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融講一百句,總有一句是對,當然,這對的一句會完全駁倒他另外的九十九句。
他說:「有關民調(按:港大、中大、理大的聯合民調)只訪問約1000人,但全港有700萬人,結果能否代表全港市民。」(明報新聞網5月12日)
那麼,由1200人的小圈子選出來的特首,又憑什麼代表全港?
其實寫到這裡,要駁斥的已完全駁倒,可以說一句「講完」就作罷。不過實際上,千多人的民調,即使有令人質疑的地方,卻遠比周融攪的簽名運動更科學和可信,而1200人的小圈子篩選,則比這類民調邪惡百倍。
「三大」的民調只有一句簡單直接的問題:「支持定反對政府提出既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方案?」沒有預設立場,沒有引導性;反觀周生的簽名運動:「保民主、撐政改、反拉布、做選民」,再加上其組織名稱「保普選反暴力」,一共六個訴求,焦點含糊,自相矛盾(例如:聲稱保民主卻對小圈子篩選照單全收),周融憑什麼批評別人?
「三大民調」的「三大」就是本港三大學府的調查機構,按照世界民意研究學會訂立的標準執行及發放調查,反觀周融所牽頭的大聯盟,清一色是親建制團體和其外圍組織,敢問周融,你憑什麼批評別人的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