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為編輯所擬。
1. 蘋果行訂閱,係走投無路之下犧牲 hitrate 去搏命嘅做法,勢在必行。
但蘋果退出免費輿論陣地,對香港社會嘅效果值得關注。蘋果正式收費後,會唔會有大班市民被啲扮中立嘅傳媒吸納晒,令蘋果冇辦法再好似以往咁,每逢大議題時發揮起牽頭反抗嘅作用?
喺香港,我諗只得蘋果會咁直接叫人出嚟遊行,今次428反逃犯修訂,蘋果日日出盡奶力push,又做咗無數咁多個專題講內地司法有幾黑暗,無論直接、間接都好,相信都令最終走出嚟嘅人多咗。以後呢個效果相信唔多唔少都會弱咗。
2. 端靠訂閱制翻身,捱過咗兩年,算得上係個成功嘅 model。但蘋果明顯好難照板煮碗,除非有日縮成蚊型傳媒。不過李志德講喺訪問度嘅幾句話,雖然我冇寫喺文,但都幾值得記低:
- 你不能只做這三萬人已經很喜歡看的東西,你要探索他們的邊界......我們試試看你想不想看這個,試試看你想不想看那個,這個對話越豐富,越多元,你的會員跟你的互動就會越好。
- 千萬不能單單被讀者的喜好牽著走,否則的話,我的感覺你的下場會比做廣告還要慘。
3. 初頭我都覺得如果蘋果靠「安心」呢啲新聞吸讀者會死硬,但睇完 reuters institute 嘅市場調查,感覺又唔係咁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