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大埔民主派區議員反一地兩檢  運房局拒派代表出席

(獨媒特約報導)大埔區議會今早開會,六名民主派區議員任啟邦、區鎮樺、周炫偉、劉勇威和任萬全要求運房局就高鐵一地兩檢方案到區議會解釋及聽取民意,並作公開諮詢;但運房局拒絕派代表參加會議。

政府就高鐵提出一地兩檢方案,引用《基本法》第20條,在西九龍站內劃出10.5萬平方米的「內地口岸區」,屆時內地口岸區及車廂將全面執行內地法律。方案引起爭議,政府遭狠批不作公眾諮詢。律政司長袁國強及運房局局長陳帆曾分表示樂意聽取社會意見,袁更表示不排除用公眾資訊以外的方式與市民和議員進行溝通。

運房局僅以書面回覆,稱因為「公務原因」拒絕派員出席。民主派區議員最後向大埔民政專員呂少珠遞交請願信,要求撤回一地兩檢方案和重新啟動公眾諮詢,並要求運房局派代表出席下次大埔區議會會議。

【網絡打假】拍膊迷魂黨出沒? 藥劑師:市面藥物難製迷煙 如有懷疑應求醫

註冊藥劑師唐展鋒(左一)、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葉蔭聰(中)

(獨媒特約報導)網上一直流傳關於迷魂黨的傳聞,上月一名女士懷疑在尖沙咀金馬倫道被迷魂,傳聞在網上熱議。迷魂黨使用的道具眾說紛紜,當中以能令人短時間暈眩的卡芬太尼(Carfentanil)最為多人討論。

香港獨立媒體網聯同文化及媒體教育基金製作的《網絡打假》節目,昨晚(9月6日)請到藥劑連線成員、註冊藥劑師唐展鋒,及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葉蔭聰分析「迷魂黨」傳聞。葉蔭聰認為,迷魂案件不是經常在本港發生,公眾不應因為恐懼而誤信傳言。唐展鋒指出部分被指是迷藥的藥物確實可在市面買到,但改成可用於迷魂需要極高技巧,公眾不需過份擔心。

唐展鋒:無藥物可控制思想

文學電視,有人在看:《文學放得開》網上觀眾問卷調查結果

圖:最後一集主持和製作團隊合照

稍一回顧香港的電視史,香港電台電視台素來有不少透過電視媒介推廣文學的例子,例如文學電視改編系列《小說家族》,還有作家為焦點的《華人作家》、《寫意空間》、《香港筆迹》,書本短介《以讀供讀》,還有在新型電視台開播的《書到用時》等。而常被歸為小眾文化的文學與普及大眾的電視文化之間往往存在矛盾,要在各種電視製作前提之下,能夠提供嚴肅文學知識而又具有娛樂性、鋪展文學之中繁多的深意而又拿捏到電視節奏、討論文本之中又不失趣味與日常,這些都是文學電視節目所需要努力拿捏的平衡。

而今年四月開播的《文學放得開》,非為有劇情的文本改編,也不是簡單集中的作家訪談或書介,而是以文學為主的清談節目,更是要面對多一層難度。一貫清談節目如無線電視台的《今日VIP》及ViuTV 的《晚吹》多以名人嘉賓和幽默大眾的主題為主,以吸引觀眾捧場。而這次香港電台電視部推出的《文學放得開》的主持嘉賓都是文學、文化界人士,一方面要讓少有拋頭露面、面向群眾的經驗的文學,顯示輕鬆消閒的面向,一方面卻也要在大眾頻道傳遞文學的知識與品味,超越巿場和流行。從小眾文化跨越到大眾媒體,在製作及策劃上實在是一大膽嘗試。

反對港燈建劏房酒店  海怡居民憂變旅遊區

(獨媒特約報導)港燈早前向城規會申請在海怡半島怡雅路2號興建一幢高19層共1,200間房的酒店。港燈申請將項目延期,城規會將於星期五審議,居民今日下午舉行記者會,指出規劃會對區內的交通、治安和環境均造成嚴重影響。他們又高叫「不要劏房酒店,還海怡安寧」的口號,重申海怡不要成為旅遊區。

IMG_0448

中大學生會留守港獨橫額 論壇批校方打壓 「言論自由受限,學術自由亦受損」

(獨媒特約報導)中大校方昨日要求中大學生會清除出現於文化廣場及民主牆的港獨橫額及單張,稱已違反法律及校方立場。學生會拒絕依從,派員看守橫額及單張,並於今午在文化廣場舉辦「堅拒中大政治審查 捍衛學子言論自由」論壇,出席的嘉賓有香港民族黨發言人周浩輝、前中大學生會會長周竪峰及張秀賢、本土民主前線召集人黃台仰、普羅政治學苑創辦人黃毓民和立法會議員朱凱廸。在場約有不多於10名學生旁聽。

現任中大學生會會長區子灝指,「我哋係好堅定唔會容許校方強行清拆相關嘅宣傳品」,會派員看守橫額,若保安前來拆除,學生會成員會勸退保安,不排除將行動升級。

朱凱廸提醒同學在抗爭時不應與校內保安發生衝突,或會進入另一個陷阱。他對於在場只有數名同學旁聽,感到十分驚訝,認為反映在校園內甚少討論,同學需要創造更多討論空間。黃毓民則不同意少人旁聽代表沒有人關心,「至少睇緊我Facebook live嘅人知道發生咩事」,而且認為抗爭要付出代價,「如果依家仲唔發生衝突,不如唔好做抗爭」。

她與怪物共存——精神分裂女特技人Rachel Star Wither

「我會為那些怪物改名,例如我會叫其中一隻怪物做 Jeff,當成與寵物相處,便沒那麼可怕。」不少長輩都會吩咐子女,農曆七月不要深夜在街上流連,以免看到不該見到的事物。然而 Rachel 在十年多前開始,便被「怪物」圍繞,不得不學習與牠們共存。她不是靈媒,亦沒有陰陽眼,她是 Rachel Star Wither,是荷里活特技人、兼職替身、健身房員工、模特兒課程指導,亦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

起初,沒有人覺得她有病。十多年前,當 Rachel 仍然讀高中的時候,她便開始看見一些其他人看不見的東西,「一些怪物,我會看到牠們圍繞自己,會覺得害怕」。她曾經告訴朋友和家人,但在病發初期,他們不是覺得她在開玩笑,就是純粹覺得她想像力豐富,那些只是無傷大雅的幻想。「很長一段時間,我以為我是正常的,以為人人都會看得見一些別人看不見的東西。」

抗病十年 YouTube分享鼓勵同路人

直至高中畢業以後,她常常情緒低落,又有自殺念頭,終於求診精神科,始證實患上了抑鬱症及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很多精神分裂患者會因為怕遭受歧視而隱藏自己,但 Rachel 沒有,她選擇在網上公開自己患病的經歷,自2006年起,她分享有關精神分裂症知識以及生活的多條影片累積了接近1千萬次觀看,幫助了許多同樣患上精神病的患者積極、勇敢面對生活。

浸大社會服務課程「被消失」 關注組校內遊行要求對話

(獨媒特約報導)浸大學生三個月內第二度於校內發起遊行,抗議校方政策。今日(9月5日)下午,約30個浸大國際學院應用社會服務科(APSS)課程關注組成員,於浸大開學典禮門外示威,並遊行至社工系辦公室,反對校方在未經諮詢下,突然停辦APSS課程一年,要求社工學系交代決定過程及原因。行動期間,關注組成員一度與保安發生衝突,但未有任何校方代表作出回應。遊行結束後,關注組成員於校園巧遇社工學系系主任吳日嵐,並即場展開會議,但吳仍未有交待課程停辦的原因,只承諾會有社工系代表繼續與學生對話。

中大再現港獨橫額 校方指違基本法 須即時拆除

(獨媒特約報導)中文大學昨日開學,校園內出現「香港獨立」橫額,被校方拆除。今早於由學生會管理的文化廣場,再度出現「香港獨立」橫額,民主牆亦貼滿「拒絕沉淪 唯有獨立」的單張。中大學生會收到學生事務處通知將會拆除,師生中心管理委員會秘書溫滴霖向學生會會長區子灝發信,指有關言論「已違反香港有關法律,亦有違校方一貫絕對不贊成港獨的立場」。

16

古諮會又錯估遺址年份 團體促薄扶林牧場作整體文化地景評級

(獨媒特約報導)位於置富花園南的置富山谷,有部份前牛奶公司牧場的遺址,古諮會在6月的會議,將分佈山谷及薄扶林一帶的62項遺址分別評級,當日會議處理了21項,全部按古蹟辦建議最高只獲評三級歷史建築。置富花園居民協會顧問姚松炎以其中一項牛欄為例,落成年份比古蹟辦文件的1941年早逾30年,質疑古諮會低估價值,亦未有考慮歷史文化價值,他促將62項遺址參考政府山建築群例子作整體評級。

CPL_2034
圖:姚松炎

如何保育社區地標

香港的社區地標賣少見少,灣仔的利東街無復舊觀,觀塘的裕民坊亦面目全非,而近日深水埗的地標嘉頓中心亦危在旦夕。社區的面貎遭逢巨變,不敵發展巨輪已屢見不鮮。

嘉頓中心的業主嘉頓公司於本年七月向城規會提出重建位於青山道的86年舊建築,計劃改建為25層高的商廈,亦包括烹飪學校的空間。

重建為傳承烘焙文化?

業主在城規會的文件指出:「將烘焙技術傳承下去,以吸引更多青年人入行,延續本地烘焙食品工業」。

嘉頓多年傳承烘焙文化的理念和心力無容置疑,自1926年他們立足香港,為本地市民製作新鮮麵包和餅乾。企業第二代張尚羽曾於英國學習製作麵包,並獲取曼徹斯特烘製麵包藝術冠軍,他推陳出新,發明生命麵包,雞餅等新式餅食,領導本地飲食文,而第三代張嘉慶則放下律師工作,於美食車賣包,張家對烘焙的堅持絶對值得佩服。

是此重建卻無法落實「將烘焙技術傳承下去」的理念,計劃重建的商廈跟目前為烘焙而建築的廠房建築是無可比擬。嘉頓中心是烘焙技術的活化石,翻查建築署於1958/9年嘉頓中心擴建的圖則,當年擴建工程非常認真,圖則標示各餅食生產工序的位置,包括:朱古力,威化餅,甚至發酵麵粉都有專門部門負責,從建築不但傳承烘焙文化的技術,亦見証生產的轉變。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