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階級、國家——抗日神劇背後的「意識形態」
文/林島
最近,又一個「抗日神劇」橫空出世,再次引起網路熱議。與之前不同的是,這次「雷」倒眾人的地方不再是手撕鬼子式的武俠神功或耍帥裝酷的青春偶像,而是連二鬼子都看不下去的濃濃「春」意。劉翔老婆、褲襠、手榴彈、充滿挑逗色彩的臺詞和動作,這些元素集中在一起,簡直把殘酷艱險的抗日戰爭演成了一個少兒不宜的愛情動作片。
該片熱播後,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已經從多個角度對「褲襠藏雷」的問題進行了全方面的分析、挖掘和解讀。廣大網友基於嚴謹、科學的態度,對於手榴彈的型號、大小、誕生年代等進行了嚴肅認真的考證,對於褲襠能否藏雷(是橫放還是豎放?褲襠能否承受手榴彈的重量?裝一顆手榴彈如何走路?)的問題進行了嚴密的科學實驗,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褲襠雖有容,手榴彈乃大」。這就意味著我們的編劇和導演以後要進一步提高姿勢水準,除了要具備一定的人文素養外,還需要學習網友這種對真理的無限熱忱和勤於動手的實踐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