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大(年紀)娛樂家:從娛樂版看我們怎樣失去一代人

大(年紀)娛樂家:從娛樂版看我們怎樣失去一代人

本文的觀點並非客觀的分析。我既非娛樂圈中人,也沒有看盡全港報章娛樂版。以下純屬個人感想。

因為劉嘉玲穿皮草事件,最近多看了報章娛樂版。然後,我竟發現,許多學者提到的「我們失去一代年輕人」的說法,竟也反映在娛樂版中;或許,這是在政策分析以外,一個更容易為人明白的角度﹖我不知道;只能忠實寫下所思所感。

是我不夠細心或記性不好﹖這個多月來,令我較有印象的娛樂新聞是:1)林青霞生日派對,2)劉嘉玲生日派對,3)龍劍笙粵劇開鑼,期間加插龍劍笙與白雪仙疑似師徒反目事件。——即使我已人到中年,也不禁感到:喂,有沒有後生一點的明星、與年輕人較接近的模範﹖我不是說林青霞不應該慶祝六十大壽,她有這樣的條件與自由當然可以衣香鬢影;撇除皮草與鱷魚皮手袋劉嘉玲也是憑努力闖出名堂;至於任白與雛鳳我本人就是她們的戲迷。問題是,當報章一而再以「大美人」形容林劉二人,或傳媒不斷強調阿刨仙姐之間的師徒情誼不會因為前者想做點自己想做的事而受損時,我想問的:屬於年輕人的「大美人」又是哪一個﹖有嗎﹖早已獨當一面的徒弟想提攜後輩仍得小心翼翼不得罪師傅﹖這是年輕人的思路嗎﹖

難道就沒有年輕藝人的報道嗎﹖有是有,但報道些甚麼﹖緋聞﹖醜聞﹖誰是年輕人認可的明星﹖Angelababy我只記得她是黃曉明女友,她拍過甚麼電影我一齣也說不上來。GEM是在內地爆紅的,香港並沒有給她機會。其他呢﹖當年輕人投進韓星懷抱時,我在娛樂版發現的,是本地流行文化欠了年輕人一份自豪感;他們/我們再也說不出甚麼引以為傲的名字了。哪個地方都有娛樂圈,只是香港這個特別畸型:一台獨大,操控的不單是電視製作還有歌手出鏡機會;記者和觀眾能夠/有興趣接觸的,也就只有出現在這個電視頻道上的聽話藝人。唱片公司又是如何對待新人﹖未出碟先欠公司債,一個個面目模糊出商場騷,造就的不是明星而是消閒點綴品。電影界是合拍片天下就不用我說了。我說是我年紀大了追不上潮流,但我的學生對我說:「老師,連我都認不出那些歌星仔的樣子。」

有時我會想,港府堅決不發牌予王維基的香港電視,是因為港府和香港的商人一樣,早已放棄發展香港流行文化——這就幾乎等如放棄為香港定位,放棄一代年輕人。我常常想,我們這一代中年人,好歹在八九十年代的成長期享受過港英政府在六七暴動之後營造的蜜月時光;這一代的年輕人,一畢業或未畢業就是面對消滅香港的特區政府。年輕人反抗以圖存是常識吧。

想起上個月,和同事談到雨傘運動(當時還未清場),她提到:「為甚麼學生不在最多民意支持時撤退﹖」(當時不少支持運動的學者也主張撤離)。我想了一想,答:「因為學生不相信成年人。」

「為甚麼﹖」同事問。

「因為成年人信不過。」我答。

然後是一陣沈默。

或許學生在整個運動決策上不是百發百中;但我很偏心地認為,學生犯的錯是成年人都會犯的,但學生創造的卻幾乎可以肯定是成年人創造不了的。更別說周永康岑敖暉黃之鋒等人的思路辯才比起立法會內的Tree Gun元秋高出多少(即使你不盡同意他們的觀點或行動)。

清場之後,運動才正式開始,因為我們這一代人,終必歸於塵土。

(唔知關唔關事的後記:看著今天的娛樂版,劉嘉玲女士依然穿皮草出席各大小場合。我心想作為大眾傳媒中人,她真是與大眾脫節了,至少是與為數不少的,有著不一樣的價值觀的人脫節了。激進一點,也可以說她已放棄某一類大眾。這也就意味著這一類大眾也將把她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