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增醫科生看政府施政](/sites/all/themes/inmedia_2021/images/white.gif)
政府政策朝令夕改,早已不是什麼新事。
從電視、報章上看到施政報告,政府一如既往的發展金融、房地產政策,成立各式各樣的基金、研究委員會。 沒有期望,何來失望?
但,看到政府又要增加醫學生的數目,卻實在叫人擔心。政府規劃醫療教育和發展的方針,正正反映出政府處事形式化,亦跟社會各界缺乏溝通。【1】
翻開報紙,公共醫療的新聞不外乎人手不足、人才流失和醫療事故。是以很多市民都會贊成增加醫科生,以解決當前的醫療危機。但是,作為行內人,增加畢業生真的就能解決問題嗎?
問問行內醫生,都會知道今天醫生不足的成因,是因為政府未有完善評估香港醫療系統的供求。2003年時,政府誤判了市場、公共醫療體系的承接力,導致有大量醫科生畢業後未獲聘用,甚至要走到星加坡等鄰近國家行醫。在醫生過剩的情況下,政府將醫科學位一口氣由每年330人減到280人。【2】
但是,醫護人員長期流失,加上醫學生數目減少,令公營醫療系統人手越見不足。是以政府將醫科生數目增加至320人,又再2012年度增加學位100個至420人,第一批畢業生將會於2016年畢業「應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