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月圓與月經

今日是中秋節,因為中秋的月亮特別圓,標誌著一家人也該團團圓圓,回家吃飯團聚。中秋節令人聯想到的,除了要早點訂檯吃飯、買兔仔燈籠、月餅有多肥、嫦娥奔月外,還有甚麼?

中秋的月圓之夜,在以前的農務社會,是一年辛勞工作已完成,農作物收割之時,因為上天的眷顧,令農作物得以豐收,人們懷以感恩共慶中秋。在沒有電燈的時代,人敏感的生理周期受月亮的光照影響,新月時寧靜休息,滿月時活躍慶祝,以往的生活,與月亮的周期生生相息。

月亮在占星學上,象徵女性、情緒和知性,代表陰性能量,月亮的周期為28天,與女性生理周期相符合。月亮影響潮汐潮退,人身體的水份佔70%,自然也影響到我們身體的潮汐潮退。

有趣的是,理性的科學卻認為月亮對地球的生活有影響並不科學。現代人用西曆,住在密集的城市也不是時常看見月亮,繁忙的生活和光污染,令我們已遺忘了與月亮的緊密關係。

我開始發現我的女性生理周期與月圓生生相息,是因為我兩年前開始用iphone app紀錄月經的周期,以方便計劃旅遊。自去年從城市搬到離島居住後,差不多每晚都能看到美麗的夜空,對月亮的周期也變得敏感,我發現每次月圓,我的M同時準時到達,令我不禁聯想,難道月圓令我潮汐?

彩虹鞋帶行動 支持同志平權

同性戀者維權組織Stonewall 發起彩虹鞋帶運動, 他們邀請英國一共134間球會,希望球員能在今週比賽繫上彩虹顏色鞋帶,表示對同性戀球員的支持。其中英冠球隊昆士柏流浪中場祖爾巴頓 ( Joey Barton)已在社交網站 twitter 上表明支持行動,他更指性取向在運動場上不會構成任何問題,公眾應該持開放態度。Stonewall 副行政總裁蘿拉杜迪(Laura Doughty)便表示,球會應該對同性戀者給予支持:「球會及球員是時候需要發聲,抵抗同性戀者恐懼症。繫上彩虹鞋帶是要給予同性戀球員支持和勇氣。」

robbie-rogers_2522917b

圖:羅渣士在去年三月出櫃

甲龍行人橋
圖:甲龍村的行人橋,早前曾以高鐵影響為風水為由,希望改建成行車橋,被《南華早報》揭發後工程被擱置。

(獨媒特約報導)粉嶺裁判法院昨日續審八鄉鄉事委員會主席被反對加入甲龍村原居民村選選民名冊一案,由反對人謝世傑發言,並由控辯雙方結案陳詞。審訊過程揭發了目前政府的原居民確認制度極度兒戲和不負責任,就算政府批准某人成為原居民村選的選民,卻不表示他是該村的原居民。

photo (3)
文:黎穎詩(《城市日記》作者)

夏末的黃昏,荷花已凋謝,長出一個個嫰綠的蓮蓬。蓮塘上除了盛產蓮子的白荷外,還有睡蓮。在南涌開設有機農場的倫國輝便是蓮塘主人,他告訴我塘裏大約有一萬條魚,豐富了生物多樣性,吸引雀鳥到蓮塘休息,也為白荷提供養份,令長出來的有機蓮子和蓮蓬更清甜可口。

那天,輝哥坐在小木艇的後排槳艇,我就站在最前面,手執長木棒,當艇要改變方向時,我要把木棒伸到相反方向的蓮塘底,再輕輕按下。我們的導演林森和收音師何天灜則坐在艇的中間,拍攝輝叔採摘蓮蓬。

image
反對曾憲強甲龍村原居民身份的三人,左起林銳田、謝世傑及李觀大。

(獨媒特約報導)八鄉鄉事委員會主席元朗區當然區議員及八鄉甲龍村原居民村代表曾憲強,其新界原居民身份受到質疑。三名認為曾憲強並非原居民的公眾人士,日前向選舉登記主任反對曾憲強的原居民村代表選舉選民資格。個案星期一交到粉嶺裁判法院審理,星期三續審。

海洋公園 — 引進動物機制篇

根據海洋公園多年來新聞稿,筆者綜合了5種園方引進動物的方法,包括有購入、物種交換計劃、送贈、拯救、人工繁殖。每種計劃背後有著鮮為人知的真相,這不單是商業買賣,還涉及動物生存權利及其生命價值。

購入

購入是其中一種主要的引入動物方式,園方派遣工作人員遠赴世界各地採購物種,例如在七十年代,園方遠赴日本太地町購買海豚。近十年公園為了提昇自己在國際上地位,大興土木,興建新主題館也務必成為全球之冠,例如在2002年在日本鹿兒島購入4條鎚頭鯊,打做成為「全東南亞第一間飼養稀有品種鯊魚之水族館」;在2006年,世界各地引進1000隻水母,當中包括10種稀有品種,也打做成為「全東南亞第一座獨立水母館」;還有在2010年,海洋奇觀水族館開幕,購入1000條珊瑚魚,運送期間死亡率已達70%。這次賣買會否成為「全東南亞最殘酷之水族館」呢?

IMG_1309
圖:四位參選「戲劇」界別的候選人黃秋生、謝健民、梁永能及古天農。

三年一屆的藝發局推選活動又開始了!藝發局是唯一一個設有民選委員的政府法定機構,雖然27席中只佔10席,但也不失為一個小小的民主缺口,讓至少十位委員們需要經過選舉的洗禮,向選民問責。

DSCI0091

(獨媒特約報導)現代女性常以家庭和事業為由放棄餵哺母乳,轉以奶粉代替。母乳育嬰協會政策研究負責人徐瑩的女兒﹑朋友(化名A女士)的兒子已不是手抱寶寶,而是已經兩﹑三歲,會行會走的小娃娃,她們仍然堅持餵哺母乳。餵哺母乳是一個親子活動,令母親和子女有更親密的交流,這是奶粉無法取代。奈何主流社會竟然標籤她們為「怪獸」、「累咗小朋友」。不斷遭受打擊卻無阻她們的決心,堅持以最自然的母乳,作為給最愛的第一份禮物,並且竭力推廣這文化,消除社會謬誤。

尊重她們,還是傷害她們?--回應學校為少數族裔設「女生班」的報導

編按:越來越多香港傳媒對少數族裔的議題有興趣。近幾個月主流媒體報導兩所中學為巴基斯坦女生設立「女生班」,帶來不少爭議。有媒體強調校方說有關措施是「應家長要求」,為了「尊重有關族裔宗教文化背景」。服務香港少數族裔的香港融樂會卻接到家長反映,指校方從沒有全面、有效地諮詢。他們只是被通知及被要求遵守。並質疑有關措施不是尊重這些女孩,而是害了她們。

事件簡介

今年六月初,有電視台報道,一所主流中學(下稱A校),對校內的巴基斯坦裔女生採取特別措施: 同一族裔的女生,獨立地被編成一班女生班,據報道形容,課室「編在走廊最盡頭」,她們每天上學、小息、午餐、放學的時間表,跟其他族裔學生分開,「目的是令她們完全看不到男同學,男同學亦完全看不到她們」,報道甚至指校內其他同學「都不知道她們存在」。報道交代校方此做法是基於這群女生來自「很傳統的穆斯林家庭」,又引用其中兩名女生喜歡女生班的原因如下:

DSC_6247
文:黎穎詩(《城市日記》作者)

第一次見曾吉慶是在去年的大坑舞火龍,我為《城市日記》紀錄這個起源自1880年的傳統習俗,並探討市區重建對這個有逾130年歷史的文化承傳的影響。

吉叔今年64歲,協助統籌火龍表演,是團隊中少數並非「大坑仔」出身的老人家。大坑仔是指在大坑出生的人,不論年齡、性別,都會用大坑仔來形容自己。在採訪過程中認識的大坑人,通常會先稱呼自己為大坑仔,香港人才是他們的第二個身份。雖然吉叔不是大坑仔,但他半世紀前已經在大坑工作,是大坑首批汽車維修學徒,一做數十載,今天他已經擁有自己的汽車維修公司。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823
  •  2824
  •  2825
  •  2826
  • 2827
  •  2828
  •  2829
  •  2830
  •  2831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