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背景下的鄧麗君流行音樂
文/賴彥甫
編者按:我們常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的歌聲,鄧麗君早已成為了「大中國」想象的一個符號。然而在80年代,鄧麗君音樂的流行實際上鑲嵌在兩岸冷戰和中國市場化改革的歷史背景中。一方面,台灣因應鄧麗君在中國造成流行一事,鄧麗君遂被國民政府用作對付中共之心戰武器,同時大眾傳媒將鄧形塑為一位堅持反共立場之愛國藝人;另一方面,鄧麗君的音樂提供改革開放後之中國人想象「啟蒙」現代性、女性氣質,塑造個人意識的資源。與此同時,鄧麗君的歌曲被政府批評其為來自資本主義社會的黃色歌曲、靡靡之音,遂遭查禁。
鄧麗君的歌聲風靡華人社會,是至今目前為止華語歌壇最為成功且知名度最高的歌手。1986在年,鄧麗君被美國《時代》 (Time) 雜誌評為世界七大女歌星和世界十大最受歡迎女歌星。鄧麗君如此成就,迄今未有歌手能迄及。鄧麗君是當代最具影響力之華人歌手,她的影響力不只是商業上的,同時也是文化上的、政治上的。鄧麗君約莫於年代,成為橫跨兩岸之流行音樂文化現象,風靡彼時中國社會,並因此獲得有十億個掌聲的美名師永剛等。雖然鄧麗君音樂究竟是借由何種途徑進入中國造成流行,已難以考證,但鄧麗君的流行音樂之所以能流行於彼時中國社會,並對中國社會及流行音樂造成劃時代的影響,有其時代脈絡。然而,這一跨足兩岸之流行文化現象,很快地便被收編至彼時兩岸關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