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冰島駐港領事館沒權處理 Snowden 庇護要求

揭露美國國家安全局有計劃地透過多間大型互聯網公司竊取使用者資料的 Edward Snowden 滯留香港二十日,英國《衛報》報導 Snowden 有意尋求冰島的政治庇護,但消息人士向本網記者表示,冰島駐港領事館沒有外交權力處理庇護申請,亦不會就 Snowden 的個案發表聲明。另外,冰島駐北京大使亦表示,Snowden 不能在海外申請冰島政治庇護。

嶼南道限制區無皇管 凌晨成非法飛車場

(獨媒特約報導)大嶼山長沙8隻黃牛被車撞死的慘案,網上瘋傳照片,警方翌日「迅即」行動,拘捕一名外籍女士,然而該事主的車輛只是一輪普通私家車,實在難以撞倒8隻牛,事主亦否認涉案。警方的「高調」執法廣受批評,認為案件疑點重重,涉及的車輛可能不止一架,或是涉及重型車輛。此事亦反映有關當局執法不力,或涉及行政失當。嶼南道雖為封閉道路,然而有大嶼山居民指「大嶼山封閉道路通行許可證」(下文簡稱為通行證)申請寬鬆,而且封閉道路路口並沒有執法人員24小時當值,路段偵察攝錄機數量不足,致使該封閉道路形同虛設,凌晨時份往往有沒有禁區紙的車輛「偷雞」駛入禁區,超速甚至非法賽車。是次八牛被撞司機不顧而去,也有可能是涉及無禁區紙的「偷雞」車。

封閉道路實無人執法

別交出捍衞我們私隱的爆料人 Edward Snowden

(圖片來自 Hong Wrong.com

據英國《衞報》報導,泄露美國國家安全總署(NSA)一個名為 PRISM 的全球互聯網用戶監控計劃的爆料人 Edward Snowden,現正匿藏香港。

由於美國司法部 (Department of Justice) 已要求就NSA泄密案進行刑事調查,相信香港政府很快會收到引渡罪犯的要求。Ed Snowden 之所以選擇香港為藏身地點,是因為香港社會「很重視言論自由和政治異見份子的權利」。他在五月20號抵港,入住一家酒店,下一步希望向冰島政府尋求政治庇護。

為了廣大互聯網用戶的私隱

IMG_4944

(獨媒特約報導)大半年來,無論是佔領中環的合法性或萬人諮詢日的可行性,均掀起極大爭議,不過昨日在港大舉行的首次佔中商討日大致順暢舉行,至少說明 : 哪怕目前不知有多少人會出來響應運動,但佔中始終是一個能夠引起香港人注意的政治議題。

Co-China夏令營何以會如此敏感?

一五一十基金會前天發出公告指,因受到大陸政府多番壓力,所以決定停辦今年的Co-China夏令營。正如公告所言:「完全不能理解為什麼一個兩岸四地的青年文化交流活動在有關部門眼中會如此敏感」。當然,有人聯想到講者之一陳健民以及他參與「佔領中環」,同時,他的機構中文大學公民社會研究中心也是合辦者之一。不過,我們也許可以跳出這個狹隘的香港中心觀,從一個較大的脈絡去分析這個夏令營的「敏感度」。

其實,去年4月左右,當第一屆夏令營開放申請時,已看到中國政府的干擾,但似乎還主要發生在廣東。首先,主要的媒體不許報導,更不許參與。後來,也在微博及臉書上看到有人提及,申請的大學生被學校約談,也有申請者被「喝茶」等等。這的確讓主辦單位有點意外,原來並不覺得自己在做很敏感的活動,Co-China夏令營去年甚至曾打算在某大學舉辦宣講會(後來取消了)。不過,熟悉中國大陸維穩機制運作的朋友也許不會太意外,因為凡是體制外的民間活動,都被視為具有政治性,黨政單位都不鼓勵甚至嘗試禁止成員參與。

但是,去年的官方反應,似乎是部份單位出於本能的過敏,未有遍及全國,中央級別的機關也未下定決心全面打壓。所以,夏令營也算順利在香港進行及完成。

2013-06-01 18

(獨媒特約報導)有人認為佔領中環行動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特別是對基層而言,大家對佔中了解不深,不清楚佔中能如何改變自己的生活,加上無論是「三子」還是「十子」都以專業人士為主,且絶大部份是男性,女性不多,讓人感到佔中脫離普羅大眾。不過,上星期六戴耀廷參與由幾個婦女團體舉辦的「佔中、婦女、政治」討論會時,嘗試以說故事的方式向基層女性介紹佔中的理念。

打手勢表態!
活動開始時,主持人借用了佔領華爾街運動使用的手勢,讓參與者表達對話題不同的意見,如同意、不同意、反對,亦可以要求澄清和要求直接回應等。這八種手勢一方面能夠讓比較害羞或不太擅於表達意見的市民表達他們的想法,又可以減少爭吵和疊聲,讓討論進行得更流暢,也有助不同階層和認知的市民參與。

六四:維園以外

(獨媒特約報導)除了每年六四的維園燭光悼念晚會外,一直以來在維園以外也有不同的紀念活動。記者走訪了今年四個「維園以外」的活動,分別是六月三日晚尖沙咀「異議聲音」、油麻地活化廳舉行的「來往廣場的單車」,以及六四當日在銅鑼灣的「搖滾不容殺人政權」和「報哀音」。「儀式化」以外的不同的聲音,並不一定代表要與支聯會對抗,而是展示了每個人都可以在六四紀念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做到遍地開花。

「自由戰士」下的異議聲音

每年6月3日尖沙咀文化中心外「自由戰士」雕塑 (傳被政府當局河蟹為「翱翔的法國人」) 前的空地,多年來都有「異議聲音」活動。自2004年以來,均沒有人以主辨者的身份籌備及安排演出,而是每個人自發到場,每個人都是紀念活動的建設者,由參加者自主提出異議的「民化藝術聚匯」,利用自己的想像進行任何藝術行為,共構一個自主自發的廣場,製造更多可能性。

「港人港地」 出賣我地!

自去年689提出的「港人港地」推出已有接近一年的時間,或許香港市民已經忘記,「港人港地」的根本目的原應是助香港人置業上車。市民真正期許的,只是樓市回落至正常水平,而不是單純的排斥外地炒家,但是689根本只是利用港人希望置業的心態換取民意支持,實際上毫無誠意解決高樓價的問題!

首兩幅啟德「港人港地」雖然賣地條款設有不少限制,包括買家必需是以私人名義置業的港人、30年內只能轉售予港人、發展商不能持有單位作收租用途等。然而,這些措施也僅僅只是阻截外地炒家來港炒樓,根本沒有從根源解決高樓價的問題。需知道今日的高樓價,不僅是因為大量的炒賣活動而起,政府奉行高地價政策多年,傾重賣地收入,堅稱不會「賤賣土地」,於是刻意塑造的「地少人多」假象也無形地限制了新單位的供應量,在「物以罕為貴」的情況下,樓價就自然會水漲船高。

從投得的結果來看,中海外以45.4億投得兩幅「港人港地」,當中可建86.3萬平方呎住宅,每呎樓面地價已過5200元,連建築成本及發展商利潤計算在內,售價必過萬元一呎,賣出的依然是天價。港人買不起港地,這還算是真正的「港人港地」麼?

再看今次投得地皮的是陸資「中國海外」,近年陸資積極在港投地,香港地產市場將作大洗牌,繼續將地產霸權勢力無限擴張,地產商有地產商做世界,小市民就繼續挨!

PHOTO 04
圖:帶子女參加的許先生說,形式不重要,只是覺得「應該要在這裡」。

(獨媒特約報導)每一個參與六四悼念儀式的人,背後都有一種既私人而又與其他人共享的感情,一群家長便是透過帶他們的子女去六四晚會,讓子女感受這份感情,分享父母與維園中各人的六四故事,由此成就屬於自己的六四故事。

1

在六四事件廿四週年的晚上,香港足球代表隊在旺角大球場與菲律賓國家隊進行了一場國際友誼賽。香港隊在九十分鐘內錯失多次黃金機會,最終以零比一不敵菲律賓。而賽後雙方球迷一度對峙及出現口角,亦有球迷投擲雜物進場,但當中並沒有人因此受傷。

比賽開始之前,近四百名菲律賓球迷已佔據了旺角大球場內近界限街看台一部分位置,在奏國歌時更展示出一些旗幟以及超大型的菲律賓國旗。他們的位置與香港隊鐵桿球迷所佔的區域只有十數米之隔。在香港球迷群當中,有人亦拉出寫有「永誌不忘馬尼拉」的橫額,記念在馬尼拉人質事件中不幸喪生的八名港人。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830
  •  2831
  •  2832
  •  2833
  • 2834
  •  2835
  •  2836
  •  2837
  •  2838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