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撥款四千萬注資賑災基金援菲,合理嗎?

最近菲律賓受颱風海燕吹襲,死亡人數過萬,或許成為了菲律賓史上最大天災。古語有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儘管馬尼拉人質事件的談判仍未有結果,但基於「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人道關懷精神,各方應把焦點應放在救災,暫時放下過去的糾紛,擱置談判和制裁措施才是合情合理的做法。不過,香港政府於本周五將向立法會財委會緊急申請追加撥款四千萬元注資賑災基金,筆者對這個數目有保留。

回應不捐錢之說法

筆者原則上是支持香港政府向各間救援機構撥款,為菲災民提供緊急人道救援,只是對數目有所保留。先回應網上的一些反對撥款的聲音,有些網民覺得捐錢給菲律賓就好像捐錢給殺父仇人般愚蠢,又有些網民認為香港政府應先解決香港民生問題才捐錢。

我們作為「人類」的身份是優先於作為「香港人」的身份,又正所謂:「民胞物與,物吾與也。」人道救援應放在首位,當看見身邊的同類突然陷入絕境,沒水沒電,為他們提供緊急人道救援也是合情合理。

而「捐錢給殺父仇人」這說法,其實是將菲律賓政府與災民混為一談。在馬尼拉事件中犯錯的是菲律賓政府,而不是無權力和弱勢的災民。若果我們因為菲律賓政府未正式回應死難者家屬的訴求,就不向災民申出援手,豈不是間接把災民當成是人質?再者,當你看到殺父仇人的親人被車撞傷了,你也會替他呼召救護車吧?

解放軍碼頭擴大規劃之謎

城規會從本週一開始審議政府提出擴大中環軍事碼頭用地的規劃圖,由於有近二萬名市民反對,其中約一千人會親身出席,所以這次審議勢必成為有史以來最多市民參與的申述會。過往政府遇上同類情況,必定會在審議前因應民意修訂方案,即使牽涉政府過百億元收益的重建舊政府總部西座項目,都在申述會前轉軑。為何今次梁振英政府在民望跌至谷底之際仍要硬闖?

今次爭議其實有很簡單的解決方案,因為解放軍艦隊若按照過往慣例每隔三年訪港一次,政府只需在這幾天把碼頭前地段宣佈為臨時軍事禁區,便可滿足駐軍需要而毋須把海濱劃作永久軍事用地,毋須勞煩解放軍全天候派人管理海濱(包括一所公廁) ,更符合「還港於民」的承諾。陳茂波一直不肯回應,為何不接受這兩全其美的方案。

要解開謎團,先得看整件事的時序。

從2000年政府發表《中區(擴展部分)分區計劃大綱圖》開始,前後修改了七次都把海濱劃為休憩空間,最後一份S/H24/7草圖在2012年3月17日刊憲。梁振英在2012年3月25日當選特首,直至2013年1月25日政府向城規會提交文件第八次修訂草圖,才首次提出把中環海濱劃作軍事用地。

梁振英上任後 擴大碼頭用地規劃

「維護憲制問題」所謂何事──評特區特色的內閣保密制

圖:蘋果日報

誰說電視牌照不涉政治?

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前梁振英競選辦公室主任、前候任行政長官辦公室主管羅范椒芬正正就是要告訴大家,電視發牌事件涉及行政會議保密制這個「憲政問題」,因此要勞動到中聯辦出手,去為特區「維護」基本法和一國兩制。難道,在羅范椒芬的字典裏頭,「憲制問題」可以不是政治?

那,為什麼忽然間羅范椒芬和中聯辦要跑出來捍衛行會保密制這件「前朝遺物」?

卻其實,按照公民黨郭榮鏗議員的修正議案,立法會引用《權力及特權條例》要求政府出示的資料,將不包括行政會議的文件。

究竟,羅范女士指稱中聯辦有責「維護」的「憲政問題」,又是什麼?

根據《基本法》第22條第(1)款,「中央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不得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根據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務。」

而列於中聯辦網站上的中聯辦5點「主要職能」,則為:

  • 『1. 聯繫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
不能太過馬逢國

很喜歡立法會議員天主教監察組一年一度根據實質數據為立法會議員派成績表,雖然很多人無視這些實質數據,但其實正正反映這班月逗八皮幾人工的尊貴議員是白逗人工還是做實事。

其中有項很重要的數據,就是議員投棄權票的比率,當中棄權王為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功能組別立法會議員馬逢國,接近三十六巴仙,即投十次票接近有四次投棄權。被問及為何這樣,尊貴的馬議員表示,投棄權或反對票因為不同意修訂議案字眼或理念云云。

最新鮮熱辣當然是有關以特權法向政府索取有關發免費電視牌照資料的動議,馬議員投了棄權,然後今天有十一個影視業界團體發聯署聲明要求他罕辭職,因為他未能反映業界意見。

雖然功能組別是一個怪胎,但功能組別的議員某程度上代表該業界的意見與想法,同時亦要無私,若果個人意見與業界不同而又覺得個人意見有道理,應該向業界推銷解釋,然後再根據業界最後大多數意見而代表在會內投票,因此,理應不多機會要投棄權。

就正如有關特權法這動議,若果尊貴的馬議員覺得保密制度很重要,理應多作公開解釋,讓業界接受,但最後業界依然堅持支持動議,而你投反對或棄權票的話,很簡單,不能代表業界意見,失職。

城規會公信破產 團體辦民間城規會議軍事碼頭

(獨媒特約報導)政府無視20,000反對意見,繼續就軍事碼頭提交城規會審議,城規會設下多個發言限制,出席者限時發言10分鐘。在首日會議上,立法會議員陳家洛更被「熄咪」,團體憤而離席抗議並杯葛城規會。中環海濱關注組於今日下午,在城規會樓下的北角政府合署大堂舉行「民間城規會」,讓公眾在不受限制下就軍事碼頭一事表意見。

認真聆聽 才符程序公義

城規會今次在審議每名申述人10分鐘發言,如想延長發言時間,須各其他申述市民「借時間」。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認為,申述會設時限,好比學生做 present 時要每10分鐘「斬件式」進行。前立法會議員吳靄儀認為,若城規會真心聽取民意,無須設10分鐘時限。她指,主席應按意見的質素決定發言時間,言之有物者取,言之無物者棄。她指出《城規會條例》規定城規會要聽市民意見,程序公義的意思不是聽完就算,而是「真係要聽市民意見」。

關注組要求周達明避席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就「在版權制度下處理戲仿作品」公眾諮詢之意見書(NOV2013)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就「在版權制度下處理戲仿作品」公眾諮詢之意見書
2013年11月11日

背景

1. 現時版權法豁免範圍狹窄,並無公平使用(fair use)或公平處理(fair dealing)豁免以及保障二次創作。

2. 2011年5月,政府向立法會提交版權法修訂草案,及至2012年5月立法會二讀。其後立法會拉布,押後二讀。版權法修訂屢遭批評,譬如未有豁免二次創作、侵權行為刑事化、執法機關可自行搜證,再聯絡版權人確認及檢控,擔心選擇性政治檢控、明文規管互聯網及不分牟利與否等。

3. 2013年7月,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及知識產權署公佈《在版權制度下處理戲仿作品諮詢文件》(下稱「諮詢文件」),建議三個處理「戲仿作品」的方案。

4. 諮詢文件中的「戲仿作品」(parody)一詞,泛指戲仿作品(parody)、諷刺作品(satire)、滑稽作品(caricature)及模仿作品(pastiche)。[1] 文件以「非版權法常用詞語或概念」、「籠統」為由,迴避對「二次創作」的討論。[2]

行快行慢,查!路見不平,拉!

「行快行慢,查!路見不平,拉! 」
喺街嘅都係街坊,冇警察就冇疑犯!

「好死」:香港的善終服務

(圖片取自香港大學通識教育部門Facebook page

(獨媒特約報導)死亡乃每個人生無法避免的必經階段。作為人生的終結,死亡是一件倒霉的事,在中國人的社會裡更是一件要避諱、不鼓勵討論的話題。然而在現實的層面來看,死亡乃是個人、家庭以及社會需要詳加討論的重要話題。如何死、在哪裡死、何時死,對人來說有極大的差別。到底如何才算是「死得好」?一個社會的醫療政策、殯儀制度和設施、社會服務等,與人類可否「好死」、死前和死後的處理是否適當等問題息息相關。香港大學的通識教育部門最近舉辦了一系列的「生死學堂」,請《死在香港》一書的主編陳曉蕾主持,與不同的講者討論和剖析「死」在香港是什麼一回事。在10月23日,靈實護養院資深長者住院服務負責醫生朱偉正、東華三院社會服務科安老服務部(圓滿人生服務)經理霍瑞賢及東華三院船灣安老綜合中心計劃經理鄧智誠便介紹了現時的安老制度及設施,並對這普遍不受注目的議題進行了討論。

現實中的「好死」不容易

反對天后維園改撥灣仔

政府向立法會提交議案,提出把現屬於東區的天后和維園改撥灣仔區。這看似只有地區影響的議案,其實反映了香港政府管治理性的徹底敗壞。如果立法會只作橡皮圖章式的通過,則等於默認了管治理性的再一次失守,香港又再向人治社會走近一大步。

首先說明,區議會的劃界更動極少發生。香港分18個區議會,每個區議會再細分為若干個小選區。這些小選區的界線雖然時有改變,但18個區議會之間的界線卻基本不變,不因城市發展而有所更動。最明顯的例子是將軍澳,儘管近20年來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居民和九龍的往來已遠遠比西貢為多,卻仍然隸屬西貢區議會。又例如位於大嶼山竹篙灣的迪欣湖,原來隸屬荃灣區議會,只因當年劃界的時候沒有想過這兒會填海興建迪士尼樂園。凡此種種,從社區完整的角度都值得探討是否該重新劃界,但政府多年來都不為所動,可見更改區界的門檻理應甚高。

更改區議會的劃界,無論是日常生活或是學術研究都會帶來很多影響。一旦東區和灣仔之間的界線改變,所有東區和灣仔的統計數據都要重新做一遍,以往數十年的數據則因為覆蓋的範圍不同而變得不可比較。如果有灣仔居民想藉灣仔過去30年的人口變遷提出政策倡議,在更改區界之後將不可以靠自己翻查紀錄來進行研究,因為所有歷史數據都會在改界的一刻失效。

球衣上的虞美人花——和平紀念日

不知道球迷有否留意今週的英超賽事,球員們心口都多了一朵花。這一朵虞美人花的意義深遠,對香港也有著特別的意思。這一朵花所紀念的是和平紀念日,又名國殤紀念日,即每年的11月11日,原意是為了紀念第一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為國捐軀的軍人及國民。這個紀念日自1919年創立,來到今天已有近一百年的歷史。説來有趣,筆者有位同樣愛看足球比賽的朋友,常常都說:「為何要把政治牽涉入足球中?」虞美人花在球衣上出現,正好說明了政治是眾人的事,和人類的過去和生活息息相關。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806
  •  2807
  •  2808
  •  2809
  • 2810
  •  2811
  •  2812
  •  2813
  •  2814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