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香港反核運動訪問系列(二)

trini leung_cropped_3
梁詠雩(「獨立媒體」方鈺鈞攝)

梁詠雩,Trini,是本地八十年代初反核運動的核心人物之一,現在從事環保顧問工作。福島核災難前,因為深感氣候變化問題日益惡化,她曾經懷疑核能是無可避免的選擇。她承認自己曾這樣想:「全球暖化,温室氣體排放日益嚴重,若只有十年時間處理,權衡利害後,是否用核電作為暫時緩解方法,先過了這一關,再全面發展再生能源?」但是,去年日本福島的核災難敲響警號,令她驚醒,深感核電始終是最壞的選擇。

「冇錢唔係大晒」,燒銀紙打官司製造寒蟬效應

2011年4月3日,近千人在美孚八期地盤外集會,以「千人瞓街」反對祥達在該址興建緊貼現有住宅的高樓。

後來,祥達向居民展開法庭攻勢,向法庭申請居民的禁制令,提出史無前例、無名無姓一次過控告所有人的「第七被告」,並且把4月3日的集會,列作阻礙祥達展開工程的「罪狀」之一。正是基於發展商濫用司法制度,濫告所有人以及把「阻擋」的定義無限擴大至集會,當日有出席「千人瞓街」的長毛、阿牛、毛孟靜等三位才仗義執言(當日出席的,除了民主派議員,民建聯的黃達東、李慧琼亦有到場),站出來自認「第七被告」,以突顯祥達指控之荒謬。

但想不到,十個多月後,更荒謬的事發生了。2012年2月10日,法庭對此案作出裁決,竟然接納祥達的申請,向曾健成、梁國雄、毛孟靜三位發出禁制令,並需他/她們繳交罰款(金額待將公布)。

曾、梁、毛三位,只是前來美孚參與了一次「千人瞓街」,從來沒有作出任何直接阻擋工程的行動,並且,4月3日當天是星期日,祥達根本沒有前來開工。阻擋一說,從何言起?﹗

法官區慶祥對以上兩點是絕對掌握的,然而,他依然選擇向三位發出禁制令,理由是基於「意圖」(見下面所附判詞摘錄69(3)︰evinced an intention)。區官以為,三人有「阻擋」、「干擾」工程的「意圖」。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於2011年12月19日開始就纏擾法立法進行公眾咨詢,政府打著保障婦女免受纏擾的旗號,希望得到大眾的支持。然而法案本身存有不少灰色地帶,如怎樣定義纏擾行為,而且法例牽涉的範圍太大。律師莊耀洸指出,婦女團體爭取修改《家庭暴力條例》近十年,政府一直稱「技術性問題」難以實行,但這些問題竟在纏擾法案中「成功解決」。他質疑政府自相矛盾,借保護婦女為名,打壓新聞及社運自由,造成重大影響。新婦女協進會於2月4日舉行了一場有關纏擾法的討論會,多個關注婦女權益的團體都有代表出席討論會,當中包括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群福婦女權益會、職工盟等等,各團體代表都表示對纏擾法的立例抱有懷疑。

刻下的香港,令人聯想起颱風季節時的華南天氣圖── 一個颱風正在頭上猛吹,老遠又見另一個低氣壓在南海形成並逐漸增強。在雙非火爆爭議未息,香港人被范徐麗泰及胡漢清的「其實已經釋法論」搞得糊里糊塗,自由行「不文明真人騷」天天新款廣泛流傳之際,FACEBOOK這個新世紀「輿論工廠」又在蘊釀新一波「本土風暴」。由「反對香港『被規劃』行動組」發起的「多過十萬港人強烈反對自駕遊下月摧毀香港」頁面,已累積了接近三萬五千個用戶支持。「自駕遊」如此JUICY的議題,是多麼容易以網上方興未艾的「恐懼政治」來操作,被視為又一堆湧入香港的計時炸彈。但是否不這樣就不能站出來反對「自駕遊」呢?我在想,會不會有一種進步本土的反抗運動,可以趁此機會重新展現於大眾眼前。

農曆新年前,政務司司長林瑞麟與廣東省副省長招玉芳簽署落實《粵港合作框架協議》的《2012年重點工作》,當中包括粵港私家車自由行的安排,並會於三月推行第一階段試驗­。這安排令很多港人也大吃一驚,一方面政府完全沒有進行諮詢,更核心的問題是中港不對等的權力關係,協議簽了什麼,普羅大眾也全不知情。香港人對影響自己城市的政策及計劃­,完全處於被動狀況。

香港反核運動訪問系列(一)

【編者按:日本福島核災難發生快一週年,提醒我們人類每天都活在核災的陰影裡。獨立媒體訪問了幾位1986年前後活躍香港反核運動的人士和相關組織,希望通過了解香港反核運動的前世今生,為香港反核運動把脈。訪問從今天起每週刊出,敬請讀者留意。】

wansheklun
溫石麟。圖片來源

1986年香港反對興建大亞灣核電站(下稱「大核」)的運動,長春社是先行者。溫石麟於1979年至1986 年任長春社主席,當年雖然很少見報,但算是香港最早的反核人物之一。與此同時,他擔任大亞灣核電站核安全諮詢委員會委員至今20年。

雙非孕婦掀起的法律戰(上)

感謝Minna Ho替我們解謎,讓我們知道今天看似匪夷所思的基本法第24條第2款第1條,在那時原來是「為香港人好的」。當時基本法草委眼見香港人移民,換取外國國籍這個保險,但如果子女在外地出世,子女就不能直接取得香港居留權及中國國籍,而只能取得外國國籍(中國不承認雙重國籍)。這會打消他們回流的意願。於是基本法就訂明中國公民(包括在香港出生的)在香港所生子女可獲居港權。另一個資料來源可參考楊孝華在1997年臨時立法會就修訂入境條例的發言(見頁20至21)。而據Minna Ho引述李柱銘轉述魯平的話,指「魯平拍心口說中央會控制內地人來港」。只是中港雙方萬萬沒有想到有自由行和雙非孕婦的出現。

寒蟬處處?——記《建立文明的公共討論空間》研討會

圖:研討會在城大舉行,坐滿整個講堂

去年開始,《文匯》、《大公》兩報連番攻擊科大的教授成名,繼而攻擊港大民意研究計劃負責人鍾庭耀,最新一位受害者為中大政政系的蔡子強。大學教育關注組特邀得三位「受害者」出席《建立文明的公共討論空間》研討會,回應近期風波,論壇也有香港城市大學當化中國研究計劃協辦。

2012年2月4日城市大學舉行《港人身份及香港主體性論壇》, 以下是我當日的台下發言 (經過整埋和補充),其實主要是之前與其他人討論的成果 (特別鳴謝 孔誥烽, Denny To, 蕭裕均 及 麥當勞):

1. 基層市民胼手胝足, 漸漸養成「節約自然和社會資源」、鄙視「不勞而獲和吞食集體勞動成果的人」的生存心態。

近年透過「自由行」、投資移民、專才計劃、雙非生子和單程證等方式,大陸人和其後代近乎不受限制地不斷湧入香港。他們部份人的行為、習慣和態度,滋擾本地風俗民生,成為本地人的話柄。

保守本土力量挪用「蝗蟲」這個情緒字詞或有關的想像,用來搧動對所有大陸人的仇恨。

香港的部份激進左翼人士,把批判的焦點放在近年在網上或報章傳媒流行的蝗蟲論。種族歧視和族群仇恨必須堅決反對,但若左翼忽略本地基層的生存心態和不公平的感覺、疏離本地基層常理世界,有可能拱手把意識形態戰場相讓,讓保守本土勢力奪取本地市民社會的領導權。

說到底,語言的意義在於它的使用脈絡;你禁止他們使用這個蝗蟲標籤,他們照舊會說老鼠或寄生蟲什麼的。把焦點放在什麼蝗蟲想像, 捉錯用神。

用「尾太不掉」來形容香港的公共廣播政策,似乎還不夠呈現這筆胡塗賬。

一月三十一日,港台舉行了首次「社區參與廣播服務試驗計劃」(三年)的諮詢會,會上有副廣播處處長戴健文,香港電台數碼頻道的台長陳耀華及負責節目的區麗雅。諮詢文件還算有少許誠實,在背景部份提及社會上一直有強烈要求開放大氣電波的聲音,供社區及公眾使用。當然,文件遵從政府一貫的說法,用技術理由打發了這些「強烈要求」,結果便有「社區參與廣播」這個新事物了。

該計劃讓社區團體向港台提交節目計劃,取得撥款資助,製作一季十三集節目,並在數碼頻道播放,現在試驗計劃總經費有四千五百萬。

「強烈要求」變了「社區參與」

新事物是否能回應「強烈要求」呢?從與會者的反應便知,這遠遠不是公眾想要的。

首先,整個計劃是由港台負責,從體制上,港台是官府,現在連台長也是空降而來的政務官鄧忍光,因此,那怕港台員工一天到晚把公共廣播掛在嘴邊,也改變不了「港台是官台」的事實。曾讓人有點朝氣之感的「撐港台」運動,搞手在早前吳志森的「自由風」最後一天也明言,不再有「撐港台」運動了,要撐的只有不知在何處落腳的「公共廣播」。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888
  •  2889
  •  2890
  •  2891
  • 2892
  •  2893
  •  2894
  •  2895
  •  2896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