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林鄭:人大框架下可有公平選舉 泛民:必定投反對票

(now新聞台畫面)

(獨媒特約報導)政改三人組就第二階段政改諮詢見記者,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指諮詢期至3月7日,目標於第二季將議案提交立法會審議,但對能獲得通過感到悲觀。她強調要在人大框架下討論政改,日後可再優化,泛民則明言諮詢是「無聊無謂」,不會參與,必定否決方案。

相關報導:
政改第二輪諮詢啟動 不可能重啟政改或撤回831決定

林鄭月娥承認對議案能否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之二獲得通過持悲觀態度,承認是「多年來難度最高,挑戰最大的工作」,強調如何令泛民回心轉意,讓政制發展不原地踏步是當前最重要的任務,但沒有以個別議員為目標。在未來的諮詢期,政府準備了宣傳單張向市民講述是次政改不容錯失。

林鄭月娥不斷強調在通過方案後仍有很大的優化空間,但不能在今次政改中優化,她引述人大常委副秘書長李飛在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簡介會上說「普選是政制的一大步,要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穩步推進行政長官普選」,強調政制發展必須循序漸進,落實普選行政長官後如果社會有空間要優化,才穩步推進,再作討論。

入閘容易出閘難 因人大框架已定

政改第二輪諮詢啟動 不可能重啟政改或撤回831決定

(獨媒特約報導)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今日(1月7日)在立法會會議上宣布啟動第二階段政改諮詢,為期兩個月,強調必須依照基本法及人大框架,否則普選的目標只會是「鏡中花,水中月」。泛民主派議員集體舉黃傘離場抗議,林鄭月娥呼籲泛民回應市民落實普選的願望。她稱需要了解「白票守尾門」方案細節才能研究是否可行,又指抗爭損害落實普選的「政治空間」。

必須依照基本法及人大框架

林鄭月娥宣讀聲明啟動政改第二階段諮詢,一再強調強調縱使過去一年就政制發展的討論意見分歧,以及發生了兩個多月的違法「佔領行動」,但討論必須符合《基本法》及人大常委8.31框架,堅決維護「一國兩制」的方針政策,否則是「無根之水,無源之水」,不切實際,普選的目標亦只會是「鏡中花,水中月」。

四大諮詢重點

政改第二階段《諮詢文件》就行政長官普選的具體辦法列出四項重點:第一,提名委員會的構成及產生辦法;第二,提名委員會提名行政長官候選人的程序;第三,行政長官普選的投票安排;以及第四,行政長官普選的其他相關問題。

怎也說不清的盧亭

甚麼叫長時間,長時間的歴史觀的意義為何?法國史學家費爾南·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與一眾年鑑學派的學者,致力為關注短時間的事件(event/short time span)的社會科學提供了一個長時間的歴史視野,以圖互補地助我們理解世界。用另一個簡便通俗的說法講,長時間的史觀就是讓我們在只顧眼前的目光外,尋索其背景歷史的原委。值得留意的是,這種長時間史觀並非一種純粹線性的過去,它更多是一種思想史的重構。若要追本溯源,閒閒地一提就上二三百年或更久遠,其中多少英雄豪傑俱往已。與其說英雄造時勢,長時間史觀更關注時勢如何,是甚麼條件造就了一個個英雄的誕生。

也許在今天的香港,我們都能數出一個個英雄來。有人的英雄可能是據稱比習總更有能力的梁英。有人的英雄可能是更能聯繫人的Gphone。還有許多把狗熊視作英雄的例子。這些英雄都係有鮮明的特徵,有強烈的主體性,甚至有普遍代表性的。然而,多少說不出、被遺忘的、甚至在虛實之間徘徊的人事物,他們那種毫不顯眼和說不出甚麼面貌的形態,在混沌之中充滿著這個空間與時間。

成功爭取西環變天【慶祝西港島綫通車系列】

根據「禮義廉」的說法,他們爭取20餘年,終於「成功爭取」港鐵西港島線終於12月28日正式通車。自通車至今,西環頓成一個全港最受關注的社區,媒體爭相報導,區外人蜂擁而至參觀,甚至引起西環街坊熱烈討論。但當通車熱潮過後,社區失卻媒體關注,漸失「新屎坑們」的寵愛,這個被連接到最龐大運輸體系的社區會如何走下去呢?

其實與其他舊區重建的案例如出一徹,西環勢將步灣仔、觀塘及深水埗的後塵,只是這遲來的鐵路推遲了發展的時間點。而當中帶來發展vs社區保育的爭議,就像雨傘運動引起世代之爭的討論,暫時找不到common ground。

屬於投機者及財團的金礦,還是屬於街坊生活的社區?

近日聽到不少街坊慨嘆:「 乜乜乜舗頭俾人加租呀,要執笠喇。」然後會有其他街坊迅速回應:「唔只呢間啦,街尾嗰間都執啦,襯仲喺度,過去懷緬下。」可見近日「業主瘋狂加租,逼走街坊小店」的印象已深植西區街坊的腦海。此外,區內酒店近年悄悄拔地而起,一個傳統住宅區,現已有十多間酒店,連同即將落成的17間新酒店,以及未來更多的酒店申請,老區勢成酒店王國。加上多項住宅物業項目陸續落成,眼看社區地標西環大樓也被收購重建,社區變臉的步伐,快得只能讓街坊在後面食塵。

克羅地亞之行(一):Dubrovnik

「華為在香港嗎?」我們的B&B主人Zoran在機場接上我們問。原來華為路由器,手機還有平板(他給我們看他的Pipo)在當地價廉物美頗受歡迎。香港和內地啊?關係真的很耐人尋味呢。8月的地中海天氣,太陽照在身上20分鐘就會讓皮膚散發出金色的光芒,先享受生活吧,政治的事情以後再說。離開幾場10分鐘,深藍色的Adriatic海水襯托著高大的白色城牆,倒映著柔和的橘色屋頂-那個在Game of Thrones裡宏偉的King’s Landing – Dubrovnik,就在我們眼前燦爛的綻放了。Zoran家裡住了我們和另外一對旅行者,接下來就是他的爸爸,弟弟Igor,表兄Boris(聽完名字簡介,我要再次確認這裡是俄羅斯還是克羅地亞),家裡唯一的女人就是大當家他的媽媽!還有一隻美麗而且表面上很溫順的母貓生活在一群大男人中。之所以說表面,因為她在主人面前任我抱,背地裡就勾引我去摸她柔軟的肚子,然後順勢抓我一把, 留下我在那裡唏噓。他們家簡樸而乾淨, 還提供5歐元的早餐(包括美味的蒜容雞扒)。這麼划算的「代價」呢,就是從古城到B&B的幾百級石梯。有一天晚上,累的氣都揣不過來的先生瞪著梯級問「你知道功夫熊貓最大的敵人是甚麼嘛」

回應黃志俊的反水耕文章

圖﹕香港的水耕農場 by Michael Ng

日前,前天文台長林超英在facebook表示反水耕,看後滿腹疑惑,遂寫了一篇《林超英的反水耕怪論》,一石激起千層浪,有幸獲得黃志俊先生撰文回應,陳述更多反對水耕的理由(原文)。然而,似乎黃先生對鄙生原文似乎有些誤解,遂再撰此文澄清之。

其實我只想看數據

農業非只生產食物 更是人與土地的橋樑

圖:台灣政府網頁

陳凱文寫了一篇〈林超英的反水耕怪論〉,把林先生的面書近況截圖去認真深入討論和反駁,我相信林先生工作繁忙,未必有時間去澄清,我膽粗粗代林先生說出一些他反對水耕的理據。

記得在剛過去的一個農業研討會,有與會者談及水耕的好處,林先生即時指出自己是攪氣候的人,對水耕即利用石化燃料來生產疏菜是「不道德的」,我對他的強烈反應也有點錯愕,然而日後再細想,有其道理之處。

我嘗試在網上找尋水耕所帶來的碳排放問題,有不少外國的網頁都是推動、鼓吹水耕,所以,對碳排放問題著墨不多,反而很多與傳統(機械企業式大型農場)比較,說水耕如何能減少水資浪費、用同樣的空間增產多少以及少農葯等。之於陳凱文要求比較水耕和進口糧食所產生的碳排量比較,我是摸不著頭腦的,要比較應該是水耕和在地社區耕種才合理,因為林先生一直都支持本地生產,減少食物里程,讓社區有自給自足,同時,處理廚餘等問題。

政府無心解決交通擠塞問題

原題為〈交諮會減塞十二招,運輸署主導下的產物〉,原圖自蘋果日報

文:香港地球之友助理環境事務經理周月翔

交通諮詢委員會受運輸和房屋局所托就擠塞問題提交研究報告,提出十二項建議,大部分向私家車開刀,提高各項徵費和稅收,並建議盡快研究電子道路徵費。簡單而言,舊招循環再用。唯一可取之處就是承認擠塞問題是因為車輛太多,警方和運輸部門對付違例泊車未有果斷執法。變相還佔領運動一個公道,塞車乃運輸政策不足累積而成,非佔領期間才出現。

但政策問題,是否單以收費就能解決呢?有交諮會成員親口承認,加費效用有限,但在運輸署力主之下,有此結論,最諷刺的是,該成員更承認部份招數在灣仔中環繞道及三隧有分流方案後,已無存在的必要。反映政府無心解決擠塞問題,但求就手拋出一些建議敷衍應酬了事。

污染面前,貧富平等

警察預約檢控,有咩好怕!

(資料圖片,取自黃浩銘Facebook page)

今日,陸陸續續亦有朋友被警察預約回巢檢控,不少人更是第一次有這遭遇,實在令我感到非常興奮!回想起,我第一次被預約回巢,是四年前曾蔭權栗米斑塊飯案,警察晨早致電身在浸會大學的我,我叫他們來抓,他們說不想入大學,結果我們約定晚上八點在尖沙咀警署。

至今我仍未收到電話,原因是金鐘清場前夕我已因涉嫌「出席未經批准集結」和「煽動參與未經批准集結」被捕過,而接著的一月八日早上去高等法院將被控「刑事藐視法庭」後,我下午又要趕去九龍城警署報到,相信到時會正式落案起訴吧。

四年前,也曾被控「協助組織未組批准集結」和「參與未經批准集結」,最後公民抗命認罪伏法,罰款1000元,我更借求情時間朗讀政治宣言。所以,甚麼入獄三年,這是最高刑罰。如果一個無案底的人,我看不見為何會因為「未經批准集結(即無牌集會)」入獄,而我這個有幾個案底的人嘛,要逃也逃不掉啦,也是坦然面對,無畏無懼!

剷郊野開土地,真是解救樓市的萬靈丹?

圖:蘋果日報

科大教授雷鼎鳴日前向郊野公園開刀,指每名行山客的成本達23,040元,建議撥出一成郊野公園土地,解決住屋問題。

現實是,土地/房屋供應短缺不是高樓價主因,2014年的樓宇落成量為1.76萬,為10年新高,比2013高出1.1倍,連番辣招下,大陸客漸少,如果房市是按供求關係,樓價照理應該大跌。但樓價不跌反急升13%,回報比港股高十倍,合理嗎?香港的樓市問題是由於供應被壟斷。去年,五大地產商佔七成的賣樓數量。長期壟斷,最嚴重是2010年,單是新地和長實竟佔75%。說拆一成郊野公園增加供應,就能解決高樓價,讓人人有屋住,明顯迴避了問題核心──土地在誰人的手上呢?

被操弄的樓市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473
  •  2474
  •  2475
  •  2476
  • 2477
  •  2478
  •  2479
  •  2480
  •  2481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