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民主黨特別會員大會 約九成通過中委會跟進解散

【獨媒報導】成立逾30年的民主黨,傳有「中間人」要求解散,今午(13日)在總部召開特別會員大會,議決「通過授權中央委員會就民主黨解散作進一步跟進」。會議進行期間,大批傳媒在門外等候,大會歷時1小時半完結,逾110人出席大會,約九成人投票授權中委會跟進解散事宜,惟相關議決並非解散決議。民主黨主席羅健熙會後見傳媒表示,正物色法律顧問及會計就清盤提供意見,惟未能確實解散時間,有機會明年才完成程序。

羅健熙指未有解散時間表 稱不會特別快亦不會施慢進行程序

民主黨今日舉行特別會議大會,歷時1小時半完結,羅健熙及副主席莫建成會後見記者。是次大會逾110人出席,其中64人為會員,獲授權出席有約40人,逾九成出席人士投票授權小組跟進解散事宜。羅健熙表示,是次會員大會並非議決進行解散,僅透過大會獲取授權予中委會進一步跟進解散程序,又指未能確實解散時間,有機會明年才完成程序。

《頭條新聞》被指辱警 港台工會上訴得直獲撤警告 上訴庭下令通訊局付75%訟費

【獨媒報導】香港電台節目《頭條新聞》於2020年2月播出的集數被指侮辱警方,通訊事務管理局裁定投訴成立,向港台發出警告。港台工會連同記協申請司法覆核,要求推翻通訊局的決定,高院原訟庭於2021年裁定部份投訴成立、部份投訴不成立。之後雙方各自提出上訴,上訴庭於2024年9月裁定工會及記協一方勝訴,全數警告均被撤銷。敗訴的通訊局要求無論原審和上訴均只需支付50%訟費,上訴庭今(11日)頒下訟費決定,認為通訊局提出的爭議關乎公眾利益,加上港台工會及記協一方部份爭議的議題被駁回,因此最終下令通訊局支付75%訟費。

通訊局早前向上訴庭申請「上訴至終院之許可證明書」不果,其後直接向終院申請上訴許可。終院網站顯示,司法常務官上月發出傳票,認為通訊局沒有合理上訴理據,並指示通訊局在4月14日或之前,提交書面陳詞解釋為何終院上訴委員會不應撤銷申請。

案件由首席法官潘兆初、上訴庭副庭長關淑馨及上訴庭法官區慶祥審理。

上訴庭認為,通訊局提出的爭議關乎公眾利益,有些觀點是新穎的,對於通訊局如何履行其法定職責進行監管,以及包括《香港電台》在內的電視廣播機構如何按照《電視節目守則》進行業務,有重要及深遠的影響。

【港超聯】大埔領先兩球遭東方逼和 2,455人入場創今季新高

【獨媒報導】港超聯周日晚上於旺角場上演榜首大戰,共有2,455名觀眾入場創下今季新高紀錄,最終大埔領先兩球下遭東方追平成3:3,仍然領先4分但踢多一場。對於被對手連追兩球,大埔主教練李志堅就坦言:「踢波就係咁,東方無端端都和咗港會,點解呢?利物浦都失分又點解呢?英超可以失分,港超Big 4唔可以失分?係咪太大要求?」他認為球隊取得一分「唔係最壞」,強調球隊在爭標路上仍有主導權及優勢。

大埔賽前以44分暫列榜首,今場用盡6個外援名額,包括馬卡雷拿、盧卡斯、伊高沙托尼、帕特華維迪、加比爾及韋法頓。陳肇鈞、羅振庭及李家豪同任正選,奇雲莫雷拉先列後備,奇雲巴迪與峇夏比不入名單。

落後4分的東方與上場聯賽比較有兩個調動,由隊長梁振邦取代賓紀文任正選,拿亞因累積5張黃牌需停賽,由卡路士任中堅,與賀爾、米祖域及亞歷斯祖組成四人防線。前線攻堅為巴科爾、費利蒲薩及馬希偉,顧斌作後備。

民安隊辦「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開放日 隊員撰寫文章抒愛國情懷

【獨媒報導】4月15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在即,民眾安全服務隊今日(12日)起,一連兩日舉辦「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暨民眾安全服務隊總部開放日,展示一系列搜救器材及車輛,亦有多個遊戲攤位教育市民提高國家安全意識。民安隊早前舉辦「心繋祖國」徵文比賽,開放日亦有展出得獎作品。參與民安隊逾30年的得獎者鍾子雲感觸國家面對時代挑戰,故透過文章表達對中國情感,「中國唔會容易被人欺負,你唔好惹我哋,我哋從不惹人哋,但我哋自身要硬。」他提到在反修例事件期間,曾撰文讓「諗唔通嘅同事」重拾「初心」回歸部隊,協助政府解決「黑暴」事件,今次亦是獲部隊長官鼓勵參與徵文比賽。

開放日設25個攤位 展示救援工具

為響應4月15日的「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保安局轄下8支紀律部隊及輔助部隊,4月的周末及假日將在訓練學院、博物館、總部或分部舉行開放日。民安隊今日起一連兩日在總部舉行開放日,首日現場有逾百名市民參與,亦見有旅遊巴接送長者到場,有物業公司亦組織義工隊入場參與。

中六成人母  為育兒棄追夢、社會質疑致情緒爆煲  靠發展才藝尋回自我

【獨媒報導】「Sorry,Sorry,對唔住啊⋯⋯」面對照顧嬰兒的壓力、餵母乳帶來的身體不適、旁人的不理解、對自我價值的懷疑等,電影《虎毒不》中的新手媽媽阿貞(談善言飾)不只一次落淚,向手中的女嬰道歉。早在17歲時已成為人母的 Sharon 感嘆,電影中有許多幕勾起她的回憶,尤其是她曾因為年紀太輕,被逼與女兒骨肉分離:「當時我都好自責,想畀最好嘅嘢佢,但總會質疑自己唔夠好⋯⋯」

為證明自己有能力把女兒養大,Sharon 在中學畢業後拼命工作、搬離原生家庭,卻在壓力累積下逐漸迷失自我,一度情緒爆煲,要尋求心理輔導。幸好,她在不同機構支援下,透過學習藝術和參與同輩活動,慢慢重新認識和找回自我。

現時,Sharon 是「年輕媽媽會」成員之一,在慈善機構「青躍 – 青少女發展網絡」的協助下,與其餘70位年輕媽媽互相支援。青躍總幹事易君璧(Megan)說,創立「年輕媽媽會」是期望為年輕女性重新探索自我價值:「媽媽只係人生其中一個身份,唔應該阻礙佢哋去發展自己嘅人生、夢想,或者阻礙佢哋想追求嘅嘢。」

黃國興澄清單獨囚室非水飯房:「從來唔畀在囚人士食水飯」

【獨媒報導】不論是「維基百科」抑或「百度百科」,都有解釋香港監獄「水飯房」名字由來。在立法會特別財委會有關「保安」環節,有議員關注去年囚禁於「水飯房」的囚犯數字有所上升,懲教署署長黃國興澄清隔離囚禁「唔係叫水飯房」,因為「從來唔會畀在囚人士食一啲水飯嘅」,又指署方有權力將在囚人士隔離。

新思維狄志遠在特別財委會書面提問中,問到隔離囚禁的數字,問題字眼用上「水飯房」一詞,不過署方在回應中沒有特別反駁或澄清。狄志遠在今午特別財委會上,再提及囚禁於「水飯房」的數字去年有所上升,他關注上升的原因,背後是否涉及管理漏洞,或囚犯有變得難以管理的趨勢。

狄志遠
新思維 狄志遠

部分人懷疑藏毒、聚賭、開莊

終院非常任法官范禮全辭任 港府稱遺憾、個別去留不會削弱司法制度基礎

【獨媒報導】來自澳洲的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范禮全(Robert French)辭職。特區政府發言人對范禮全的辭任表示遺憾,感謝對方過去多年的貢獻。港府強調,個別法官的去留不會削弱香港特區司法制度的基礎,亦無損特區政府堅持維護法治的決心。

來自澳洲的范禮全,他1947年在西澳洲珀斯出生,就讀西澳洲大學,1972年在西澳洲獲認許為大律師及律師,並為格雷律師學院及林肯法律學院的名譽管理委員,在2017年獲任命為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在范禮全辭任後,特區政府、司法機構先後發聲明回應。特區政府表示,范禮全在其致行政長官的請辭信中表示,十分尊敬香港特區司法人員及其獨立性和誠信,對與他們共事感到榮幸,當局對此表示謝意。

政府發言人:法院獨立進行審判,不受任何干涉

政府發言人稱長期以來,具聲望的海外法官加入香港特區終審法院作為非常任法官,參與終審法院審判,對本港國際化法律環境及香港普通法的法理發展有所貢獻。他們與常任法官並肩工作,正好說明終審法院具備持久的實力和承受挑戰的能力。香港特區的司法制度受《基本法》保障,享有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法院獨立進行審判,不受任何干涉。個別法官的去留不會削弱香港特區司法制度的基礎,亦無損特區政府堅持維護法治的決心。

梁耀忠接受翁靜晶訪問 談3年前獄中生活  稱背痛辛苦、獄中粥好食

【獨媒報導】現年71歲、前立法會議員梁耀忠近日接受翁靜晶網台節目訪問,談到其3年前坐監期間的生活,稱在囚期間背痛感到辛苦,「痛得好辛苦佢又無嘢俾你醫」。不過,梁耀忠指「獄中啲粥好好食」,笑言「我未試過食咁靚嘅粥」。翁靜晶慨嘆,梁耀忠從尊貴的議員到入獄,是「由天堂跌落地獄」,梁耀忠則認為是「人生經歷嚟嘅,無辦法」。


網上截圖

在2019年反修例運動期間,梁耀忠被指參與8.18集會,最終被判囚8個月,緩刑一年。在緩刑期間,梁耀忠因參與六四集會,被控參與及煽惑他人參與非法集結兩罪在2021年被判囚9個月,及後再因2019年立法會審議修訂《逃犯條例》一案,被控襲擊、妨礙或騷擾會議廳內議員判囚兩周,在2022年6月刑滿出獄。

在節目中,梁耀忠稱獲扣減後共坐了6個多月。翁靜晶問梁耀忠「辛唔辛苦」,他回應稱「辛苦㗎」,因在囚期間背脊痛,「痛得好辛苦佢又無嘢俾你醫」。

【科技城覆核案】謝世傑撤回司法覆核申請 官亦拒批陳嘉琳「接棒」 案件告終

【獨媒報導】守護大嶼聯盟召集人謝世傑去年8月就新田科技城環評報告提出司法覆核,高院法官高浩文同月批出許可,至今年1月謝被指詐騙長生津遭警方拘捕,獲准保釋候查,其法援申請亦正式被拒絕。謝早前向法庭存檔誓章,稱他及其家人因本案遭受滋擾和威嚇,遂決定退出本案。前西貢區議員陳嘉琳申請取代謝成為司法覆核申請人並繼續訴訟,高院法官高浩文今(11日)頒下決定,拒絕批准陳的申請,並且應謝世傑的申請,批准他撤回司法覆核,擱置今年6月的司法覆核聆訊,意味案件正式告終。高浩文特意在「後記」中表示,沒有跡象顯示政府或公共機構試圖壓制針對他們的法律挑戰;而出於對法治的應有尊重,市民不應該試圖對訴訟當事人或其律師代表施加不當壓力,又指透過滋擾來施以不恰當壓力、威脅或恐嚇是絕不能接受。

司法覆核申請人為謝世傑,由大律師伍中彥和高麟代表。答辯人為環境保護署署長及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分別由資深大律師余若海及陳樂信代表。

謝世傑稱遭人網上攻擊、家人收不知名信件 終決定不繼續本案

判詞披露案件細節,謝世傑於今年1月法援申請被拒之後,似乎未有提出上訴。他並於2025年3月6日向法庭提交申請,試圖「交棒」給有意替代他的陳嘉琳。

大埔南運路等五低窪路段 將試行涉水綫系統試驗計劃

【獨媒報導】近年多場「百年一遇」大雨,不少路段出現嚴重水浸。政府今日表示將於五個水浸風險較高的低窪行車路段推行涉水綫系統試驗計劃,包括柴灣道迴旋處、黃大仙龍翔道近黃大仙廣場、觀塘道附近的翠屏道西行線、何文田站對面漆咸道北及大埔墟南運路鐵路橋底。

當局指,鑑於極端天氣下暴雨引致低窪行車路段水浸的機會增加,故推出試驗計劃。五個選點皆曾於2023年9月暴雨期間出現較嚴重的水浸。


設於試點路段的水位標尺(政府新聞處圖片)

涉水綫系統的警示標記設於低窪行車路段,包括路面漆有紅色波浪綫及涉水綫字樣,旁邊有水位標尺,而行車道旁會豎立標誌牌。當積水觸及或淹沒涉水綫時,表示前方道路最低點的積水深度已達0.3米或以上。


設於試點路段行車道旁的標誌牌(政府新聞處圖片)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