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獨媒特約報導)「正常人與殘疾人對立是一個幻覺,就像『2017一定要得』是幻覺一樣!」《殘疾資歷:香港精神障礙者文集》主編兼作者張馨儀笑說。「殘疾資歷」是張馨儀提出的新概念,書中結集精神障礙者與「正常人」書寫自己的「殘疾」故事,每個人其實在「精障者」標籤以外都有更豐富的身份,例如患強迫症的前記者、曾入住高街精神病院的老人、兒子患抑鬱症的媽媽,也有與精障者相處的教師、社工加入討論,戳破「精神病」的幻覺——抑鬱、燥狂、精神分裂等「病」,本來不過是人人也有機會經歷的痛苦狀態。
重新定義殘疾
社會普遍對殘疾者的理解,不是「好慘」,就是「勵志故事」,傳媒總愛描述殘疾者如何努力融入主流,「正常人做到我哋都做到」,但這種敍述並不是真正的平等,「在人們眼中,就是不要歧視精神病人,他們好慘,這都是用『正常人』的眼光,叫大家不要歧視『異類人』」,「當你將自己變成一個『正常人』,融入主流社會,其實都解決不了歧視的問題,只是在認同『正常人』歧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