的自由、罷工的權利和自由......

政府與民間機構因買賣土地而私自訂立的《撥地契約》怎能超越基本法對市民的保障?(這是延續5月7日梁國雄議員在立法會的提問。)每個市民只要遵守香港法例,就應可在公共空間自由地表達意見和進行文化活動。政府把公共空間交給私人發展商管理時,竟然讓它定下這條規條:「在休閒地區內或其任何部份,不得進行任何種類或形式之示威或靜坐。」(時代廣場訂立的《使用時代廣場露天廣場及週圍環境的規則》第十條)這有違《基本法》賦予的遊行示威權利。

時代廣場容不下自由神像──訪街頭表演人有趣先生

上星期六白天,銅鑼灣時代廣場出現一奇景:長居美國紐約的自由神像突然在我城出現。初到陌生地,他第一時間來到名字很熟悉的times square,因為紐約也有一個。除了慣常地手持火炬外,他還一反常態,不時舉起一把熊貓雨傘,搭配古怪,吸引了不少孩子上前逗樂。眾所周知,香港的時代廣場最怕自由,過了不久,神像被多至十一名保安包圍,聲色俱厲地威脅要趕他走。

這幾天上網,
所有的網頁都失色了。
這樣才發覺,
原來.
色彩在日常的生活裡佔有一定的地位。
當世界變成黑白時,
我們究竟會錯過一些甚麼?
這個「黑白儀式」,
好讓我們還身處色彩繽紛的世界時好好反思,
不要再等64911512了!!
不要等事發後才痛定思痛!!
人生無常珍惜眼前人雖然聽來十分陳腔濫調,
但又這樣一句到位,
不敢抹煞。
黑白,
也有一種保護機制,

北川現場:訪問香港記者阿泰

按: 電子傳媒記者阿泰上星期已赴四川,每天來回綿陽和北川縣城,採訪災情嚴重的北川。筆者每天跟他保持電話聯絡,更新地震消息及採訪經歷,今晚跟他作詳細電話訪問。

跟筆者保持聯絡的是香港電子傳媒記者阿泰,他在上星期六已赴四川綿陽,主要採訪地震重災區北川縣城。根據阿泰幾天的觀察,縣城破壞的和死傷程度,明顯跟汶川有所分別。他認為跟北川在地震前未有安排疏散有關。

青蛙跳出水面 大石從山上滾下

這次地震是否沒有先兆?是否像科學家所說沒可能預計?阿泰在北川採訪期間,有村民告訴他,地震發生前青蛙都跳出地面,可能村民沒有地震經驗,所以沒人通報是地震,也沒有人安排疏散。

海濱‧愉園‧MEGA Tower

今日灣仔區議會討論數個課題,巧合地讓公眾重溫我們城市的發展邏輯。中環新海濱,跑馬地港鐵站,MEGA Tower。海濱目前正進入第二階段公眾諮詢,第一階段被批的解放軍碼頭,詳細的設計仍然欠奉。愉園港鐵站已無據地可言,在政府及港鐵公司引導之下,金鐘站直達兩幅金蛋地皮黃竹坑及海洋公園已無可避免。MEGA Tower則憑1994年城規會通過的圖則,暗地裡與政府進行交易,目前只餘下虛設的行政會議一關,看來九十三層巨樓必將轟立於港島中心。

海濱

發展局秘書長楊立門帶來一班官員及顧問公司(正是中大校園發展那一間﹗報告的仲要係同一個人﹗),報告第二階段海濱的設計,ppt自然如同售樓書般。在ppt的末段,花了大量篇幅介紹皇后及天星鐘樓的重置,特別是皇后碼頭,方案一為置於九號及十號碼頭中間,重作公眾碼頭。方案二則是置於原址,將P2路北移(去年五月時不是說不可行﹖),保留與大會堂的空間關係。

夢秋:一個媒體工作者眼中的5·12地震

編按:夢秋是中國媒體工作者,這是他在內地寫給香港獨立媒體的一手報導。對於有關四川大地震的報導,國內同袍批評香港傳媒揭露內地豆腐渣工程、中國政府缺乏地震通報消息等,是報憂不報喜。究竟媒體應該在救災過程中,對中國政府保持批判性,還是應該思考怎樣才能把救災變得更加有效,怎樣才能在不可避免的天災之下,將損失變得更小?編者認為此論值得更多討論方能判斷,此論題留待諸君討論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3009
  •  3010
  •  3011
  •  3012
  •  3013
  •  3014
  •  3015
  • 3016
  •  3017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