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一世紀後的約戰:憶念在戰火中消逝的哥連泰斯

譯:運動公社

在6月12日,巴西對克羅地亞的世界盃揭幕戰在聖保羅的哥連泰斯球場舉行,數以百萬計的球迷都緊盯電視機。這是一場精彩絕倫的比賽,克羅地亞率先打開紀錄,把東道主殺個措手不及。惆悵不安的巴西隨後重整旗鼓,結果反勝3-1。

不過,這個球場名字的背後卻隱藏了一個更加戲劇性的故事,既輝煌而悲慘。有文獻清楚記載巴西勁旅哥連泰斯的成立,是源自球隊的始創成員在1910年受到來訪巴西的英格蘭同名業餘球隊哥連泰斯的啟發,而這支業餘球隊很富傳奇色彩。

原版的哥連泰斯是在1882年由當時的英格蘭足總助理秘書積遜成立,他成立這支球隊的目的是要打敗打遍當時天下無敵手的蘇格蘭。著名體育記者David Goldblatt在他的足球史著《The Ball is Round》形容這支球隊「雲集了各路業餘好手」,當時職業球會的勢力不斷上漲,使他們面臨巨大的挑戰。

David Goldblatt解釋道:「這家球會沒有主場,就算是像足總杯這麼大眾化的比賽,他們一直以來都不參加。他們只向其他球隊下戰書及接受其他球隊的挑戰。哥連泰斯所踢的那種海盜風格的自由進攻足球,象徵著過去由貴族主導體育、政治及意識形態的那個黃金時代。」

不過,這家哥連泰斯帶給人的意義不止於懷舊。

在黑暗的道路裏尋找光明──對話黃之鋒、黎汶洛

圖:美聯社

第一次見到黃之鋒是2012年底,我主編的「號外」雜誌採訪和拍攝他──我們要把他和其他兩位學民思潮同學作為封面故事。那一年,他和學民思潮因為發動反國教運動包圍香港政府總部,早已成為香港的傳奇少年、風雲人物。此前,我早已在媒體上多次看到他有條不紊的談話、具有魅力的演講,見到本人發現16歲的他當然仍是充滿著少年的孩子氣,不過一旦面對提問,他就回到一個成熟的運動者。

反國教運動之後,學民思潮把重點放在推動香港的政改,並積極發展組織工作。2013年中,佔領中環運動發起政改公投,學民思潮和學聯成為最積極主張「公民提名」的組織,深深影響了民主派的政改議程。所謂「雙學」和「(佔中)三子」都成為政改運動的主角,彼此既合作也有緊張關係。

9月 22日,學聯發動罷課行動,26日週五,學民思潮發動高中生罷課,有一千五百高中生來到立法會外,還有許多高中生在校園進行罷課。我在現場看到這麼多制服中學生,真是對他們的青春勇氣感到敬佩。當天問之鋒,他都有點驚訝會有這麼多人來。

當晚現場聚集了非常多的群眾,黃之鋒在台上突然宣布重奪他身後的「公民廣場」,接著包括他在內幾十人衝進去,被警察包圍整天,直到第二天中午被清場。讓人沒想到的是,警察甚至搜查黃之鋒家裡。

11月底,黃之鋒又在旺角清場過程中,和其他許多人一起被警方逮捕,甚至被警方襲擊。

我也曾有過一刻暴力傾向

龍和道被暴力清場後的那三數天,我看到其中一條片,內容是警察從已被堵塞的海富天橋上跳下來,不分由說的追打示威者。大概當時警察是衝向拿攝錄機的人那方向,因此可清楚看到,那名警察在自身沒受到甚麼威脅的情況下,仍然狠毒地追打示威者。當我聽到影片裡那一片尖叫慘叫聲之際,心中猛然升起一股强烈的憤怒。這股憤怒似曾相識,於是我突然記起了多年前曾經有過的那一刻暴力傾向。

當時我還在美國居住。有一天我到downtown去,那時只是中午左右。在一條並不繁忙的街道上,我遭兩名拉丁裔青年打劫。其實我看不到他們是否真的有武器,我只看到其中一人把手插在衛衣衫袋處,內裡有像是槍的東西對準我。由於附近沒有人,我當然沒有冒險去測試他袋裡「武器」的真偽,故此我唯有把錢奉上。其實他們二人也算倒霉,我身上只有一張廿元美金,他們連我褲袋裡的散紙也要。然後他們指著我頸上那條很幼的金鍊示意我除下。我把金鍊拿出來給他們看,上有一個金色十字架及另外兩個也是金色的聖牌。我說:”this is religious!” 。也許因為是拉丁裔,特別是墨西哥人也信奉耶穌的關係吧,他們竟然順攤地作罷,離去時只示意我不要報警。

佔領人心,由參加2015年區議會選舉開始

如你每日對建制派議員如TreeGun、元秋、梁美芬、李慧琼、葉國謙、郭偉強與葉劉淑儀等立法會議員的反智、賣港獻媚的言論,感到厭煩,你首先可做的是登記做選民,然後在2016年立法會選舉時,行使你的公民權利;同時更須要在2015年區議會選舉時投票,並教導你的長輩,特別是老人家,選出一個真正為香港好的區議員,以及競選或鼓勵你身邊有志之士參選區議員。

是的,你也可參選區議員,參考2011年區議會選舉活動指引,能成為候選人的門檻一點也不高,只須年滿21歲,並且是一名選民,提交選舉按金3000元便可(候選人所得的選票不少於選舉中有效選票總和的5%,更可取回按金)。

作為新丁,該在那些選區參選?參考2011年區議會選舉結果,共有412個民選議席,民建聯成為大贏家,連同自動當選,奪得136個議席,佔總議席三成,而工聯會奪得29議席,其他建制派政黨也取下不少議席;除自動當選的議席,其他議席都是泛民同建制之爭,作為泛民的同路人,如你參一腳,在同區競選,因大家票源相同,最後只會分薄票數,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本來總票數多過建制,最後卻促成建制當選;而這也是建制的成功,工聯會的人不會與民建聯同區參選,他們配票得宜,所以往往在總票數少過泛民的情況下,仍能勝出。

擇善而固執——與周保松談《政治的道德》

(此文刊於12月《號外》,文章寫於10月20日,出刊前略作修訂)

9月28日,在警方投擲的87顆催淚彈下,數十萬人高舉雙手宣示自己沒有武器,與警察對峙的前沿抗爭者打開雨傘抵擋胡椒噴霧,類似畫面定格在記者拍攝的影像和許多人的記憶中。原本只是打算如儀式般進行的「佔領中環」竟發展成一場在青年一代中有相當民意基礎且有逾十萬人參與的公民抗命,這是任誰都無法想象的。

接下來的日子,一邊廂,武力清場的傳言、撤與不撤的爭論、公民抗命與公然違法的界限自然令身在其中的人倍受煎熬;另一邊廂,佔領區內的理想與純粹、活力與希望也形塑了一個新香港,美好如烏托邦。人群佔領街道,佔領者在路中間讀書、討論、聊天,在城市中心搭帳篷露營,香港人第一次用身體親近了鋼筋水泥構建的城市空間,用建構者未曾想像的使用方法賦予其新的意涵;佔領者自發組織起物資、救護,甚至垃圾分類與回收,不時有人走過送食物、飲品和各類生活所需,燥熱的日子還有可愛女生拿著手持迷你電扇在人群中送清涼;流動民主教室每天開講,老師義教,同學也聽得投入、認真;不斷擴建的「遮打自修室」和各區的流動圖書館在喧譁的街頭呈現安靜的力量;各種充滿創意的標語、貼紙,視覺、裝置藝術在佔領區隨處可見,有人真的在柏油路上種出了花,而每晚在金鐘準時開始的「佔中打氣機」將世界各地的支持和敬意投影在政府總部的外牆,告訴佔領者並不孤單。

扔出第一塊石頭之前

攝:獨媒記者 Gundam

局勢不明,愈來愈多人一鼓動更激烈的行動,比如鼓勵暴動,覺得暴動可能是面前劣勢的出路。

我記得三年前,社運朋友間蠢蠢欲試堵路作為行動的方式,堵了三次路,拉了一堆人,捲入幾單官司。那時候有運動期前輩說,愈來愈激進的肢體行動,需要同樣的智慧與思考,不能落入無限的肢體升級。

那時候我們所謂的升級都不過是堵大會堂外一小段干諾道中,如今連彌敦道都堵過了,干諾道中停車多時,再談堵路明顯是不合時宜。那時候行動的代價最多是拘捕與審訊,比較現在遭警毒打、註銷回鄉證、隨時秋後算賬,實在是相當輕巧的代價。

我一路都記著,行動升級的同時,不能放棄思考。

121在龍和道,我聽見路上的人喝在公園的人說:真普選無你地呢啲撚樣份。是這樣嗎?那些人跟你和我可能一樣,堅守多時,但人人有不同的考量,所以有人站前站後,不是合理不過的事嗎?後來又聽到現場有石頭和磚塊,隨時要丟出去。

我那麼的恐懼。不是怕丟出那一塊石頭會打破和平理性非暴力的光環,我所懼怕的,是丟出那一塊石頭後,我們身邊的同行者是不是都可以承擔後果,可能是警棍,可能是子彈。

行動代號:革命!——給今天臺灣和香港的年輕人們的鼓舞

孫中山這個名字,對今天仍尊稱其爲國父的港臺兩地的這一代人而言,到底仍存在著何種意義呢?易智言導演嘗試用《行動代號:孫中山》這部電影來給予我們一個關於答案的提點,且分享一些個人觀點。

其實電影講的是一個非常平凡簡單的故事,兩班貧窮的高中生策劃把孫中山銅像從放置被遺忘物件的儲物室内「拯救」出來,去換錢來解決各自的生活問題。是否成功「拯救」在此不便透露太多。電影裏各種年輕人的天真行爲惹人不斷發笑,卻不是取笑,而是會心微笑,因爲都是我們曾經做過的傻事。在大部分的輕鬆調子裏卻有三個鏡頭特別讓人黯然。

第一個鏡頭是,阿左追著那個撿走行動筆記本的同學,一直追到超市,看著他在超市裏吃免費的東西。這一幕或許沒什麽特別,卻埋下了阿左,以至觀衆對那位同學的同情和希求理解。

到了第二個鏡頭,阿左和那位同學比窮,比到要去彼此的家裏去看誰更窮。此時,阿左和我們依然不認識那位神秘的冷酷同學。自己家裏雖然狹窄,卻還有奶奶和鄰居,可是那位同學家徒四壁,有腳的,包括人和家具都跑掉了,就除了一個會打人,被兒子撞一下就倒地,然後埋怨兒子打老爸的沒用男人。善良的阿左同情這位冷酷的同學,希望邀請他一起行動,還他帶到儲存行動裝備的地方,讓他有個容身之所。接下來發生什麽事情也不劇透了...

漫長的七一:從泛民困局到後佔領憂思

泛民困局

過去二十多年,即便於其巔峰時期,民主黨亦只是一個虛銜盟主,缺乏指揮其它黨派的實際權力。當初我們尚可視派別林立為體現民主多元,以此自豪,但久而久之,這種鬆散無紀律之害卻日漸浮現。

首先是黨派之間鬼打鬼,協調不出一個配票機制,互爭票源,致建制派收漁人之利;其次行動方向各異,互相攻訐,激進派攻擊民主黨「無恥」,於政改向中共妥協;民主黨則視激進派為「無聊」,認為無限制拉布戰破壞議會秩序,得失中間派選民,削弱泛民力量。

姑且不論誰對誰錯,最大問題是方向不定,進退失據,每個行動都畫虎不成反類犬,全都收不了最佳效果。民主黨獨自走入中聯辦,缺乏其它黨派支持,手中無甚籌碼,妥協結果竟只得「超級區議會」此蠅頭小利;激進派打拉布戰,因得不到其他泛民派別全力參與,無法完全癱瘓議會運作,建制派遂敢於動手剪布,為政府護航。

佔領運動重演泛民歷史

由組織鬆散到進退失據,佔領運動不咨是重演泛民內鬥和失序。運動上層已經分崩離析,泛民跳船撤退,李卓人議員直言內部爭拗達「敵我矛盾」級別,幾乎要劃清界線;學聯與學民亦貌合神離,如早前學聯放風說要考慮退場,學民卻宣布以絕食方式延續佔領;作為發起人的佔中三子則已自首,並公開呼籲佔領者自行退場。

分道揚鑣,讓運動走得更遠更好

攝:獨媒記者Gundam Lam

佔領運動已觸發統治機器把鎮壓力量升級,動輒警棍胡椒如雨下,市民頭破血流,被拘捕者眾。伴隨鬥爭之慘烈,內部爭吵亦激烈,令人擔心,而我也忍不住去想運動的可能去向,以及該走的路。

佔領運動持續兩個月,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出現不同路線的派別群體。首先,我們應該很清晰地知道,金鐘佔領區有著幾個不同派系,雖然他們有共同的政治訴求(「真普選」、「撤回831人大決議」等等),但是,他們的道德價值、形勢分析、戰略及戰術都相當不同,不能用「佔領人士」一詞簡化之。我這裡暫時不對各派系作評價,而先做一點粗淺的分類:

政治自由派

以學聯及學民為代表,爭取平等政治權利,強調「和平、理性及非暴力」的行動原則。他們透過九月的罷課,意外地勉強成為金鐘佔領場地的領導,或所謂大台。他們與「佔中三子」及泛民關係較密切,也與社運團體合作無間,以低度的社運管理手法維持秩序。但是,不能不加分析地貶斥他們為「和理非」,畢竟政治自由派負上組織警方所宣佈的「非法集會」,身體力行佔領公民廣場、衝擊警方防線,佔領金鐘夏愨道,以及違反禁制令。

示威者譴責警方濫暴踐踏人權 收集個案作投訴

(獨媒特約報導)在雨傘運動中遭警方武力對待的示威者召開記者會,譴責警方濫用暴力及踐踏羈留人士基本人權,及對政府及警察的不合理執法手段予以強烈譴責。示威者已收集約30宗個案,將作出投訴,不排除採取法律行動。

收集受害者個案 不排除控告警方

社民連周嘉發表示警方在11月30日至12月1日期間,以嚴重不人道方法對待示威者,例如沒有把受傷的被拘捕者先送往醫院,而是先送到警署,而要求致電親友及律師時,亦一再被拖延;在要求如廁時,警方竟回應「俾條橡筋你」;有被拘捕人士只能用英語溝通,又被警方罵「做咩扮鬼佬」。此外,又把示威者「特登放在停車場」,並「開大風扇」,是非常不人道及濫權的行為。

前輔警、樹仁大學三年級學生楊逸朗呼籲受害者立刻出來舉報警方濫暴及違反人權的行為,他透露一眾遭警方濫暴的人士正尋求律師協助,並至監警會及投訴警察課反映,更不排除訴諸法庭;而現時已集合了約30多位的受害者的個案。

籲公眾關注濫暴問題 勿習以為常

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希望公眾關注警權問題,不要慢慢對警察的濫暴習以為常。他又強調,現在是警察把武力升級,示威者的頭盔根本沒有攻擊性,只是防衛自己的工具,警方把「仇恨」升級,只會令社會進一步分化。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491
  •  2492
  •  2493
  •  2494
  • 2495
  •  2496
  •  2497
  •  2498
  •  2499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