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面世了,有哪些香港人在反對?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在二月公布,連續多日成為媒體焦點。廣東省和港澳地區的合作分工由來已久,過往有前店後廠,泛珠三角,粵港合作,大灣區的概念有何特別?香港有何主要角色?香港政府積極配合,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民間,支持者的意見跟政府的不遑多讓。那麼,反對者為何反對?本答問整理相關內容。

北京為何要建立大灣區?

從官方文件和言論,可以用對外和對內兩個方向解釋。

對外,大灣區可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深改革開放。在 2015 年,總理李克強發表《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正式提出建設大灣區,利用珠三角經濟開放、實力強、影響力廣闊的優點,發揮前海、南沙、橫琴等合作區的作用。在 2017 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研究大灣區規劃,提升在國家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與功能。

你不可不知的「盲人工潮s」

無論係咪左膠,你應該都知道香港有唔少傷殘『工人』。用括號,係因為其中一大部份只被視為庇護工場的學員,付出勞動,卻不被認可為工人,只可取得「訓練津貼」。 (註零) 而這次要談的是,香港唯一一間盲人工廠的工人。

最近,盲人工廠正面臨被消失!可惜,事件只有少量傳媒注意。據眾新聞及港台報導,現時工廠共二百多人,58名為工人,負責製衣、紙品等工作,主要聘請視障者,亦有為其他殘疾類別人士提供工作機會。事源2013年廠方,亦即是全港最大的盲人服務機構「香港盲人輔導會」參加了政府的「私人土地作福利用途特別計劃」,擬將工廠重建,改為綜合復康服務,工廠很可能不會保留。(註一)

【旺角騷亂案】法官引導陪審團  無須考慮被告行為背後信念是否合理

(獨媒特約報導)2016年農曆年初一至二的旺角騷亂,梁天琦、李諾文和林傲軒均有一項涉及砵蘭街的暴動罪名需接受重審。綽號「美國隊長」的容偉業被控煽惑非法集結、暴動及襲警共7項罪名。法官黃崇祟厚今引導陪審團指,要考慮被告是否有意識地做出「擾亂秩序行為」,但無須考慮被告背後的「動機」和政治理念。

法官:對過往見聞、看法或印象拋諸腦後

法官黃祟厚呼籲陪審團,只能根據呈堂的證據去作出裁斷。陪審團或許從傳媒看過相關影片或報導,或聽過親朋戚友的評論,但是這些見聞可能是流於片面、不準確、不真實,亦沒有在庭上被律師處理過,陪審團需要將它們併棄於考慮之外。

黃官又呼籲陪審團,必須將先前對此案所涉及事件的看法、對被告的印象、喜惡、同情等拋諸腦後。

法官:舉證責任在控方 被告無作供不等於有罪

黃官指,必須謹記「無罪推定」原則,不能因為被告坐在犯人欄,受懲教人員看管,而覺得他們有罪。在調查人員面前,被告有權保持緘默;被告亦有權不在庭上作供。因為舉證責任在於控方,陪審團不能因為被告無出庭作證,而假定他們有罪,或作出對他們不利的揣測。即使首被告梁天琦有親身作供,他也沒有責任去證明自己是清白,同樣因為舉證責任在控方。

【洪福收集站】建制派批「浪費時間」拒設專責小組  直接通過  社區共議落空

(獨媒特約報導) 香港首個附有「社區回收中心」的大型垃圾站,將於元朗洪水橋興建。垃圾站與洪福邨只有一條馬路之隔,一直惹來爭議,多個團體亦要求地區諮詢,與居民共議方案。不過,食環署官員出席昨日(11日)元朗區議會環境改善委員會時,只表示已改善設計,未有提及任何諮詢計劃。區議會在當區區議員張木林動議下,通過盡快興建,並以「浪費時間」為由否決成立專責小組。

朱凱廸新西團隊、洪福邨社區幹事陳樹暉指出,距離撥款尚有一年,批評建制派議員「浪費時間」指控不合理,又不滿署方漠視民意,強調應容讓居民參與設計,「有乜理由話叫『社區回收中心』,又唔問社區意見?」

更多:
回收中心得半層 拒收廚餘 傍晚6點就閂門

【洪福收集站】回收中心得半層 拒收廚餘 傍晚6點就閂門

(獨媒特約報導) 香港首個集垃圾站及回收中心於一身的設計終於出爐,教不少熱心社區回收的朋友鼓舞,不過,回收中心在樓高6層的大廈中原來僅佔半層。元朗區議會環境改善委員會昨日(11日)討論方案,社區回收組織「不是垃圾站」等團體會前請願,促回收以外,增加資源共享空間如設置易物場,惟環保署未有正面回應,僅稱其外展隊會舉辦減廢活動。會上有議員建議增加廚餘收集服務,亦被拒絕。

更多:
建制派批「浪費時間」拒設專責小組 直接通過 社區共議落空

年資爭一個月夠五年即炒 勞工組公司樓下抗議斥避長服金

(獨媒特約報導)根據《僱傭條例》,僱員按連續性合約受僱滿5年,只要並非自願離職便可獲得長期服務金。勞工組接獲一名年資4年11個月的工人阿華,遭公司突然即日解僱。勞工組今早陪同阿華,到公司樓下派傳單抗議,斥公司無理解僱、逃避支付長期服務金。獨媒記者致電公司查詢,獲回覆「唔好意思,冇回應,拜拜。」

勞工組今早(12日)聯同事主以街站形式到該公司樓下聲討,要求與公司代表對話及立即支付約$35,700的長期服務金和假期工資。於 UL VS HONG KONG LIMITED 優力勝邦檢測服務(香港)公司(UL)任職測試助理的阿華,2014年入職至今4年11個月,本月4日阿華如常上班,但「返到公司發覺開唔到個電郵,上去人事部問完先知自己被人炒咗」。阿華指公司的解僱信錯漏百出,「連身份證號碼都錯」,故自己沒有簽署任何文件並向勞工組求助。

【專訪】遭《文匯》老屈撐港獨  李永財:我最多只係傘兵

(獨媒特約報導)《文匯報》昨日「報導」,指「獨人隱身潛社區擬參選」,點名指維多利亞社區協會社區主任李永財、「東涌人」王進洋及維修香港的黎文浩等人播獨。李永財今早如常在區內擺街站,他接受獨媒訪問時重申不支持港獨,「我最多只係傘兵」。

李永財在2016年起落區,在維園一帶進行地區工作。維多利亞社區協會由前青年新政發言人周世傑牽頭成立,李永財認為這正是左報及建制派作重點攻擊的原因。他表示,組織和梁頌恆及游蕙禎均沒有聯絡,「周世傑仲早過鄺葆賢退出青年新政」。

他炮轟《文匯》一而再再而三對他抹黑,斥對方的「報導」在出街前沒有找自己回應,並在今日向對方正式發出律師信。「好唔專業囉,上年5月就屈我反國歌法,全個民主派都反啦。」

「我唔係囉,我唔支持港獨。」李永財質疑,「報導」背後的動機是殺雞儆猴,旨在向從政的新晉發出警告,如果支持港獨的話,便不能入閘。他表明願意遵守遊戲規則,「一啲都唔擔心,因為《文匯》都引唔到我支持港獨的言論。」

咁就過咗|元朗區議會支持及通過新垃圾站方案

短短一個半小時,元朗區議會通過新垃圾站方案,並由張木林議員帶頭動議之下(見圖三),支持政府盡快興建。

會議前,我聯同不是垃圾站、洪福邨關注組向食環署、環保署及元朗區議會表達四點訴求,包括:

一、善用大樓空間,回應社區需要;
二、進行地區諮詢,居民參與設計;
三、區議會成立小組跟進方案細節;
四、推行獎勵社區回收,達至有效回收。

從長者醫療券故事,看香港公共政策

林鄭月娥指出,長者醫療券的金額已從初期的650元增至現時2,000元,使用率高達90%,惟做不到應有作用,未能分流入住醫院及急症室的人次。... 她透露已要求食物及衞生局全面檢討醫療券效能,並會公布檢討結果 [註一 香港01]。

一,人生有幾多個十年?

政府於2009年1月推出長者醫療券試驗計劃,至今剛好十年。長者醫療券的初心是:

  1. 是要回饋長者,令他們可更自由在自己所屬的社區內選擇各類型的基層醫療服務,減少輪候 [註二 施政報告]。計劃會試行 「錢跟病人走」的概念 [註三 立法會文件],讓長者選擇最切合他們需要的私營醫療服務,包括預防性護理服務 [註四 醫療券網站]。
  2. 亦希望藉此鼓勵長者善用基層醫療服務,並與家庭醫生建立持續照顧的關係,以加強健康保障 [註二 施政報告]。試驗計劃鼓勵長者向熟悉其健康狀況的私家醫生求診,從而與私家醫生建立更密切的關係,這亦有助推廣家庭醫生的概念 [註四 醫療券網站]。

十年後,2019年,長者醫療券是否能令長者選擇各類型的基層醫療服務,減少輪候?

我在立法會看到很多公共政策,原意是好的,可惜在落實後,結果不似預期。官員、行政人員通常只看到政策的作用,很少人會留意政策的副作用,往往是十年後才顯露。

    你會選擇聽廣東歌嗎?

    你 Playlist 主要聽咩語言嘅歌?我是屬於八、九十後既成年人——九十末、千禧年代的廣東歌。

    這個年代,正值是我的初中時期。這個年代興起影貼紙相、講潮語,由「MK文化」帶動年青人的世界。當然,仲有陪自己成長的廣東歌!

    當時的我,仍未須要應付公開試,過著返學放學,間中打波的校園生活,無論身邊的同學、朋友家庭住哪區,家中擁有多少部或多少代遊戲機,有沒有 NOKIA 品牌的電話,基本上每人都必定有一部128/256MB的MP3機,一邊聽流行歌、一邊坐車、一邊食飯。

    當年的廣東歌,很多歌詞都令人琅琅上口,充斥愛情K歌、快歌等,可以說是一個年代的象徵。那時仍未須要應付公開試,過著返學放學,間中打波的校園生活,還記得當年在學校,都聽到幾位同學在小息、轉堂,甚至上堂期間,哼著「好心一早放開我,從頭努力也坎坷」、「一分鐘贈我一分鐘」、「我沒有六尺高,我卻會待你好」,「做隻貓做隻狗,不做情人」歌詞。當然,不只呢幾首歌,去到卡拉OK,大家就大展金口,做「咪霸」大半日都不願離開。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1798
    •  1799
    •  1800
    •  1801
    • 1802
    •  1803
    •  1804
    •  1805
    •  1806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