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守仁
由2007年開始籌備,六年時間,在公屋歷史踏入第六十年的今天,捍衛基層住屋權益聯盟(捍住聯)終於寫成一部屬於人民的本地房屋運動歷史:《拋磚記》。
許多香港人連基本住屋也未獲解決,但問題成因卻鮮少被討論。正因如此,本地房屋運動的歷史不單可以將製造問題的元兇找出,更能為我們的抗爭運動提供養份。而說《拋磚記》是屬於人民的歷史,因為它不但紀錄了草根抗爭的堅忍史實,更將香港的房屋問題置於歷史與政經脈絡中詳加分析;從普羅大眾的角度,對犧牲小市民福祉的惡行作最嚴厲的批判,也對未來突破這種困局作最真摯的想像。
資產階級的瘋狂計劃
今時今日,地產霸權、高樓價、劏房問題等困擾人人熟知,早已不再是新聞。不過,我們似乎經常有「係咁嫁啦,好奇呀?」的想法,對地產霸權的種種歷史成因諸不理。這種見慣不怪,配合政府常提的「香港地少人多」一類說法,香港失控的房屋問題似乎並無出路。
面對如斯境況,《拋磚記》的總論儘管篇幅不多,卻能透過整理歷史來還原真相。
透過將地理學者大衛哈維(David Harvey)的思考與香港歷史整合,總論澄清了香港樓價飛漲,其實是提倡極端私有化的新自由主義,在香港種下的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