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是時候重新思考我們對住宅的要求了

作者:何尚衡

早前看着一些民間團體、傳媒,甚至政府官員開始關注香港住宅貨不對板、名不副實的問題,我在想,一場關於香港居住環境和生活空間的革命應該快要展開了。雖然有點晚,但是總比沒來的好。

然而,當大眾輿論的焦點又回到樓價的高低、入市的時機,這樣的革命似乎不太可能發生。早前政府施行一連串針對地產商人的不良銷售手法、偽示範單位和虛假交易的政策,算是變革的前奏,實屬可喜,但這都只保障了交易的過程公平、公正、公開,「產品」沒有欺詐,香港居住問題的癥結始終沒有觸及 — 住宅的多樣化和質素、怎樣令生活習慣和方式不同的人,不論老幼,都找到理想的居所、怎麼樣的發展模式才真正令社會「可持續發展」……

可能香港人早已被地產商人洗腦,認為在大都市生活,居所本該如此,有一室安身已算不錯,不過是樓價有點不合理罷了,此外並無多大問題。可惜實情是我們的生活空間正逐漸遭到蠶食。我們因長期住在不人道的空間而不自覺,又因耳聞目睹的都是同樣糟的景況而不自知。這些都是香港可悲的地方。

日期:2010年7月18日
時間:15:00 - 17:00
地點:香港獨立媒體(灣仔軒尼詩道365號富德樓9字樓)

近年社會運動以至輿論圈,多了個耳熟能詳的名詞:「直接行動」。對此,大眾媒體習慣將之簡化為報章方塊內的肢體衝突場面;温文的學者則恐怕此舉不夠「和平理性」;一些社會行動者則視其為相較於一般示威遊行的「行動升級」,等等。奇怪是,在「直接行動」此起彼落、眾說紛紜的當下,就著相關議題的深入交流討論卻不多見。

「直接行動」就是純粹一齣「動作片」嗎?此一行動模式背後有什麼理念、希望達致何種社會效果?它跟八九十年代盛行於本地、針對政府部門的「滋擾性社會行動」有何分別?它又有什麽值得延續或反省之處?乘著進一步出版社的新書《直接行動》面世,我們邀請了作者、直接行動者和各方人仕圍繞書本和經驗進行對話,藉此豐富有關直接行動的諸種想像和思考。

(現場有進一步出版的《直接行動》新書發售)

主持:陳景輝

2010年7月10月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開特會,就市區重建策略檢討舉辦公聽會,每個團體/個人只有2分鐘,主席劉皇發不斷截斷人發言,又趕人離席……市建局又不出席,林鄭局長話唔怪得佢,結果原來主席去左賣樓花……

是日會議的書面文件

義工所做關於假諮詢的分析

浸大視覺藝術院終於做了點成績來

浸大視覺藝術院剛踏進首個五年,相比於過去兩屆畢業展,今屆畢業生交了一份相當不錯的成績表,不論在作品構思與啄磨、陳示方式與展場規劃,或各宣傳品的設計。中大藝術這個老大哥,有難了!香港藝術已是小圈子,還躲進勾心鬥角的刻薄暗面,把浸大視為「威脅」中大的對象,未免有點不正確,或不該。然而,那又是事實,尤是在中大藝術再一次教人失望之時。

本屆浸大畢業展之好,當是評量學生展覽程度的好。一個聯展,說到底要看的離不開四個地方:整體展覽的策劃與舖排,創作者對藝術的理解與態度、作品的內容與視野,以及作品採用的媒介與表達方法。

《市區重建策略檢討》原地踏步 識破政府重重謊言

(獨媒報導)立法會發展務委員會將於七月十日(今天)就《市區重建策略檢討》舉行公聽會以聆聽公眾意見。但這份檢討報告中有很多項目也不是最完善的,當中亦有不少漏洞。有見及此,「本土研究社」昨天下午二時半於獨立媒體舉辦新聞發佈會,宣佈成立之餘,亦就政府這一份《市區重建策略檢討》作出報告,指出當中有不少檢討建議都並是真正能改善現有的政策。新聞發佈會的主題是:「官商勾結向前走 市區重建莫遲疑」。香港一向的土地發展也是用土地來做資本,真正玩到這個遊戲的是大發展商,他們有足夠的資本去拼購,一起玩這一個遊戲。

雖然現在《市區重建策略檢討》已到了凝聚共識的階段,但所謂的凝聚共識,市民的參與仍然不足,始終仍不能真正地改善現有的市區重建條例。往往所謂的凝聚共識,都是假象來的。發展局在《檢討》中建議三種啟動重建的模式,包括(1)地區諮詢平台建議市建局處理項目優次、(2)重建範圍內某地段百份比業主建議市建局執行項目、(3)業主邀請市建局為項目促進者。表面上,三種啟動重建的模式都有開放權力的部份,不過,問題的核心卻是,權力向誰開放﹖

IMG_0837
菜園村男人責任心重。林富昌三十出頭,女細老婆嫩,為了家人,佢又耕田又做地盤雜工,man爆。呢d先係香港先生。﹝曾德平攝﹞

政改通過至今,已有兩個星期,由粗口事件、司徒華在七一遊行中提出的「阿豬阿狗」論到民主黨與社民連之間繼續互相指責(例如有關支聯會有否在六四遊行收起部份橫額及示威標語),民主黨「轉軚」所造成的衝擊波,似乎還在搖動大地,震後會形成一個怎樣的「新格局」,或乾脆崩塌成一個廢墟,時間太短,尚未可知。

被高速終止的世界(上)

圖:武漢高鐵站旁的拆遷情況

文:葉寶琳、陳劍青

編按:政府總是在推銷高鐵的速度,可是由於需求不振,《南華早報》日前已報導寧滬高鐵通車三天已告無限期停駛。另一邊廂,武廣高鐵作為港府推銷廣深港高鐵的公關大使,更被打造成目前世界上時快速最快,當地政府更以「朝飲珠江水,午食武昌魚,晚品穗城茶」作宣傳口號的快車;而香港反高鐵人士提出的,就是這種速度背後的公義問題。

我們慶幸活在香港,可以讓一條小小的菜園村,激發反高鐵運動的千層浪,讓香港人反思家園的價值,發展主義的問題,可是在中國大陸,社會主義規劃下,又有多少條菜園村是在無聲無息下被拆遷呢?

早前香港獨立媒體網組成特約記者團,分別乘坐長途巴士、普通列車及武廣高鐵,來回廣州及武漢。鐵路帶動沿線城市化發展,土地價格上升,增加房地產炒賣已是眾人的常識,可是,高鐵同時尤如一架高速的法拉利,要快麼?就必須以最短的路程(直線),最少的障礙物才能完事,不過有一點不同,高鐵是沒有馬路的,而那些被視為障礙物的,卻是平民百姓的家園。

輾過衡陽

將軍澳-藍田隧道系列:傳媒角度

自從上月22月出席「將軍澳-藍田隧道(茶果嶺段)」諮詢會後,才驚覺家住的油麗村附近將來會起有如「蛇餅」的多條行車天橋,就是連接將軍澳、啓德至西九龍的6號幹線。諮詢會後筆者隨意在屋邨範圍詢問約50街坊,連同其中3個互助委員會,都無人知曉。其中一個街坊的回答最適合形容政府的所謂諮詢:「吓,正常人都唔會知喎」。既然油麗邨將來毗鄰地盤,是茶果嶺村以外最受影響的屋苑,到底為什麼無居民知道呢?即使和工程地盤有一山之隔的麗港城居民似乎比我們更清楚,以至在諮詢會上提出工程加設一條道路方便其居民使用該幹線。政府和區議員的諮詢工作當然要負最大責任,但傳媒的報導對普羅市民明白政府政策未來規劃更為重要。本文希望透過慧科新聞搜尋,嘗試淺析傳媒報導的角度。

從2005年6月,新聞報開始出現「將軍澳-藍田隧道」(下簡稱藍田隧道)。2005至2007年期間,在港聞版、要聞版和區報為多,各大主要報章及免費報章am730亦有報導,共34篇。大部分報導主要引述政府資料,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向立法會呈交文件,建議興建將軍澳通往藍田的隧道,改善將軍澳隧道的交通。預計2016完工,將軍澳直通西九龍只需10分鐘。

骨灰龕諮詢文件出籠 議員團體批評太遲立法

等等等。記者、我、和一大批關注骨灰龕政策的人士等到前天(七月六日),終於等到立法會會議和政策檢討文件。結果,等到會議開始才收到公眾諮詢文件,而且印完再印,只見記者們剛開始會議便走出A房,急急把內容匯報給機構同事。最後,市民最少要多等三年,才能看到私營骨灰龕場受法例規管。

(一)文件簡介

政府在昨天向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衛生事務委員會提交諮詢文件,檢討骨灰龕政策,主要針對以下幾點:

一、增加骨灰龕設施供應,滿足社會需要;
二、鼓勵市民接受以更環保及可持續推行的方式處理先人骨灰;
三、加強保障龕位銷售;
四、加強規管私營骨灰龕,以期更有效處理違規情況。

當然,會議重點放在第一和四點,即選址和如何規管違法龕場。在未講述議員回應之前,先簡介一下文件內容。

地區為本:區區有份

政府正物色土地和大廈,擴建或新增龕場,並改善設計和人車流量,又建議預留一定比例的龕位優先編配予當區有需要的居民,希望減少附近居民反對。一旦確定選 址,便正式諮詢當區區議會意見。文件公佈了七區十二地。據無線新聞透露,相關的區議會暫時沒有反對選址。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945
  •  2946
  •  2947
  •  2948
  • 2949
  •  2950
  •  2951
  •  2952
  •  2953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