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媒報導)文體旅局和運物局兩名新局長近日頻頻「交功課」,羅淑佩日前趕及「死線」交出「旅遊藍圖2.0」;陳美寶就連日亮相鏡頭前,她接受報章訪問時表示,第一隊「的士車隊」將於今年3月推出,而交通諮詢委員會2月將會與網約車平台營辦商見面,她指規管網約車平台的法例未必需要鉅細無遺,舉例可以設一定條款下發牌。
「網約車平台」無獨有偶是兩個局重疊的工作範疇,「旅遊藍圖2.0」提到要「提升旅遊配套設施」,中期措施就是運物局負責的研究規管網約車平台工作。坊間和業界一直有意見反映,應開放網約車平台引入競爭,甚至應容許跨境點對點路線,吸引遊客來港。除了Uber外,總部駐在新加坡的TAD亦有提供網約私家車和的士服務。
【獨媒報導】食環署九龍城區環境衞生辦事處辦公室發生文件檔案懷疑失竊事件,涉及兩個儲存於辦公室內的內部文件檔案,當中保存市民就區內環境滋擾投訴的紀錄,包括約一百名投訴人的姓名、電話或電郵地址等聯絡方法。
食環署發言人昨晚(2日)表示,懷疑失竊的辦公室範圍需以密碼進出,亦設有獨立門鎖。由於事件可能涉及盜竊的刑事行為,署方已報警跟進,並會全力配合調查。食環署亦已就事件向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作出通報,並已通知受事件影響的資料當事人,就事件致歉及呼籲他們提高警覺。
食環署強調一向十分重視個人資料的保安,並已制定清晰內部指引及相關監管機制,以確保人員按照《個人資料(私隱)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及條例的規定處理個人資料。署方相信今次事件屬個別事件,但若調查發現事件涉及任何人員人為疏忽或處理失當的情況,必定會嚴肅處理﹐亦會檢視部門現時個人資料的保安,以確保有效保障收集所得的個人資料。
【獨媒報導】網絡從20多年前起開始普及,本港的網媒發展亦已20年。回望這20年,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李立峯認為可把將香港網媒的發展分為三波—— 2004年、2012年以及2022年,但他強調那不是一個直線發展:「每一波係受到當時嗰兩、三年嘅社會環境、政治環境影響,令到嗰一波嘅媒體係需要做出相對嘅應對。」
網媒的第一波發展由社運人士主導,至第二波傳統媒體工作者加入,李立峯指網媒與主流媒體之間的分野越來越清晰,「一定程度上有啲嘢如果係主流媒體接納唔到嘅話呢,你見到好多嘢就會落咗去網絡嗰度,就會喺網絡嗰度去搵一個生存空間。」
【獨媒報導】「以前有人覺得貓貓狗狗無關政治,而家無人咁諗。」十多年前,《獨媒》設立義務特約記者團隊,「香港野豬關注組」發起人黃豪賢(Roni)是其中一員。2013年,他在採訪過程中,目暏野豬狩獵隊舉起長槍,瞄準一隻悠閒的野豬。那一刻的他放下「傳媒客觀中立」的教條,「因為命緊要啲」,立即出言制止,令野豬逃過一劫。他認為「公民記者」顧名思義,公民先於記者,必要時應先履行公民的責任,見義勇為。
那次經歷後,Roni 成立了「香港野豬關注組」,選擇以倡議者而非公民記者的身份走下去。他開街站、與漁護署溝通等。雖然身份不同,但他認為不論是公民記者或倡議者,對他來說都是一樣,即揭露真實:「將個問題講出嚟。」
十年過去,動保運動固然不是一帆風順,但他認為大眾的心態多多少有所改變,譬如對野豬改觀,明白到牠們不是刻板印象中的惡獸。又譬如回想過去,不少前線的動物義工會覺得「貓貓狗狗無關政治」,但在近年的社會氣氛下,大眾已意識到,所有你的、我們的、你們的、牠們的,都是政治。
【獨媒報導】受傷員工認為自己是僱員,但外賣平台就強調他們是自僱人士,「營運模式」是與個別外賣員簽署供應商協議,或獨立承包人服務協議 。如何分辨誰對誰錯?勞工處提供了一份「工作身份評估表格」予市民自行判斷,不過若仍有爭議,就要由法庭解決。而過去兩年,有兩宗分別涉及平台外賣員的工傷和欠薪個案,兩案的法庭裁決各異,欠薪案勝訴,工傷案則被駁回。
如何保障平台工作者的問題仍然「留白」,立法會2024年11月辯論無約束力的議員議案,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表示,平台公司與工作之間的合約條款不一,以「一刀切」方式界定未必適合,當局希望透過「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探討一套適合香港的方向,將於今年首季向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交代結果。當局未有正面交代會否以立法形式保障一眾平台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