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錦卓(香港地球之友環境事務主任)
環保署剛於上月尾發布了《二○一三年香港空氣質素》監測結果報告,羅列上年度各區空氣監測站的空氣質素情況。若單看當局發放的新聞稿,一定以為香港的空氣質素形勢大好,除了臭氣以外各種空氣污染物的濃度均「呈現下降趨勢」,以及三大重災區-銅鑼灣、中環和旺角的二氧化氮濃度「持續上升的趨勢已大致平穩下來」,而臭氧水平上升則歸咎於珠三角污染加劇,但筆者的觀察跟當局的看法不盡相同。
轉差非單外圍因素
一般而言,空氣質素「好」與「壞」取決於是否符合空氣質素指標,但若然指標過分寬鬆或嚴謹的話,其代表性便會大大減弱。試以二氧化氮為例,報告中指所有一般監測站的二氧化氮年均水平皆符合(舊)指標 ,各路邊監測站則超標大概五成,情況不是太過悲觀。但若以(新)指標為準,除了塔門外,所有一般監測站均超標三成至八成,路邊監測站更超標兩倍有多。不同的量度標準,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
雖然二○一三年仍未更新指標,但當局亦理應在報告中提供更符合公眾健康考慮的(新)指標,以供參考,讓公眾自行定斷空氣質素究竟是「差」還是「極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