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攝影︰柏齊)

有些事情再不記下來,就會消失。消失有兩重意思,一是物質的,其後,記憶的,也就徹底了。

好比那年初三的菜園村新春糊士托。留在記憶裏是一抹詭異的紅,是爆竹碎片綻開到荼蘼。那天啊,誰來了都喜氣洋洋,認識的、見過幾面的,甚至初會的,都浸融在一種氣氛的共識中,覺著了彼此的親近,開出笑容。對這片土地熟悉的、不熟悉的,都在一道劃下的生命底線前,成為秘密組織心照不宣的成員。

被剷掉房子、刨掉樹根的土地,秘密會的成員就去愛你的荒涼,鋪開蓆子、插上電源,曠野中的歌聲也就攝取了無垠的粗質力量。

我刻意在這片行將被石屎覆蓋的土地上來回走動,以腳底感知泥土,彷彿不相信有死亡其事。後來踩到一個東西,是黃色的一角塑料,我好奇,想用腳尖跺開邊上的泥土看個究竟,那黃色塑料物竟紋風不動。蹲下來用手扒,才知道泥土的沉重,被推土機踐過後。不甘心,出了力氣挖,那黃色一角慢慢呈出形狀,原來埋在底下是好大一個物件,但挖出來卻是不知其名、不知何所用的工具(許是以前田裏的工具)。

振生園02

〔獨媒特約記者報導〕由香港有機資源中心主辦的「全城有機日」在上周日於中環遮打花園舉行,這個一年一度的活動由2009年舉辦至今已是第三屆。小記今年才第一次來到這裏,而且帶著對有機的一知半解,對「有機」的想像只限於一些没有用農藥,没有被基因改造的蔬菜果類之類云云,亦可能因為今年的口號為「有機.農情嘉年華」,令我覺得是次活動是一個純粹的健康菜市場。但走訪完整個活動後,我認識到「有機」只是一個大體的概念,原來每個經營者對「有機」的看法都不同,雖然他們都一同坐落在這個「有機」嘉年華,但做的可以是兩碼子的事。我在這條「有機大道」看到了各經營者對「有機」的不同詮譯:可以是小型耕作,可以是持續發展,可以是生活態度,可以是企業良心,可以是自然教育,可以是興趣手作,可以是知識。

今年初爆發的中東和北非的人民革命浪潮,先是在突尼西亞和埃及取得初步勝利,趕走了獨裁者;但繼而到利比亞的人民革命卻陷入苦戰;而也門和敘利亞亦相繼爆發人民抗爭,暫時形勢向稍為有利人民力量的方面發展。該地區上各國統治階級都處於風雨飄搖中,而人民革命能否再有突破,關鍵要看廣大勞動人民的政治覺醒和鬥爭決心。

利比亞的局勢尤為值得關注。自3月17日聯合國通過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的決議,法、英、美等國軍隊隨即轟炸利比亞卡達菲政權的軍事設施,令局勢更形複雜。我們認為,恰像以往北約和美國在前南斯拉夫和伊拉克先搞「禁飛區」然後直接派軍侵略,今次列強干預亦很大可能只會造成更多流血,而不會真正幫助正在擺脫獨裁統治的利比亞平民;軍事介入也讓卡達菲更容易假扮「反帝」英雄而騙取民眾的支持。

圖片由巡守員Nhm Wong所攝

Mr. Limbu,三十多歲,家在菜園村,還有他的妻子和女兒。

港鐵來到他們家門前的那個早上,陽光很好,微冷,幾十個港鐵保安築成人鏈,Mr.Limbu(支援組的朋友都喊他做CP)拿來一堆顏料,在家前畫畫。斑駁的白牆上畫了樹木、白兔和老虎。

這是一個離鄉背井的故事,也是一個家園的故事。

CP的父親是廓爾喀兵(又稱為啹喀兵),當年尼泊爾是英屬殖民地,不少尼人成為英國的傭兵,而香港一度是啹喀兵的集中地,菜園村與石崗軍營相鄰,附近也住著不少退伍的啹喀兵。CP在港出生,年幼時回到尼泊爾,但由於尼泊爾長期政治動蕩,為了讓妻女有比較好的生活環境,他決定帶著一妻一女,回到出生地,試圖在香港找尋安穩的生活。

為了養活妻女,來港後CP努力工作,哪裡有工開就到哪裡,和其他的移民工一樣,尼泊爾人在港一般是參與建築工程,無數的日夜裡他們埋首建橋修路,粉飾資本主義的美麗幻象。因為拮据,他們住入了菜園村一由雞屋改建而的劏房。問他們劏房的居住環境是否很惡劣,他們會回答說,菜園村有樹有田有花,也和尼泊爾故鄉的環境相似,盡量房子面積細小,但一家三口平安住著,這裡就成為他們辛苦建立的家。

接下來他們收到政府收地的消息。接下來他的小女兒出生,名叫星星。


圖片來自Flickr NCMcllory:署名﹣非商業授權

昨天是清明節,花了一整天整理今年二月以來,中國政府以茉莉花之名,逮捕、軟禁的維權份子名單。在整理時,一直很心酸,他們在被捕之前,心裡都在惦記著其他失蹤的友人,並呼籲其他人關注。。。

另外,翻查著每個人被捕、被失蹤的背景,可以看到這是一次有預謀的鎮壓,被捕者有不少在推上公開反對過茉莉花動員,也有很多是因為出席一般的聚會後被捕。而且,可以看到,這次鎮壓是全國性國保系統的演練,他們的手段和力度都出奇地一致。

IMG_5725
圖:發展商可以申請改用途,照辦煮碗偷取美孚新村第六期剩餘地積比建樓的油站。

美孚新邨居民反對地產商竊取屋苑的剩餘地積比率/可建樓面,在屋苑內的前石油氣庫建築至少二十層高的住宅大廈。地產商的專業人士兵團非常擅長鑽法律漏洞,他們見香港沒有規管地積比率轉移的法例,自九十年代尾已經利用剩餘地積比申請發展前石油氣庫;但市民卻要到十多年後,才透過學者(港大房地產及建設系姚松炎教授)和個別新聞工作者逐漸了解到情況。發展局從四月初開始察覺到有關剩餘地積比率的風險(這涉及屋宇署是否協助發展商偷取小業主利益),遂改變策略,之前以「尊重合約精神」為擋箭牌,如今則要將「前石油氣庫地皮」和美孚第八期劃清界線。

IMG_5742
今日是美孚居民採取直接行動,阻止第八期原石油氣庫動工的第二十一日。到了今日,社會終於對於美孚這宗地產霸權事件有點反應。逾千人在石油氣庫外集會,並一同訓街三分鐘抗議,並沿美孚新村遊行一週。「地產霸權,香港玩完」是居民喊出的口號,然而不論是主流媒體,或是到場支持的一眾政治人物,都不算能掌握為什麼這一宗是地產霸權的事件。說著說著,往往又回到「屏風樓」或「口罩樓」的怪論,又提出間接承認地產商有權發展的「以地換地」方案。

天星渡轮 Star Ferry
攝:Tiger Y,出處在

4月1日,紅磡線將會停止運作。港內線再損失兩員。近日報章亦不斷報導此事。甚至有團體跳海抗議渡輪線停航。筆者希望藉此除了呼籲香港市民在明天(3月31日)送別紅磡線,亦希望分析停航後的危機。

2011-03-23 17.32.55
從美孚新邨第八期一個單位俯瞰祥達的住宅地盤。市民一直以為此事只涉及屏風樓一類的「規劃問題」,實情此事涉及一宗涉及數億元利益的剩餘地積比率「偷竊案」。原來理應屬於第八期業主的「剩餘地積比率」,居然被發展商用來在自己眼前起屏風樓。

齊澤克09年出版的《first as tragedy, then as farce》裡寫到,資本主義發源於歐洲,一般的說法是與民主政制為孖生仔。然而,歴史發展總是是飄忽而吊詭的﹐到了二十世紀後期,新加坡和社會主義祖國的資本主義開始發力。鄧小平也說新加坡模式將是中國的典範云云之後,資本主義與民主政制的天生鏈結正式宣告無效。

這裡的歴史問題是,到底是歐洲式的經驗(即民主與資本主義共同發展),還是亞洲價值的資本主義(即威權主義加資本主義),才是今天對時代的回應?亞洲模式到底是歐洲模式的例外、異數、不良變種;還是歸根究底,亞洲模式其實克服了歐洲模式因為民主政制的(相對)無效率,換言之,是歐洲模式的合理演化?

當時讀著,只覺得這提法挺有視野,也很富思辯性。但除了作為一個論點,這說法對於看待具體社會政治問題,有沒甚麼意義?這才是更有挑戰性的問題。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911
  •  2912
  •  2913
  •  2914
  • 2915
  •  2916
  •  2917
  •  2918
  •  2919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