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捐款

焦點文章

709大抓捕兩周年  律師學者默站聲援

(獨媒特約報導)709大抓捕兩周年,世界各地人權組織均籌辦首屆中國人權律師節,香港的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今天亦發起7分09秒的默站行動,抗議中共政府打壓維權律師。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主席何俊仁表示,雖然709事件中維權律師遭受酷刑對待,但無法抹殺人民追求人權、自由的精神。他又指即使劉曉波或將重病逝世,但其精神亦不會消失,將伴隨追求自由民主人士繼續抗爭,強調市民不會向強權低頭。

默站行動下午三時在終審法院門外近皇后像廣場舉行。何俊仁率先致辭,並帶領民眾開始7分09秒的默站,以表對709事件中維權律師的支持;其後再進行3分鐘默站聲援劉曉波,呼籲中國尊重他的要求,給予他得到國外就醫的機會。

《709 的人們》 ——「千萬別忘記,每一個人都要為他願意容忍的政權負責。」

* * *

中國維權律師關注組,原邀江瓊珠為 709 大抓捕的資訊編彙成書。她倒建議:現在沒人看書,不如一併拍片。

她遂邀盧敬華一起冒險回大陸,直接訪問下獄者的眷屬,拍成紀錄片《709 的人們》。議題雖屬少眾,但放映會座無虛席。近來官媒不時「闢謠」還擊,皆似衝著此片而來。

盧敬華說:「從前是記者,就算被捕,都有新聞機構保我。但而家唔係,所以去之前有啲擔心。」所幸有驚無險。他感慨部分受訪律師,雖沒被正式通輯,但自知不可免,一直過著四海為家的流亡日子。

筆者詢問二導,年輕人多否認中國民主為己任,是什麼推動他們繼續為中國奔馳?

江瓊珠解釋,自己成長背景與本土派不同,「因為我唔年輕囉,純粹係感情問題。」

「我唔係大中華膠,亦唔講血濃於水嗰套。但 78 年仲係大學生嘅我,已經帶文宣返大陸。當時訊息好封閉,民運份子真係靠我地帶嚟嘅刊物,有一本得一本,會傳閱到爛哂。」

「對我依個年紀嘅人,89 民運已經係第二次。正如江天勇講,709 對維權律師嘅打壓,只有六四可比擬。我冇咩責任,亦冇咩理論,但情感就係咁累積落嚟。」

去中聯辦遊行的人,多屬中年以上,紀錄片的觀眾亦然。「我成日都講,我地做嘅就係向信左教嘅人傳教。做唔到好多嘢,唯有盡做。」

為何選擇盧卡古?

有人說盧卡古身體天賦強,尤其是他的上肢力量,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他身體對抗的技術還是比較幼嫩,而且衝刺、跑動量真的不多。舉個例子,兩季之前盧卡古對上白蘭特,其實還沒佔多少優勢,一來他在靜態對抗裏較少干擾動作,二來他不太會反覆衝刺引開對方中堅。如果以過去的杜奧巴來衡量今天的盧卡古,兩者的距離還是不少的。從入球數字去看,盧卡古在英超是一個proven striker,而且在聯賽對付弱旅頗有一套(翻查過去兩季在愛華頓的入球紀錄,他有超過一半的入球都在中下游球隊身上取得的);但是身為一位中鋒,他對於隊友的支援能力仍然不太足夠。摩連奴對中鋒的要求嚴苛,盧卡古仍須努力。

但是大家看看近兩季的愛華頓,盧卡古在中場供應稀少的情況下取得這麼多入球,這就說明了摩連奴選擇他的原因。在上季季尾,BBC《Match of the Day》節目裏一眾嘉賓分析車路士對愛華頓一戰,伊恩胡禮(Ian Wright)便選取了愛華頓球員的傳球片段大加剖析,說明他們對盧卡古的支援毫不到位(這亦是愛華頓最大的問題)。

南港島綫基建工程超支 政府再交失實文件

(獨媒特約報導)立法會財委會昨午在建制派議員晚上6時50分登上駁船前往遼寧號前,召開一節兩小時會議,續議港鐵南港島綫基建工程超支2.8億項目。會上發言全為民主派議員,其中建築、測量、都市規劃及園境界姚松炎揭發政府提交的失實,需額外給予港鐵管理費的數目前後矛盾。

朱凱廸早前連番去信政府,要求解釋超支撥款中有多少是須付予港鐵的管理費。運輸及房屋局在5月26日回覆指為2,910萬,但今日會上當局提交的最新文件,卻顯示2,910萬僅是按2010年9月價格計算的數目,並非實際給予的數目。姚松炎在會前指出問題,要求政府收回文件或承認文件出錯,當局在會上無法回應,僅稱「會後再研究問題」。

【佔旺清場】黃浩銘等九人不認罪  控方:不遵從法庭指示影響法治

(獨媒特約報導)佔旺清場案共二十人被控告藐視法庭罪,法庭昨日處理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學聯前副秘書長岑敖暉等七名被告認罪的求情後,今早續審。另外九名被告包括社民連副主席黃浩銘、秘書長陳寶瑩、副秘書長關兆宏、成員趙志深;馮啟禧、熊卓倫和麥盈湘均不認罪。他們由資深大律師潘熙代表抗辯,郭陽煜及朱佩欣則由資深大律師駱應淦作代表。控方資深大律師杜淦堃作開案陳詞,表示公民抗命不能成為特赦的原因,而法庭亦曾作出嚴厲警告,佔領人士未有遵從法庭指示影響法治。

辯方:無須陳述過多背景 應聚焦被捕當日

杜淦堃在開始時先交代案件的背景資料,提到當年佔領行動由香港島延伸至九龍,影響交通業生計,因此的士及小巴運輸業團體申請禁制令,並由執達吏及警方清場。杜淦堃指出,被告眾人佔領九龍交通樞紐,阻礙旺角彌敦道及亞皆老街等位置,雖然該處為公眾空間,但不認為被告對該處用途恰當或合理。

此外,杜淦堃又指出,被告未有聽從法庭禁制令指示,是挑戰法律的行為,甚至會影響香港一般市民對法律的尊重,損害法治,若有任何對法庭指令的不滿,應從法律途徑解決,而非公然違反及繼續佔領。

新田圍商場街市衛生惡劣 房署:不能干預私人業主管理

(獨媒特約報導)領展近年大規模出售旗下商場,沙田新田圍邨商場亦於2月中以4.61億售予傑爵有限公司,至今4個月,街市鼠患嚴重,停車場沙井淤塞導致滿地積水,商場亦有垃圾堆積,環境衛生惡劣。居民擔心業主藉此趕走租戶,將整棟商場變作其他用途圖利。

房屋署昨日(7月6日)於沙田區議會發展及房屋委員會回應民主黨區議員程張迎提問,指已向業主反映衞生問題,並認為情況已有改善,但房署不能干預私人業主的營運管理。食環署則回應指,過去向業主發出口頭警告及6張「妨擾事故通知」,要求在限期內改善情況,但未有作出檢控。區議員在會上批評房屋署逃避責任,「衛生情況已有改善」之說與事實完全不符,亦質疑食環署有袒護業主之嫌。

到茶餐廳的煩惱

圖片來源

我只是一個不吃有中樞神經動物的人,不是全素,也吃蛋。但在香港生活已很不容易。雖然說近年提供素食的餐館的確是多了,但依然可能一個區份內止於那一間兩間,而且要不是很貴的高級素食,要不就是很油膩那種的傳統齋舖。平民一點簡單一點的就很不容易找。特別是當你要速速解決一餐半餐,看著餐牌苦無選擇的時候,是頗沮喪的。

大部分香港人,一生人光顧的得最多的一定是茶餐廳,因為是相對的平靚快正,但茶餐廳是很「動物不友善」的,由早餐到午餐到常餐或特餐,所有選擇都要人傷害動物。火腿餐肉及腸仔是基本餐盤,近年連早餐都會還加入了雞扒豬扒牛扒,隨便冠以甚麼美式早餐的名字。

試行VAR成功了嗎?

隨着上月的一輪國際賽,以及剛結束的洲際國家杯,這個球季終於正式告一段落。在這一個月的國際賽裡,國際足協終於回應不少球迷的訴求,試行了視像執法 (VAR,又稱視像助理裁判)。很多球迷對此都期待已久,但效果又是否如大家心目中那般理想?是否適合就此應用於來年世界杯?

相信不少球迷,還會記得一些球證的誤判,如何令自己擁護的球隊痛失聯賽積分甚至在杯賽被淘汰。就以剛過去的球季為例,在英超也可順手拈來幾個例子:史達寧對熱刺一仗單刀被侵犯,球證卻沒有判罰十二碼﹔古天奴對水晶宮也是在禁區內被侵犯但沒有獲得十二碼﹔阿仙奴對般尼的疑似越位兼手球致勝入球等,當然也少不了一些插水的行為。這一切一切,都令球迷希望引入科技輔助執法之聲不絕於耳。

本年三月,國際足協理事會技術總監David Elleray於溫布萊的發布會上提出,視像執法將會為足球賽事帶來”minimum interference,maximum benefit” (最少的干預,最大的回報),並指如果試行順利,將於明年的世界杯比賽中正式使用。「最少的干預,最大的回報」,說的是這個系統只會應用於重大事件之上,例如入球、十二碼、直接出示的紅牌、辨別球員身份等,以減少對球賽的滋擾,並糾正球證的一些誤判。結果是不是如大家所願,成功消滅,或至少大大減低爭議性呢?

為甚麼「添好運」馬來西亞關門大吉?因為大馬人不吃豬肉嗎?

(網上圖片)

三年前進駐大馬的著名香港點心添好運,剛剛在7月4日宣布結業關閉。根據《香港01》的報導,添好運創辦人麥桂培在承認結業消息時表示原因與文化差異有關:因當地大部分人都信奉伊斯蘭教,不吃豬肉,但很多點心都一定要用上豬肉,例如叉燒飽、燒賣等。當初估計當地約一成是華人,應該有固定客源以維持收入,惟最終仍出現客源不足的情況。

然而,這事件引起馬來西亞華人不少反應,我們請了馬來西亞朋友婉晴來回答以下問題:

1. 榮獲米芝蓮一星級的香港點心專門店「添好運」,在馬來西亞的加盟店近日全線結業。創辦人麥桂培認為,與當地不吃豬肉的飲食習慣有關。這是主要原因嗎?

斥警黑合作礙集會自由  民陣:將會向監警會投訴

(獨媒特約報導)上周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期間,不同的示威活動都遭到疑似黑勢力妨礙,更被懷疑當中涉及警黑合作,阻礙應有集會自由。民陣就6月28日至7月1日期間,黑紫荊行動參加者被捕情況及集會遊行活動被滋擾舉行記招,表示將會就各種情況向監警會作出投訴。

IMG_0323

黑紫荊行動拘留36小時 斥警方有意拖延

頁面

  •  « 第一頁
  •  ‹ 上一頁
  •  2018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2023
  •  2024
  •  2025
  •  2026
  •  下一頁 ›
  •  最後一頁 »