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添美道留守者:未有成果 堅持不撤

(獨媒特約報導)金鐘佔領區及立法會示威區清場後,一批留守者不願撤離,至今依然堅守於添美道,紮營留守。政府總部對出添美道行人路尚有85個帳篷,當中有香港人、外藉人士,更有來自內地的抗爭者。

batch_image422

來自寧波的自由學者蔣先生至今依舊留守添美道,他指政府一天沒有消息,一天都未有撤離打算。他又指下一步行動都得視乎共產黨的決定,所謂「將在外,軍命有所從有所不從」,即使自己身為內地人,亦無畏無懼,會繼續留守。

由夏愨道搬到立法會、最後移師至添美道的李小姐表示,佔領期間與「村民」們相交相識,只要尚有其他朋友堅守,自己亦會繼續伴隨。另外,一直留守的學生阿盈則認為運動沒有取得任何成果,故不會貿然退場。而二人均指暫時不會有再進一步行動。

【城規會系列】城規會遊戲,公眾太難參與了!

(獨媒特約報導)獨媒上兩篇城規會系列報導,分別回顧了利東街及政府山兩個規劃運動,組織者的取態迴異,究竟應唔應該與城規會玩遊戲?大浪西灣事件掀起的郊野公園規劃爭議,到去年開始的保衛郊野公園運動,或可再給大家一個參考。獨媒專訪了保衛郊野公園及創建香港項目主任陳嘉琳,回顧運動經驗。

富商在大浪西灣興建私人豪宅,揭示了郊野公園周邊地區的危機,政府陸續就這些稱為「不包括土地」的地方納入規管。城規會在2013年底曾將海下、白腊和鎖羅盤三幅「不包括土地」納入分區計畫大綱圖,預留了大量土地作俗稱「丁地」的「鄉村式用地」。環保團體及關注者組成「保衛郊野公園」聯盟,就大綱圖向城規會提出意見,同時動員市民聯署,反對村屋如癌細胞般在郊野公園範圍擴散。作為運動組織者之一的陳嘉琳(Debby),回顧環保團體與城規會交手的經驗。她認為城規會是很重要的戰場,有改變政府規劃的可能。

其實煙盒也可以回收的

煙盒是垃圾桶「常客」,各位煙民,不論你食萬寶露、中南地中海、紅藍雙喜咩牌子都好,煙盒,其實是紙造的,所以食完煙後記謹請將煙盒及外層的包裝膠分別放到紙及膠回收桶

另外,再次提醒大家不要再將水樽當米缸,一個如此細的樽口,我們確確實實要用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將所有煙頭倒出來再回收膠樽,拜託各位不要再「貪方便」及「太隨手」。不過,若果大家希望跟政權「鬥長命」地一直抗爭落去,我們奉勸各位不如食少支煙,最後能否爭取民主可能就係「爭你個幾年」了

仲有,各位除了會好順手地將煙頭放入膠樽,亦會好隨手地將煙頭掉落地,需要知道,清潔工係要逐個逐個煙頭幫大家掃/執起放落垃圾桶,當大家一面要爭取民主,希望為弱勢社群爭取公義,但另一邊廂將煙頭隨手掉加重基層朋友工作量,如此自相矛盾,說服力實在欠奉。希望大家不只在口邊說說而矣,身體力行,為基層多想一步亦同樣重要。

沒有一種宰殺叫「人道」

當社區上的流浪貓狗被漁護署或愛護動物協會捕獲,經評估後,若不適合作公開領養,四天內便會遭「人道毀滅」。背後的含義是:當動物與人類生活發生衝突時,人類能夠主宰殺生權利,將人權凌駕非人類的生存權,能夠任意「毀滅」非我類族的生命。大概是為了救贖自我的心靈,讓罪惡感稍微得以減輕,人就得要扮演高高在上施予者角色,施捨牠們經粉飾後的偽仁慈,目的是將牠們被宰前的痛苦最小化,這就是所謂的「人道」。更諷刺的是,人類試圖以「安樂死」取代「人道毀滅」一詞,實情是,我們若親睹整個宰殺過程,我們還能安安樂樂、高床暖枕嗎?

網絡新聞管制下的「臨時」媒體人

文/貝帶勁

「我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媒體人。」在一家知名網站從事新聞編輯工作的小朱(化名)說。 「其實我只是一個發帖員,上面有選帖員、審帖員,下面還有刪帖員。」早在2000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和信息產業部就聯合發布了《互聯網站從事登載新聞業務管理暫行規定》。在每一個持有 「新聞牌照」的網站,都有大量的員工像小朱一樣,從事選、審、發、刪的工作,以免違反該規定劃出的細緻而全面的禁區。他們和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的編輯、記者、評論員一樣,都被稱為「媒體人」。


網絡媒體監管嚴格

互聯網的發展,迅速催生了網絡新媒體的繁榮,很快引起了當局的重視。胡錦濤2007年就曾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加強網絡文化建設和管理,充分發揮互聯網在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使互聯網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新途徑、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平台、人們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間」。

我們的初心——第四次申述反對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發言稿

主席、各位委員 :

好久沒見了,大家有沒有掛住我?本身都不想這麼勞氣,但見到城規會今天安排了起過三百位市民上來發言,根本就完全當那些想來的市民無到。我再次提醒大家,

佔領運動時經常有一句說話我們會常常提起,那就是「毋忘初衷」。今天我上來之前,我也在想這個問題,我們的初心是甚麼?

到底為甚麼要參與社會運動呢?

我不拉遠講,只講新界東北。本身居住來這裡幾個世代的村民要被你們迫遷,而迫遷的理由是因為要住上更多的人口,但明明新發展區裡足足有40%的房屋供應是供應予私人住宅市場,同時,徵收區域入面只有36公頃土地用作公營房屋。大部份原居民村得以保留,可是兩區近萬村民失去三代家園,長者晚年頓失依靠。失去家園的多為新界非原居民,不但造成新界村民間的分化,被迫遷的村民,即使擁有私人土地,賠償不足以重建家園,也失去社區網絡,租戶更面臨地主逼遷,更為弱勢。

同時,當城規會並未審議分區規劃大綱圖,政府卻偷步向財委會申請撥款;具體收地範圍未定,就偷步進行人口凍結。而有權決定是否前期工程撥款的立法會財委會,多名議員的公司都擁有東北土地,涉及利益衝突卻從不避嫌,包括主席吳亮星(新鴻基)、田北俊(新世界)、劉皇發及石禮謙。而有權審議分區規劃大綱圖的城規會,委員卻由一個只有689票授權的行政長官委任。

區選分析(二):重點是保存革命熱情

上一篇分析,筆者談及11年區選之敗,敗在黃營流失了55萬票(詳情請見《區選分析:問題並非蛇齋餅糭,而是MIA》)。今次,讓我們分析,到底要多少票才能贏得區選多數。筆者以區選多數為目標,因為這是拿下立法會區議會(第一)界別的關鍵。要達成這個目標,黃營需要大約16萬票。這是上文提及,黃營流失了55萬票的三成;亦是2011至2015年間,新增首投族的總數目的八成;就算單算622港大模擬公投的79萬票跟11年實際拿下的45萬票的票差,亦是兩倍之多。蛇齋餅糭並不可怕。只要我們能保持士氣到選舉日,將流失了的55萬找出來,區選過半是完全可行的。

今届區議會,以維基百科的分類,一共為299名藍營議員、103名黃營議員、及10位獨立議員。這分法已經將號稱獨立,但立場明顯偏藍或偏黃的議員,各自算進藍營或黃營裏。以此為基準,黃營需要多爭104席,才能拿下多數議席,控制互選產生的立法會區議會(第一)界別的議席。

「雨傘 2.0」:警察查閱身分證的權力

一場雨傘運動,並没有因為三個佔領區清場而結束。反之,隨着旺角清場衍生出一系列民間不合作運動,而當中最多人參與的莫過於一個個「鳩嗚團」。這場香港史上最重要的羣眾運動彷彿已透過香港人的無限創意與走位精神升級了成為「雨傘2.0」。警民關係在「雨傘1.0」時的緊張與矛盾亦因為「鳩嗚」不停而更顯突出,警方向街上市民(不管是逛街或鳩嗚)查閱身分證,乃至抄下地址等個人資料自然引起市民的疑問與不滿。說到底,究竟一位公民在此情況下有何權利?而香港與其他國際大城市(如我們愛比較的倫敦、紐約)在這方面的比較又如何?

查閱身分證及地址

首先,根據入境條例第17C條,任何軍裝警員或展示委任證的便衣警員,都有權向巿民查閱身分證明文件。記住,你有權拒絕向未能出示委任證的警員展示身分證,畢竟此人要查閱你的個人資料,你絕對有權要求他證明身份。《警隊條例》第54(1)條規定,警方如「發現任何人行動可疑」,他可以「截停該人以要求他出示身份證明文件供該警務人員查閱」甚至搜身(但必須與懷疑的罪行相關)及扣留一段合理時間以供搜查。而警員的觀察,則建基於他的「主觀」標準。

中電電費加幅不均 商戶用電愈多愈平

(獨媒特約報導)中華電力在昨天(12月16日)公佈電費加幅為3.1%,綠色和平批評政府現行的《利潤管制協議》實際上是《利潤保障協議》,兩電可以將燃料價格、營運成本及其他商業風險全數轉嫁市民。今日公佈的調查更發現中電繼續擴大住宅用戶累進加幅,但在商業用戶上卻不加反減,反映中電製訂電費不公,偏袒高用電量的商業用戶。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楊文友翻查中電2004至2014年各類電力用戶電價表,發現最高用電量的住宅用戶和小商戶,與商業用戶的電價表存雙重標準。以同用30度電為例,一間茶餐廳和商業用戶相比下電價足足相差了約14萬,平均低5成;與大型商業用戶如商場的差距則更大,在同等用電量下與小商戶最高相差達2700萬電費。楊文友表示商業用戶電費累退情況持續,用電量越高電價卻越低,高需求商業用戶電費比2004年更低了0.69%。

商業用戶每度電收費
用電量最大的高需求用戶:$0.431
一般商業用戶:$0.973及$0.982
大戶比一般用戶電費便宜20至40%
資料來源:綠色和平

大(年紀)娛樂家:從娛樂版看我們怎樣失去一代人

本文的觀點並非客觀的分析。我既非娛樂圈中人,也沒有看盡全港報章娛樂版。以下純屬個人感想。

因為劉嘉玲穿皮草事件,最近多看了報章娛樂版。然後,我竟發現,許多學者提到的「我們失去一代年輕人」的說法,竟也反映在娛樂版中;或許,這是在政策分析以外,一個更容易為人明白的角度﹖我不知道;只能忠實寫下所思所感。

是我不夠細心或記性不好﹖這個多月來,令我較有印象的娛樂新聞是:1)林青霞生日派對,2)劉嘉玲生日派對,3)龍劍笙粵劇開鑼,期間加插龍劍笙與白雪仙疑似師徒反目事件。——即使我已人到中年,也不禁感到:喂,有沒有後生一點的明星、與年輕人較接近的模範﹖我不是說林青霞不應該慶祝六十大壽,她有這樣的條件與自由當然可以衣香鬢影;撇除皮草與鱷魚皮手袋劉嘉玲也是憑努力闖出名堂;至於任白與雛鳳我本人就是她們的戲迷。問題是,當報章一而再以「大美人」形容林劉二人,或傳媒不斷強調阿刨仙姐之間的師徒情誼不會因為前者想做點自己想做的事而受損時,我想問的:屬於年輕人的「大美人」又是哪一個﹖有嗎﹖早已獨當一面的徒弟想提攜後輩仍得小心翼翼不得罪師傅﹖這是年輕人的思路嗎﹖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492
  •  2493
  •  2494
  •  2495
  • 2496
  •  2497
  •  2498
  •  2499
  •  2500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