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刊於Magazine P 二月號
年頭,談保育,全城話題離不開叮噹(多啦A夢)與西環,如其說叮噹的時光機犀利,也不及港鐵的鐵路厲害,一條港鐵分隔的距離、阻隔社區。唯有雙腳才可體會沒有港鐵的城市,港島的房子依山而建,走在山上,永利街、儒林台、水池巷、太平山,由上環走到西環, 從燈籠街向後山走,體會山城,繁華背後僅存的靜土。
手作的美好
靜土的背後,有工人的汗水、工匠的心思、小販的辛酸和市井生活的故事。士他花利街有高溫火爐熔金的手藝,小小的戒子轉眼熔成小金磚;百子里公園記載不單是孫中生的生平,也是潮人的塗鴉;弓弦巷排檔群中,欣賞賣眼鏡的先生用金筆為文武廟寫出北魏體的書法對聯。摩羅街的小巷找尋碩果僅存的二手書店;沿荷李活道,經過足球員的傷患救星,尹鴻標的跌打醫館:太平山街找到難尋的月老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