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盧德權這個名字,相信認識本地波球迷無人不識,這位出名謙厚的名帥,曾經任教香港代表隊、愉園、精工以及星島,90年代於ESPN擔任評述員的一代名帥,早前與一班昔日門生聚舊,有幸獲邀出席晚宴,與權哥暢談波經,實在獲益良多,一定要與本地球迷分享權哥多年的足球經歷與心得。
後排左起:茹健德、吳汝歡 下排左起:陳炳安、傑遜、盧德權
立志當中國隊教練
權哥當年的名著《金牌教練足球之旅》,內含權哥足球經歷,精彩非常。
盧德權這個名字,相信認識本地波球迷無人不識,這位出名謙厚的名帥,曾經任教香港代表隊、愉園、精工以及星島,90年代於ESPN擔任評述員的一代名帥,早前與一班昔日門生聚舊,有幸獲邀出席晚宴,與權哥暢談波經,實在獲益良多,一定要與本地球迷分享權哥多年的足球經歷與心得。
後排左起:茹健德、吳汝歡 下排左起:陳炳安、傑遜、盧德權
立志當中國隊教練
權哥當年的名著《金牌教練足球之旅》,內含權哥足球經歷,精彩非常。
就媒體報導何君堯昨日(9月17日)於一個集會上公開表示要殺害提出「港獨」的人士,言辭冷血、鼓吹直接暴力,涉嫌違反法律,我們對此強烈譴責。
何君堯身為立法會議員及律師,在公開場合發表有關殺人的仇恨言論,超越言論自由及道德底線,嚴重違反專業操守。《公安條例》中的17條b列明,若於公眾聚集中用恐嚇性、辱罵性等言辭意圖激使他人破壞社會安寧、擾亂公眾秩序,即屬犯法,最高刑罰12個月;而26條提到,若鼓吹暴力去殺死任何人或任何類別或群體的人,亦同樣違法。過往警方曾採取行動拘捕發佈仇恨字句的人士,我們認為何君堯今次行為有違法律,警方及律政司應一視同仁,採取相應行動。
立法會議員
許智峯 黃碧雲 胡志偉 尹兆堅 林卓廷
涂謹申 鄺俊宇 陳淑莊 譚文豪 郭家麒
楊岳橋 郭榮鏗 梁繼昌 莫乃光 葉建源
李國麟 邵家臻 毛孟靜 梁耀忠 張超雄
朱凱迪 陳志全
2017年9月18日
前日(星期五)代表 撐場大聯盟,連同沙田區議員容溟舟、陳兆陽、趙柱幫、立法會議員朱凱廸、周博賢等人到北角政府合署出席城規會會議,討論「石門傑志場旁邊興建資助房屋」以及「沙田馬場吞併前體院GIC用地」兩個重大議程。
簡單介紹一下,梁振英政府於去年意圖清拆只啓用一年斥資8千萬的傑志足球中心,以興建資助房屋,引起市民不滿;而2008年馬會租用體院GIC用地作奧運用途,曾蔭權曾指奧運結束後會歸還用地予體院,但馬會一直沒有還交體院或用作GIC用途,現申請為正式馬會用地。
今次會議實在令人大開眼界,難以筆墨形容,只能勉強列出以下三項令人震驚的觀察:
一、【城規會行政混亂 阻攔市民參與討論】
談一談今日在中大發生的事。
約下午時分有手持「這裡就是中國」標語的示威人士在文廣結集,大家當然可以立即聯想到「踩場」、「搞事」或「收錢」這些語句,來的是一班戲子,演的是一台戲,那就讓他演到夠,演到累好了。
我剛到現場時,有中大同學幾個,但大家都是旁觀,沒加理會。見示威者眾難得坐著,於是我也跟著坐下來,在他們的對面,嘗試聽一聽他們的想法,把片碎的論點看過究竟。當然,當然你可以預想關於「港獨違法」、「大學生唔讀書」的論點會不斷重複,近乎厭惡,可是,可是當你嘗試問什麼是中國之類的問題時,這些人還是可以在口號以外提供一點自己的想法,即便是粗糙的,是荒謬的,你絕對不會同意的。但是這就是他們的想法。
一會兒後,多來了一個女生跟我一起坐一起跟手持標語的人士說話,後來知道是中文系的畢業生。也是一會兒後,一位伯伯喚了我一聲,主動的提出想跟我聊聊。我們竟就在標語人們的旁邊圍起圈子討論,有我跟中文系畢業生,有那位伯伯和另一位老人,也有另外兩位中大同學加入⋯⋯於是出現了一個趣怪的畫面:當標語人那邊起了零星衝突,我們卻仍然在這邊不斷交換觀點。這個討論圈一直維持了好幾個小時,有人加入,也可以分裂成幾個小的討論。
我們到底在聊些什麼?我都忘了,實在零碎得很。可是,我記得兩個故事:
新加坡的反對派到近年才能講出他們的慘痛經歷,在仍是威權統治的新加坡看這些書,更感言論自由來之不易。
中大學生會張貼「香港獨立」標語受校方干預事件所引發的一連串事件,如各大專院校相繼出現「香港獨立」標語, 以示學生們的團結,反對大學管理層對言論自由的禁制/干預,中間出現了大陸學生在中大反張貼,以至有組織的「愛國」大叔大媽操到校園的粗暴舉動。中港學生對峙和語言衝突,周竪峰一句「支那人」引起各方聲討,「播獨」學生的仇恨語言成了眾矢之的。
看到這些新聞時灰記身處言論受限制,抗爭比香港代價高的威權統治地區,因而感受特別深,雖然對中大學生會會長周竪峰的仇恨言論不以為然,覺得他如果真的對「香港獨立」是認真的,他發洩式的言論與行為只會「倒自己米」,但更對校方、政權和建制力量有意無意聯合起來,舖天蓋地的「禁獨」威嚇極感到不妙。
特別在閱讀一些新加坡反對派人士的回憶錄,展示為了說真話而被長期監禁,政府借「社會和諧」之名禁絕「冒犯」言論時,更覺得即使學生們的言論「千不該萬不該」,若不涉煽動暴力,校方只能用說理方法與之溝通、辯論,不能「大石壓死蟹」,要干預和禁絕,更不應該配合政權和建制陣營的大合唱,主動收緊香港岌岌可危的言論自由。
(獨媒特約報導)路政署建議在旺角興建「超級天橋」,星期六下午在大角咀舉行第二場社區論壇,官員堅拒透露天橋造價。此外,獨媒記者發現有建制派人士動員數十名長者出席撐場,但多人在論壇中睡覺和零發言。論壇在大角咀旺角街坊會陳慶社會服務中心舉行,論壇要求參加者預先登記,記者事前曾致電顧問公司作登記,但發現名單上沒有記者的名字,工作人員表示即時填寫便可以。論壇有超過一百人出席,超過一半以上為長者。
馬季開鑼才兩個星期,已經意外連連。除了在上星期日騎師黎海榮策騎「育成寶貝」墮馬外,上周二的行馬機1死8傷離奇事件更是聞所未聞!那天練馬師麥菲文安排了9匹馬到行馬機踱步操練,據說是其中一隻馬匹情緒不安或受驚,未幾失蹄倒地,阻礙了隨後馬格移動,形了成骨牌效應,九匹馬前仆後繼,而行馬機仍不停轉動下造成1死8傷的慘劇!
應該是我太天真了,在絕大部分香港人或馬迷眼中,這都根本算不上是甚麼慘劇。不過是漫長馬季中的一段小插曲,在賽馬的世界,意外之於馬匹是日常。在賽事中你看到的只是部分,公眾不知道的又有幾多呢?這些「雞毛蒜皮」的事,馬會認為不值一提。
馬會沒有機制將未有報名出賽的馬匹的傷病事故全部公開,每年都有大量馬匹因各種傷病事故退役,牠們是甚麼傷病?背後原因為何?退役後命運如何?要被人道毀滅?因為不涉及公眾利益,馬會都不會特別公布。今次的行馬機意外發生在上星期二,但如此「罕見」事件馬會卻隻字不提,只在馬圈口耳相傳幾天後才在傳媒追問下作出回應。其中一匹受傷的馬匹「宸龍」在事後退出了周日的賽事,馬會公布的原因竟然是「中暑及精神不振」。
而到今日,馬會依然沒有打算交代事件詳情,是人為失誤?是機件故障?還是行馬機設計上有危險?還是程序上有改善必要?還是說穿了,大家都不大上心,很快大家又把焦點放在下次賽事了。哪怕你是馬王級如「佳龍駒」,墮馬離世不到一星期,大家都忘得一乾二淨了。
(獨媒特約報導)昨日(9月14日)葵青區議會大會除討論加強利益申報機制外,又同時收緊對資助活動的要求,包括申請機構註冊地址必須位於葵青區,以及申辦活動不得多於一日,理由為難以監察、撥款申請過多及社區會堂飽和。立法會議員兼葵青區議員梁耀忠以足球班為例,根本不可能一日完成,質疑做法「斬腳趾避沙蟲」。
葵青區議會昨日在「就地方組織申請區議會撥款事宜修訂《葵青區議會撥款使用指南》」議程中,討論區議會屬下的行政及財務委員會(下稱「行財會」'),在今年9月7日會議上通過兩項建議,包括區議會撥款應只供註冊地址於葵青區內的團體申請,以及以「避免浪費資源」為由,撥款申請不可用作舉辦為期多於一天的活動,為期多於一天的連續性活動(如宿營)則不受限。
民主派及建制派議員就禁止撥款給舉辦多於一天活動的建議,引起激烈爭論。街工區議員黃潤達質疑,部訓練班如粵劇班為期雖然多於一天,其本質仍是屬於文娛康體活動,認為新修訂的指南會違反區議會發展本區文娛活動的原意。
街工區議員兼立法會議員梁耀忠指新修訂純屬「斬腳趾避沙蟲」,令地方組織難以舉辦活動。他以舉辦足球班為例,根本沒有可能連續四天訓練以符合新要求,質疑難道此類活動就不應該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