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如果您購買象牙,您就是在殺人:象牙販賣的人員傷亡

象牙貿易的人員傷亡衝擊著從非洲至亞洲等地非法象牙供應鏈所涉及的個人與社區。這種貿易歷史上和對非洲弱勢群體的剝削和奴役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這導致了政府陷入腐敗、管理不善的泥沼以及納稅人受到支持犯罪利益的公共官員的欺壓。這導致了那些因象牙貿易相關的非法活動而遭受苦難的生命——包括販賣武器、毒品和人口。這導致了無數的孤兒和寡婦被野生動物巡護員和偷獵者殺害以及其他執法官員的當場死亡。最後這也導致了非洲中部和東部象牙走私團體和非法武裝團體之間越來越多的聯繫,影響著成千上萬該地區社區的和平與安全。

為了引起大家對這個十分重要卻又廣被忽視的象牙貿易問題的注意,EAL正努力在2015年實施新的公共宣傳活動,目的是擴大傳統大象保護說明的內容。

大象行動聯盟和WildLeaks創始人Crosta說:「儘管過去幾年越來越多的溝通和宣傳活動都試圖減少對象牙的需求,但從問題的嚴重程度來看,減少需求的措施還沒有在亞洲,尤其是中國的象牙消費者中體現出顯著的行為變化。時間不多了。」

EAL和WildLeaks的顧問Hall說到:「進入2015年我們需要新的策略,要結合亞洲創新的公共宣傳活動並提升非洲的執法能力來開始逆轉全球象牙貿易對於人類和環境的負面影響。阻止此類交易的努力將在環境保護、公共政策、經濟、和平與安全,以及人權問題方面佔有重要一席。」

WL212 死因:誰殺了那條海豚?

白海豚WL212於2月10日早上9:22分,宣布死亡。由2月6日被成功「拯救」,後來情況樂觀,胃口大增,到一夜間急轉直下,需要被安樂死,過程只是短短四天,大部分人心裡或者都會有疑惑,為什麼結果會這樣?究竟中間發生了什麼事?

首先我們應該追溯至事件開初,大家看到受傷海豚,傷口確令人感到異常震撼和擔憂,看到如此令人痛心的畫面,大家當然希望幫助受傷海豚。而主題公園,世界知名保育機構成員和學者們亦順勢英雄上身,誓要「鋤強扶弱」拯救WL212。但單單拯救海豚新聞又何以吸引大家眼球?傳媒特意放大一段本地海豚會反對眾機構捕捉海豚的劇情,令廣大市民將焦點放在這段謠言陰謀論滿天飛的橋段上,而忽略究竟我們如何才可以真正幫助海豚,亦令大部分富有同情心的人開始了「救與不救」的討論。沒有立場角色的政府當然是做牆頭草的角色,總之不反對任何事。結果一艘各懷鬼胎的捕豚船就這樣出發。

不一樣的泰國佛廟

如果不是3年前第一次參加一班在港泰國婦女的籌款活動,就不會有去年隨泰國朋友到位於華富理府(Lopburi)一所為愛滋病人服務的廟宇的旅程。

這所廟宇位於曼谷北部約2小時車程的華富理府,其實這所廟宇在泰國基本上是無人不知,而且在lonely planet也有介紹,很多泰國朋友得知筆者要去的時候也熱情的表示要帶筆者去。一踏進寺廟,看見門上大大的「AIDs」字,就知道這是一間不一樣的佛寺。在門旁邊就是一所博物館,看見博物館外一個個表情痛苦的銅雕,筆者的泰國朋友便說自己受不了,筆者只好自己一個入內參觀,館內一具具的死於愛滋病的真人標本,有男有女,有老人,有小孩,還有一包包堆積如山沒有人認領的骨灰,令人看得心寒,也感到唏噓。在標本旁的文字說明了展出是為了讓世人關注愛滋病人,同時也明白到死亡不過是生命的一個過程,不用過份害怕。

一年一度的嘉年華為泰國的愛滋病人籌款

退聯、港獨、白票、勇武(3) ——衝就係鬼?給溫和及勇武派

首先利申先,有睇我之前嘅文(陳澤滔?呢度無人識你呀!)都知我不斷俾人鬧左膠,咁我都不能否認喺好大程度上都係膠嘅,但一句就抹殺哂我打咗咁耐嘅文就實在太悲哀啦。真心希望溫和派同勇武派花幾分鐘,聽一聽小弟所言。

有人亂叫「衝就係鬼」,又有人鍾意問批評者係咪熱狗。咁多人衝咁多人鬧你,邊得嚟咁多鬼。如果政府有能力滲咁多後生仔就唔洗搞到一鑊粥啦。搞群眾運動用呢種心態搞係咪會團結啲我無搞過真係唔識,但呢種唯我獨尊嘅心態係趕客就非常肯定。如果話共產黨滲入係為咗搞散我哋,咁呢種吓吓將不同聲音打去做共諜就正正中咗共產黨嘅詭計。你問邊個最開心?你亂咁問人邊個最開心邊個最開心?

不過大家唔好誤會我係支持退聯,對唔住我係反對嘅。但雙方都要以理服人。勇武派成日話傾傾傾好左膠,唔通邊個拳頭大先係文明嘅表現?傾唔掂要訴諸公投我明白,但連傾嘅過程都拒絕,任何改善改革都唔考慮,其實你哋個態度都唔好得過學聯幾多。

當然我明有啲組織係救返嚟都哂藥費嘅,好似亞視咁。但學聯係咪真係腐朽成咁呢,見仁見智。Anyway,我呢篇唔打算再講退聯啦。

我哋講勇武。

其實我係支持嘅(嗱,唔好再話我左膠啦,反面㗎)。但我唔係支持無止境嘅勇武,唔係支持亂丟一通亂燒一通,我支持嘅係兩個字 - 勇氣。有啲衝擊我自己都無膽做,所以我唔會走出話我支持你哋衝㗎但自己企係後面,但我深深敬佩敢衝同敢頂嘅人。

提出問題,改變常規(二)

上回談到,與其被動地等待政府推出解決方法,改善路上擠塞、及路邊空氣污染問題,作為小市民的我們,其實還是有事可做的。一月中,我們做了一個小實驗,覆蓋三種通勤模式:跑步、單車、私家車。(類似的實驗,香港首辦,英國有團體已做了一次,還請來了Vivienne Westwood上鏡)

所謂「提出問題,改變常規」,今次我們提出的問題就是:

  • 上班繁忙時段,究竟以何種通勤模式返工是最慳時間?
  • 何種通勤模式又讓我們暴露於最少的空氣污染中?
  • 簡單來說,這個實驗是一個點對點的短旅賽,三個人從同一起點出發,去同一終點,探用的路線可以不同。鬥的是時間,也是空氣質素。

少少詳情

  • 三人由同一起點(司徒拔道及寶雲道交界、港安醫院旁)出發,終點設在 東美花園 (位於皇后大道東、金鐘太古廣場旁
  • 實驗開始時間約是上午九時,當日附近交通不算特別擠塞,天氣晴朗
希斯路機場增加航班 — 用腦不用石屎

NATS 航空交通管制新枝術,以時間間距為運作基礎

2月6日有一則有關機場運作的國際新聞(註1),與香港第三條跑道爭議有十分直接和重要的關係。

倫敦的希斯路機場跟赤鱲角機場一樣,只有兩條跑道,曾經多年研究興建第三條跑道,最終沒有動工,他們用腦不用石屎,就能增加航班,提高雙跑道系統的飛機升降數目。香港機管局應該立刻煞住第三條跑道的項目,盡快向希斯路機場取經,以免白白浪費千億元公帑在原來可以避免的三跑工程。

下個月開始,希斯路機場將採用新一代航空交通管制技術,保障飛機降落頻率穩定,從而提高跑道的使用效率。這套成熟的技術已經獲得英國政府批准投入機場日常運作,技術的提供者是NATS,剛好是向香港機場管理局提供有關三跑航空交通顧問服務的公司。

反觀香港方面,機管局不斷聲稱飽和,只懂要錢要石屎,不懂動腦筋,鑽入了「第三條跑道」的牛角尖,碰上空域死結和天文數字的建築費,不用大智慧四兩撥千斤解決問題,只有小聰明搞公關玩財技。機管局走上「三跑」的歪路之後,「洗濕個頭」,不肯面對地理和空域的客觀限制,至今不能從迷夢中醒過來。

為甚麼說「聲稱飽和」?讓我們比較兩個機場:

打左膠

近日親共報章對港大法學院之筆訐,被喻為把香港拉進了類文革時代。當那邊廂梁特首以一市之長身份挪施政報告的黃金時段高調批評《學苑》幾篇關於港獨文章,這邊廂本土右翼則於各大院校爭相奪權,倡退學聯六四集會,罷民主中國會綱,續以「左膠」無限上綱,更指「左膠是內奸」,又說「左膠」不除,香港休矣。

究竟何為「左膠」?確是言人人殊。以筆者記憶,「左膠」一詞當初是由右翼本土的「國師」陳雲開始廣泛流傳。「左膠」一詞,本以形容葉寶琳、陳景輝、林輝為首的社運分子。二○○九、一○年反高鐵一役,是天星、皇后以來,本土運動的新高點。開辦嘉年華介紹本土農業、五區苦行欲爭取社會同情、創意藝術作品的湧現,當時深得包括陳雲在內的人心,也令很多年輕人首次關注政治。然而萬人圍堵立法會,仍阻止不了撥款通過。少數人欲闖進立法會,大台卻決定解散集會。反高鐵的失敗打擊令社運出現從左轉右的範式轉移。部份激進人士指摘運動為「唱K社運」、「嘉年華式抗爭」、「和理非」、「散水社運」,「左膠」一詞遂應運而生。其時反自由行及雙非之情緒已經逐步浮現,加上一一年陳雲出版《香港城邦論》,更為港獨議題解禁。陳雲把族群矛盾與自治港獨議題掛鈎,成為今天右翼本土論的核心主張。

一封沒有向馬雲寄出的公開信:阿里巴巴如何抄襲香港Startup的創意

馬雲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講座,名為「馬雲與青年有約:從夢想到成功創業」,作為香港Startup的一份子,我當然亦應邀到場。當晚重點除了有馬雲和大家分響創業心得,亦同時宣佈成立「香港青年企業家基金」,出資10億元支持香港年輕人「在阿里旗下平台上創業」,比起香港政府計劃推出的青年創業基金還要大手筆。

朋友知道阿里巴巴曾經抄襲過我公司的產品,問我馬雲搞這個創業基金是好事還是壞事。我認為有好有壞,好的是有人出錢鼓勵年輕人創業,可以令社會更多元化,讓年輕人有機會發展自己理想,而不是一窩蜂地爭做金融才俊或地產大亨。壞的是計劃只限於「阿里巴巴旗下平台」,變相鼓勵年輕人尋找大陸商機,削弱了本地剛剛萌牙,「劍指矽谷,走向世界」的創業風氣,令本來開始國際化、多元化的香港Startup圈傾向單一市場發展。

我猜不到馬雲的壺蘆賣甚麼藥,究竟馬雲此舉是為了增加自己在香港的影響力、給阿里巴巴的未來買個保險,還是想將香港年輕人的創意盡收旗下?

回應鍾樹根議員:香港電影人拍本土電影才是唯一出路(文:庸生)

文:庸生

原文刊於:
https://www.facebook.com/hkfilmcritic

鍾樹根議員「香港電影唔拍合拍片就冇出路」之言論,這個論點是不成立的,事實上「香港電影拍合拍片才走向死路」,皆因合拍片並不是香港電影,如根據鍾樹根「香港電影要拍合拍片」的邏輯,香港電影是在自殺、自毀。

「香港電影拍合拍片」是矛盾的概念,因為香港電影就是香港電影,合拍片就是合拍片,某電影屬「合拍片」的話,它已不算是「香港電影」。這不是「捉字蝨」的反駁,皆因合拍片要迎合大陸的各樣限制,這些限制與香港電影的核心價值(創意無限、靈活多變)相違背,加上合拍片的主要市場是中國內地,合拍片的題材、類形大多迎合內地觀眾,根本無需關心香港觀眾喜歡與否、香港觀眾會否進場買票,事實上片商亦不會介意其合拍片於香港票房零收入,那「合拍片」又何來稱得上是「香港電影」?

WL-212之死:救救海豚,在牠們消失之前

(原圖:香港海豚保育學會)

重傷的中華白海豚WL-212(又名Hope)上周被捕捉至海洋公園接受治療,今早被安樂死離世。豚聚一家對WL-212的死表示極度遺憾;遺憾之餘,我們更感憤怒。

在上月發現白海豚後,「救與不救」惹起激烈爭議,全城關注海豚生死,海洋公園及漁護署化身「海豚救星」,出海「營救」海豚,成功捕捉後每天向公眾發佈海豚的最新狀況及照片,登上各大報章重要版面。但事實上,海洋公園和漁護署對中華白海豚的困境一直視若無睹。

受港珠澳大橋等大型基建工程影響,中華白海豚的生境遭到嚴重破壞,過去10年,本港海域的中華白海豚數量大減6成,至2013年只餘下約62條。機管局擬建機場第三條跑道,計劃填海650公頃,為本港歷來第二大填海工程,更將進一步摧毀中華白海豚棲息地。三跑工程悠關中華白海豚存亡,環諮會去年審議工程環評報告時,香港海豚保育學會等團體發起「海豚三十」行動,指出報告中的種種謬誤,及對生態所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雖然最後環評報告亦獲通過,三跑工程取得環境許可證,機管局計劃以各種融資方法啟動工程避開立法會監察,但仍有市民上周入稟高等法院,就環評報告提出司法覆核。在這些爭議中,海洋公園和漁護署一直缺席。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446
  •  2447
  •  2448
  •  2449
  • 2450
  •  2451
  •  2452
  •  2453
  •  2454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