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三小時環遊世界——transmission asia-pacific直擊

三小時環遊世界——transmission asia-pacific直擊

由五月十九日開始,在印尼一連七天的transmission asia pacific,參與者前後約有四十人,涉及的團體及正在進行的計劃不止於此。但四十人,怎様認識呢?圍圈每人五分鐘自我介紹,可能是世界上最笨最反方法的方法。組織者用盡了營地的環境及招商或曰展覧的想法,把近四十個項目,分成七個回合,每個回合約五個項目各成一個臨時攤位,其他參與者就逐個看。一回合完攤位解散,另一回合的五個項目便化身臨時攤位,讓其他參與者逐個認識,如此類推。不錯每個攤位都要把自己的項目多解釋數遍,但在不同攤位之間走動走動,另設上天送的大禮——傾盤大雨一場,三個多小時的介紹環節,還是能淸醒地渡過。

團體人常常掛在口邊的是:很忙。太多工夫不容易與人解釋,短時間內要「認識」不同的團體及計劃,談何容易。社會環境不同,政府及資本的壓迫程度不同,語言不同,臨場可能最重要的,是表達能力的不同。一些參與者工作主要是在村莊教小朋友拍片說自己的故事,英語說得和筆者不相伯仲,然而從他她們不特別流暢的英語中得知,政府的言論查禁已竭斯底里得要將他們列作「敵人」,生活及工作都不好過。活在彈丸似的香港,我對他們崇然起敬。這裡不是一百萬人的故事(可能其實是更多),聽得多少是多少,記得多少也是多少。排名不分先後:

社區影像

forum lenteng:印尼雅加達的一個年青學生影像團體,在雅加達不同社區教導年青人使用攝錄機及剪接技巧,也會舉辦巡迴放映。
komas:一個影像關注馬來西亞原住民及本土政治的影像團體,舉辦已經第五屆的freedom film festival
kampung halaman:印尼的影像團體,搞社區的青年錄像工作。
kine ruku:印度的社區藝術團體,於社區內自行開設圖書館,教導區內年青人及兒童製作電影和音樂,也搞網上刊物和印刷影評刊物。
「oranga whenva」:也是關注原住民的團體,不論老幼,都教導他們使用攝影及錄像說自己的故事。也會舉辦放映會及展覽。
kawanua:主力在岜里島六條村落中教導小孩子製作錄像的團體,而錄像的內容都是當地的社區問題,例如本來主持家務的婦女現在要兼顧外邊賺錢的工作,例如村裡酗酒少年的問題。
FVN:來自不同背境七位成員組成的錄像團體,為學生、勞工及其團體舉辦工作坊,教導及製作錄像作品,亦協助獨立電影工作者推廣其作品。

綜合社區組織

peneng watch:馬來西亞penendg的組織。主要工作有兩項:一是提供網上組織的工具及資源,讓peneng的ngo使用、交流和合作。其次是一個成立了四年的投訴版,讓所有peneng人報料投訴,然後組織者便每星期把所有投訴交給當地政府,向其施壓。四年下來,一百四十萬人口的peneng,投訴還是源源不絕。
pacific asia resources center:日本的老牌組織,成立於七三年日本政府支持越戰之時。現於斯里蘭卡及緬甸等地培訓當地人民謀生技能,於日本則辦成人夜校、關注農業及貿易問題。
institute for popular democracy:菲律賓的團體,關注可持續發展、人民管治、政治變革、社會運動等。而這次來參與的是影像組的朋友,他們拍攝的題目包括貧窮、水源、鐵路、醫療等。
burma issue:一個駐泰國,但在東緬甸進行緩助工作的團體。推動和平運動、培訓東緬甸居民及民間團體進行社會變革等。工作性質相當危險、工作環境亦相當惡劣。職員多為流亡泰國的緬甸難民。
kodao:一個馬來西亞歷史悠久的草根組織。2001年以電台開始,經歴2006年頒佈緊急狀態令。因為關注國內兒童權利、人權、環境、媒體壓迫等問題,被國內的警察及軍方列為「enemy」(enemy當然譯作「敵人」,然而不在其語境中,實難以明白一個關心本地社會的團體何以成為「敵人」)
pekka:印度的女性發展組織,對像是成為了家庭支持的女性。透過組織她們,協助她們自強,教導她們法律知識,抵抗庭暴力及人口販運等。亦提供持續學習的機會,建立社區圖書館等。而影像便是她們其中一種組織及自強的工具。

自由及開放軟體

engagemedia:來自澳洲,開發以plume為基礎的plumi這種CMS。transmission asia pacific的主辦單位,建立影像工作者的網絡及資源。
filmforge:一個以drupal為基礎的影像內容管理系統,暫時有韓語、英語及法語版本。當然也是FOSS,即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show in a box:一個以wordpress為基礎的影像內容管理系統。一般意見都認為wordpress是一個功能比較弱的cms,對其他媒體內容的支援不足,show in the box便是solution。
plone4artists:另一個cms,一個以plumi為基礎的影像內容管理系統。功能上,用開plume的朋友自己慢慢發掘。
miro:來自美國,一個讓短片及其他影音資源傳播的軟件。這對筆者來說還是有點抽像不明白,它既有rss、podcast的功能,訂閱後一旦有新檔案便會自動下載到電腦中。另外也有瀏覽器的功能,bt等下載工具也有。該工具是由幾個自由及開放軟體加工而成。
penguin merah:鑑於印尼的微軟百分之九十五至八都是翻版的,這團體的成立便是為促進由微軟到自由及開放軟體的過渡。具體而言,他們協助民間組織安裝如linux等軟件。據他們稱,政府與bill gates已達成了協議,在裝有微軟的電腦中加入程式,封鎖裝有翻版軟件的電腦。
machizo:來自孟加拉的團體,其代表指該團體旨在扭轉西方對當地的誤解,亦希望促進城鄉之間的認識。
pad.ma:印度的sanjay帶來的影像軟件,尚在開發的階段。功能包括影像資料庫,線上註解等其他功能。

新聞門戶

asia 247:馬來西亞的網絡電視。英文為主輔以一些國語節目,在馬來西亞封閉的媒體環境中關注亞洲地區的社會問題。
global voices online:這個大家不陌生吧。一個全球的獨立網上新聞媒體,在全球不同地方設有編輯,尤其他亞非拉等地,把當地的獨立媒體及博客的文章譯成英語,衝出各自地方的言論查禁。
civil media database:媒體觀察基金會在2007年開始的一個計畫 由媒體觀察基金會與苦勞網和紀錄片工會共同合作。目的是為累積更多由下而上的思維與現實,也期待可以捕捉住那些被主流媒體給遺忘的聲音。他們紀錄、保存和傳布台灣正在發生的社會運動。
malaysia kini:馬來西亞的網上媒體,有文字新聞及電視兩部份。創辦人學生時代已是積極份子,亦有份舉辦freedom film festival

藝術社團

ruangrupa:transmission在印尼的合辦團體,同時是一個藝術團體,主辦獨立電影節及各種展覽,主要關注房屋、公共空間等都市問題。也會在印尼不同地方搞工作坊。
KHOJ:十年前在印度成立的藝術社群,製作紀錄片、裝置藝術、社區藝術,也搞公共表演藝術節,推動印度藝術的空間、材料及基建發展。

媒體行動

imc:大家也大概不會太陌生的imc,印尼、馬來西亞、日本及美國的imc都有成員出席。成形於1999西雅圖的反世貿抗爭,推動反全球化、草根和去中心化的媒體平台。來自美國的sasha在晚間放映時播的紀錄片,包括km0和miami model都精彩絕倫。
media culture action:就是零五年反世貿抗爭結識的一班首爾的錄像朋友。除了與世貿及美韓自由貿易協議抗爭外,這團體生產錄像作品,還致力開發新的網上媒體技術。以drupal為基礎的filmforge便是mca有份開發的自由及開放軟體。
v-artivist:影行者,除inmedia外唯一一個香港的團體,利東街、深水埗、世貿、扎鐵等,上開inmedia的都不陌生。影行者亦與八樓舉辦每年一度的社運電影節及許多工作坊。黎緊張會有關於貨櫃車司機的影片,大家留意。
inmediahk:大家在看的這個媒體。
coolloud:九七年成立,以「運動的媒體,媒體的運動」為精神指標的台灣網上媒體,集中報導社運及收集社運的文獻資料。篇有兩本《工運年鑑》。
鐵馬影展:鐵馬影展於零五年由台灣苦勞網與一群關心影像發展的朋友所創立。關注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為出發點的影展。在可歡愉可低迴的氛圍裡,嘗試拉近關心社會議題及藝文活動的朋友。影展約三十部的片來自約世界十個不同的地方,而除了在台北,影展還會巡迴台灣不同的地方。近年鐵馬在字幕及向世界各地獨立紀錄片工作者要片等問題上,還與香港的影行者合作。
labour.net:日本的勞工網上媒體,既發佈勞工資訊,亦以此作為組織工人的工具。兼營youtube的玩野版uniontube。有英文及台灣版。來transmission的yukihiro,是一位網絡工程師,亦是日本imc的成員,亦有份參與七月g8的網絡工程。
southern tagalog exposure:以錄像、印刷及電波媒體推動社會變革,關心被排除在都市邊緣的農民、漁民、工人、貧民等。製作影片及舉辦放映會。
alternative law forum:一個由基進及介入的法律學者組成的組織,相信法律具政治性。開始時只提供法律意見,現時已發展出各種研究項目。參與transmission的namita,便是對知識產權、creative commons相當有認識的媒體研究者。

三言兩語如何把任何一個團體的工作、背境及所面對的問題寫出來。有點徒勞,更多是不足及簡化。事實上,星期一才開始見面,擱筆已是星期五,筆者還沒有把一半的參與者及團體搞清楚。在這裡,姑且把他們都記下,附上連結,太多值得記錄的東西未及細問,說不定短短幾分鐘的介紹裡,連組織性質,工作等都會搞錯,想到這裡難免慚愧。無論如何,先列下來,大致上分了類,有興趣的朋友,不妨自己探索探索,發掘各種連結可能。

photo by cher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