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辭職歸故里──馬屎埔村民系列之序幕

圖說:躺臥在馬屎埔村口、悠然自得的數隻小貓,可會知道地產商正虎視眈眈,牠們隨時失去容身之所?

《儒林外史》有句話:「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漏夜趕科場。」古人看清社會官場黑暗,所以辭官歸隱田園,過自給自足平淡的農耕生活。時而勢易,官場的功名利祿之路已被現代社會商業活動取代,歸園田居變得既不平淡也不容易。古人不滿主流社會價值的最後一步,竟成為今人對抗不公義社會的第一步。粉嶺馬屎埔村年輕村民Becky剛辭去中環工作,成立「馬寶寶社區農場」,期望振興本土農業,挽救村落脫離無良地產商的手。

才二十多歲的Becky,在馬屎埔村土生土長,屬第三代非原居民。嫲嫲在五六十年代已從內地移居於此,父母也是種田為生。Becky畢業後到中環打工,和大部分人一樣,為的是闖一闖。只是,她更早意識到辦公室工作的沒意義,每天來回粉嶺至中環消耗不少精神,時間和車費當然不在話下。馬屎埔村十多年來已受無良地產商威逼利誘業主賣地,正值政府宣布要開發新界北,地產商收地將會更白熱化。於是她毅然辭職,返回村中當農夫,更和關注馬屎埔村的朋友成立「馬寶寶社區農場」,重申本土農業和社區的關係,釋放土地能量。

牠一身傷口標籤:醫療霸權的五鬼運財大法

去年年底我們千辛萬苦帶貓兒「幫幫」光顧對面海的動物診所。幫幫除了蚤患別無異樣,卻被診斷為只有七天壽命;拒絕治療就被護士致電漁護署檢舉,還落得報警究治「虐畜」的下場。我決定以醫療社會學的幾個概念,嘗試理解這段離奇古怪的經歷,也邀請讀者們與我一起探究探究。

幫幫,是寄養在我家的貓兒。牠很美麗,身上長有黃、白、黑三種顏色的毛髮。第一次看見牠,就被牠的英姿吸引,眼睛充滿神采。牠的叫聲很大,被朋友形容為「咆哮」。牠喜歡黏著主人,每天晚上也睡在我腳旁;白天我在電腦前工作,牠艱難地在滿佈文件的桌上找個空位躺下,有時躺在電腦屏幕前,被我抱回到地上;坐在沙發看電影,牠便在我們大腿上「紮營」一起看。朋友們來相聚,牠總在大家談得興高采烈時,悠然自得的走到客廳叫幾聲,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牠身體強健,過去兩年間只感冒過一次,不用看醫生也懂得自然痊癒。

哪種病源論:病菌還是心靈?

香港開埠以來第一笨懶侵權奇書 ——《會說話的香港地圖》

家中藏書不算多,但是已是一身書債,買書意欲甚低。但是萬里書店突然推出《會說話的香港地圖》,令我不只自己立即購入,並會入貨,不是要圖利,而是因為我相信有一天會變成送禮佳品。

為何有如此說法?全因該書堪稱開埠以來第一網絡侵權奇書。該書甫一開售,維基百科的貢獻者們已在書中找到過百張涉嫌沒有得到版權持有者同意的圖片,一頁有四、五張這類圖片也不出奇。暫時找到的圖片出處大部份是來自維基百科的姊妹網站維基共享資源,因為這個站上的圖片可以靠維基百科得到分類。例如書中214頁介紹火炭,在維基百科瀏覽有關火炭的條目,把條目中的圖片跟書中的對一對,就會很快找到涉嫌侵權之物。除了維基共享資源,維基百科的項獻者們也走到Flickr,找到快廿張涉嫌侵權圖片。一些在維基共享資源圖片的版權持有者出來說沒有出版商的人找過他們拿授權。我查過Flickr那邊,也看不見有出版社在有關圖片下留言,這些圖片的主人很可能也是受害者。我不是做出版的,不過本書網絡上取用涉嫌未授權的圖片之多,實乃香港有史以來空前絕後,絕無僅有。

藝人周秀娜支持最低工資33元的表態,在Facebook流傳強推,有大眾傳媒全版報導,獲得熱烈掌聲。Facebook上大部份網民固然大讚娜姐敢言,Ho-fung Hung更說「中間仲好輕描淡寫咁講到租金太貴迫令老闆壓榨工資,點出地產霸權作爲主要矛盾呢個政治經濟結構,articulate到呢...」,但也有人懷疑她是為了討好毒男;又有人提出香港藝人為何不會站出來表達政治立場,兼論社運和主流文化的關係。

古洞是我家,怎捨得失去它 ── 鍾曉晴

「政府發展三個新市鎮,我的家被選中要被逼遷,規劃裡頭,我們古洞人卻不在其中。」古洞女孩鍾曉晴幽幽說出這番話。在二零零八年,政府推出新界東北新發展區計劃,打算於粉嶺北、古洞北及打鼓嶺/坪輋打造三個不同主題的低密度新市鎮,然而,在以舒緩人口增長為目標的背後,卻是另一波的逼遷。

鍾曉晴,十六歲,古洞北村村民,亦是末代會考生。曉晴家位於古洞北的石仔嶺區,據曉晴說,古洞劃分為十四區,當中最少一半被列入新發展區的範圍。現在於古洞的居所是曉晴爺爺遺留下來的,曉晴在新加坡出生,三歲時回香港,與父母及弟弟居於屯門的公屋,但經常回古洞,那時候古洞於她的印象是鄉下。六歲時,一家由公屋搬了去粉嶺中心,直到小三,爺爺去世,與家人搬到古洞居住,再於升中的時候搬回粉嶺中心,最後,中四時回到古洞,一家人本打算安定下來長居於此,怎料卻突然面臨將被逼遷的局面。

「初初住樓時會很開心,因為可以跟人說我是住樓的,又有泳池平台等康樂設施。然而,市區的住宅感覺侷促,又有很多局限,與住在鄉村大相逕庭。」住過市區與鄉村,曉晴直言兩者的感覺相去甚遠「在古洞居住,有大自然相伴,有廣闊的空間給我們活動,踏單車到處逛得樂而忘返。小時候經常與鄰舍的小孩一起玩耍,在村裡跑跑走走,這兒沒有人為的公園,但到處也可是公園。雖然我不是一直於古洞居住,但這十多年來的片段,足以承載我對此處的感情。」

「撐粵語」運動背後的「推普」政治

「撐粵語」行動經過兩次網絡動員後,似乎暫時沉寂下來了。政府面對突然而來的街頭群眾,有點進退難定,但在口頭回應時則非常聰明,他們說,所謂「推普廢粵」的說法,完全「無中生有」,是偽命題。於是,一大堆跟著官方口吻的評論員,包括緊跟中央的《文匯報》,人大代表吳康民,以及標榜中立的《明報》,開始把討論焦點轉向民憤的原因。突然間,語言變得不是問題。

問題出在「推普機」上

的確,「廢粵」的指控並不準確,至少現階段不是官方政策,政府更強調要讓各種嶺南文化發揚光大(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說自己在學廣東話),但至於長遠是否會導致自然消失,則很難預言。然而,問題不光在語言「本身」,因為,現實裡,語言從來沒有「本身」,它總是在特定環境中被口頭使用、教授、法定使用、推廣等等。簡單一句話,問題出在「推普」的「推」上。(當然,反過來,我們可以探討及批判粵語是如何被使的,不過,我想在這裡先探討一下「推普」。)

有一位國內網民很精要地指出,關鍵在是「文明推普」還是「野蠻推普」。我不喜歡為「文明」或「野蠻」下一個定義,不過,問題的確出在「推普」上,所以,我很欣賞網民一個口號:「推普機出沒注意」。

普通話:一場語言社會工程

文:阿美(左翼21成員)

8 月6日,下午四點起,美乎九巴車廠,六十多名穿制服的九巴休班車長,連同四十多支持的市民,要求九巴管理層接收九巴員工協會的訴求書,龜縮的九巴管理層拒絕接信,直至晚上七點,仍不見蹤影。司機封鎖車廠兩面出口,決定輪流通宵靜坐,堅守,要求公司正面面對車長訴求。工友們高叫:「合理加薪,年終酬金,一視同仁」、「兄弟同心,抗爭到底」。

賺大錢‧加價‧施捨式加薪

他們的訴求很簡單:加薪2.2%,恢復給2004年入職後的司機發放年終雙糧。有兩個數字,令這個訴求顯得異常卑微:九巴2009年的純利是6.8億,前段時間九巴向政府申請加價6.8%。而九巴只肯給司機加薪1.8%,為了這0.4%的差距,工聯會下的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九巴分會竟譏諷堅持爭取的司機為了一天一元,「丟棄服務乘客的責任,發起罷駛、按章工作,背後目的是「撈政治本錢」」,指抗爭司機妄顧公眾利益。我用腦袋再加上屁股,都想不通,這個是什麼邏輯。第一,一個年賺6.8億的公司,卻吝於給工人「一天一元」,倒底是誰可恥?第二,年賺6.8億,卻要求加價6.8%,究竟是司機妄顧公眾利益,還是這些貪得無厭的公司?

公私營合作保育殺入豐樂圍魚塘帶

西貢大浪西、新界東北馬屎埔與及禁區範圍近年惹來了貪婪的地產利益,政府都同以「公私營合作」的模式協助他們推動發展。而在新界西近米埔/后海灣的一帶的豐樂圍,大片魚塘濕地也面臨「被保育」,又是以「公私營合作」之名為地產商在這些「高生態價值」的土地上開綠燈,居民亦將被禁絕於他們成長的鄉郊生活。

新巴罷駛前夕看巴士工會運動

文:李峻嶸、黃俊邦

在香港,罷工一直不在人們的認識之中。然而每日有300萬人次乘搭的公共巴士,勞方目前都正與資方就加薪幅度進行談判,勞方並考慮罷駛。近年一直走在本地工運最前線的新巴職工會,已初定下星期一號召司機罷駛。截至今日星期五晚上六點,勞資談判仍未能就加薪問題達成協議,原定的罷駛行動將會付之實行。為聲援新巴,城巴職工會也會發起按章工作行動。另一邊廂,九巴員工協會及龍運工會除呼籲員工星期一聲援新巴外,亦會於今日星期五集會,與勞方談判,並考慮罷工,向剛提出大幅加價的資方爭取合理薪酬。

巴士工會的運動,看似風風火火,我們可以一下子將時間線拉回21年前。

八九年中巴大罷駛 觸發工聯會與工人矛盾

今天 (八月三日) 一早就玩收到舊同學的短訊,說母校觀塘瑪利諾書院(下簡稱「觀瑪」)又再多一位 10A 考生。遇上這種消息,必然會有很多同學及校友引以為傲,但筆者每當想到觀瑪歷年的轉變,卻是卻開心不起來。筆者希望各位校友及師弟細心想一想,究竟你心目的觀瑪最值得自豪、值得珍重的是甚麼?愚見認為並不是 10A,而是我們曾經有一個民主的校園,以及曾經擁有一個與別不同的 art room (美術室),帶給我們很多只有在觀瑪才會出現的校園生活。

觀瑪的民主學生會架構

據筆者所知,觀瑪是香港中學之中少有地擁有架構完整的學生會四權分立制度,分別為仲議會、代表會、幹事會及編委會,四權互相監察及制衡,而整個學生會的最高權力機構為全民投票,有重大事件或分歧時可作出裁決。有師兄不時向筆者強調,觀瑪編委會發行的是學生報而非校報,學生有完全編採自由,與一般中學由老師主導有重大分別。此架構與一般中學相比可能較為複雜,早年師兄爭取在中學成立這嚴謹的架構,是因為信不過老師嗎?我相信不是,而是希望同學在校園中就認識及參與民主體制,在實踐中明白其理念、限制、長短處及對一個群體的重要性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933
  •  2934
  •  2935
  •  2936
  • 2937
  •  2938
  •  2939
  •  2940
  •  2941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