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昨天就大角咀晏架街/福全街重建項目邀請發展商入合作發展意向書,項目於2008年開展,地盤面積7,800平方尺,將有六棟樓宇將被拆卸,原來五、六層高的大廈,會被改建成一棟23層高的酒店,謂配合「配合區內市場對3-4星酒店的需求,創造就業機會及帶動本土經濟」。
市區重建原意應為改善舊區居民居住質素,但原來只要城規會通過,市建局就能隨意改變土地用途,投向能賺錢的項目,貫徹其利潤至上的地產商作風。大角咀有多個私人地產商收地強拍及市建局重建地盤,規模甚廣,已出現不少豪宅插針樓,區內亦有不少大地盤正在動工。原有居民、商戶被迫遷,亦直接導致區內舊樓或劏房租盤減少,基層租戶只能面對更高昂的租金開支。新重建的項目,不僅無法用來處理社區的住屋需要,更使區內住屋問題惡化。
至於說建酒店能「創造就業機會及帶動本土經濟」更是無稽,原來的茶餐廳、文具鋪等小店,才是真正切合社區需要的本土經濟。重建巨輪來到,商鋪常常難以原區復業,又或是要付更高租金才能勉強繼續經營。市建局的重建模式,不僅不能有益於社區,更是將原有的小型社區經濟消滅。市建局以地盤位處繁忙馬路側而不適宜興建住宅為由,決定將地盤改劃成酒店,並期望新酒店項目能串連起旺角與奧海城一帶,無疑更加帶來附近區域租金樓價上升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