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特約報導)審計署報告今年四月狠批葵青區議會在社區參與計劃撥款多項失當,當中涉利益衝突。民政事務總署依據審計署建議修改利益申報指引,又規定議員須把名譽職位填寫在公開的個人利益登記表,昨在區議會獲通過。不過有議員指在建制派議員佔大多數下,修訂指引不會改變利益傾斜的問題,「換湯不換藥」。
審計署報告批評區議會對參與審批撥款的區議員,在處理利益申報上無統一標準,並建議民政事務總署提供指引。民政事務總署因應報告,草擬有關「其他可供申報的利益」的指引, 並規定區議員或增選委員擔任名譽職位及其他可能涉及利益衝突的重要關係,必須填寫在個人利益登記表。總署又就區議會處理利益衝突提出「三級制」指引:
第一級: 如議員/增選委員身兼有關活動主辦/合辦/協辦團體不具實務的職銜, 例如名譽主席、名譽會長及顧問等,只須在討論前申報利益,但仍可參與有關的討論、決議及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